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丨航天強國路上的追夢人

北方法制報 發佈 2022-12-10T23:38:46.393834+00:00

「星箭分離信號:已分離!衛星帆板狀態:已展開!衛星運行姿態:三軸對日姿態穩定模式!衛星太陽陣電流正常!」「衛星入軌後,運行狀態正常!

「星箭分離信號:已分離!衛星帆板狀態:已展開!衛星運行姿態:三軸對日姿態穩定模式!衛星太陽陣電流正常!」「衛星入軌後,運行狀態正常!」


……


11月16日,在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測控大廳里,王夢晴和李暢與其他項目成員緊張又忙碌地分析著衛星的遙測信號,反覆確認剛剛入軌的5顆星的運行狀態。除了此次發射入軌的5顆「吉林一號」衛星外,目前,有8顆「吉林一號」衛星已經抵達發射場,將在12月份擇機發射。

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是我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同它一樣年輕的,還有一批科技工作者,1993年出生的王夢晴和李暢就是其中的兩位。


王夢晴2018年碩士畢業後來到長光衛星工作,就職於綜合電子研究室,負責衛星總體設計及星務軟體設計,雖然參加工作時間不長,但已經參與了64顆衛星的研製工作。「我畢業時對『吉林一號』星座『一見鍾情』。對航天有著濃厚的興趣,每當抬頭望向夜空,我知道一定會有某個曾經的小夥伴正路過我的上空。」王夢晴說。

研製衛星真的很牛,但也很難。「剛接觸研製工作時,我天天睡不著覺,心理壓力很大,但當真的投入到工作中時,就沒有時間想失敗了,必須死磕到底,必須成功。」王夢晴說。為了儘快補上缺少實踐經驗的短板,王夢晴抓緊一切機會向帶她的同行學習。「有的時候朋友打電話問我幹什麼呢,我說在學習,他們都很驚訝。」功夫不負有心人,王夢晴很快就進入了角色,參與了多顆「吉林一號」衛星的研製工作。「第一次看到自己參與研製的衛星升空時,我激動得眼淚都掉下來了,當聽到發射、分離、入軌、帆板展開等信號時,我和同事們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今年11月16日又有5顆『吉林一號』衛星升入太空,我們負責測控工作,當接收到衛星過境時的遙測信號,判定衛星狀態良好時,我們都特別興奮,下班的時候是凌晨四點,但我們興奮得一路唱著歌回到宿舍。」


同王夢晴一樣,在測試技術研究室工作的李暢剛參加工作時也同樣忐忑。李暢負責的第一項工作是高分03B星和C星的測試工作,「我當時特別緊張,因為一旦有差錯都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我需要有一個人站在旁邊看著我干。」李暢回憶說,「第一次連接單機、第一次連接線纜……當時心裡非常緊張,我不斷告訴自己,必須嚴謹嚴謹再嚴謹。每次看衛星發射,我的心情都像送自己的孩子參加高考一樣,衛星入軌正常時,懸著的心才能落下。」

科研要進步就得不斷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關,衛星批產需要的測試流程自動化難題擺在了李暢和同事們的面前。「衛星批產是未來公司的發展方向,是全新的探索。現在的測試流程是兩個人負責一顆衛星的測試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精力。」李暢說。以前的測試方法都是單顆星測試,而批產測試方法則完全不同,需要將原來的思維方式全部推翻,重新搭建程序。為了早日完成任務,李暢沒白天沒黑夜地寫程序趕進度,經過4輪大的修改,小的修改不知道進行了多少次,用時4個月,終於建成了可以同時測試6顆星的模飛自動化測試平台,縮短了衛星測試時間,推動了衛星批產進程。

公司計劃2023年底前實現138顆衛星組網,剛結束完項目的王夢晴和李暢又投入到了新的項目中。「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建設航天強國,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系統部署,對青年科技工作者提出了要求,作為新時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們覺得從事的工作非常有意義,動力更足了,我們要紮根科研一線,埋頭苦幹,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貢獻青春力量。」兩個人信心滿滿。


記者手記: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面對無限的未知世界、深邃的太空、突飛猛進的科技發展,長光衛星人的腳步從未停歇。王夢晴和李暢是公司里兩位優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也是這個優秀團隊的縮影,在他們的身上有著一種敢想、敢幹、敢拼、敢試的精神,他們懷抱夢想,腳踏實地,勤於學習,敏於求知,勇於實踐,在加快建設航天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上不斷奔跑著,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

來源:彩練新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