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關注輝縣「蔬菜工廠」:奏響興旺變奏曲

河南日報 發佈 2022-12-11T11:28:43.061074+00:00

《河南日報》12月10日版樣產業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鄉村產業振興不僅體現在產業規模和效益的提升,更體現在產業增長方式的轉變。現階段,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已成為農業和鄉村經濟新的增長點。

《河南日報》12月10日版樣

產業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鄉村產業振興不僅體現在產業規模和效益的提升,更體現在產業增長方式的轉變。現階段,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已成為農業和鄉村經濟新的增長點。近年來,我省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特色優勢產業不斷湧現,實現了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鄉村振興底氣越來越足。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虎成 王永樂 圖/戴守梅

寒冬時節,輝縣市一個名為「水木孟電」的蔬菜工廠里,綠意盎然。

四五米高的植株架上掛滿了桌球大小的西紅柿,煞是喜人。棚頂是一根根排列有序的輸送管道,下方是一大片整齊的蔬菜培育架,還有智慧平台監測、線上操作營養液輸送系統,種蔬菜的「科技感」十足。

低頭細看,西紅柿枝秧從椰糠基質的小盤裡生長出來,通過一根根滴灌管吸收水分和養分。水木孟電項目工廠負責人馮鵬飛說:「目前這裡種的3.2萬棵西紅柿,再過半個多月便可採摘上市了。」

據輝縣市孟莊鎮負責人介紹,該鎮既有以建材、能源、裝備製造為主的產業基礎,也面臨著傳統產業能耗碳排較高、農業生產空間不足的瓶頸制約。其中,僅孟電集團發電產生的二氧化碳,每年就有上百萬噸,落實「雙碳」戰略勢在必行。

在鄉村振興和「雙碳」背景下,孟電集團與清華大學旗下的水木九天科技公司聯合打造了水木孟電「碳中和蔬菜工廠」項目,創造性地將「工業排碳大戶」與「數字智慧農業」結合起來,探索出一套工農業聯動固碳節碳、農業生產生態效益雙高雙增的新模式。

據了解,發電廠煙囪前是柔性能源島,發電產生的二氧化碳、餘熱等匯集到能源島,而後進入蔬菜工廠,轉化為植物增產提質的養分養料,在大幅提升蔬菜產量的同時實現了農業固碳節碳。

環顧四周,只有兩名工人在自動升降作業機上梳理藤蔓。「所有的澆灌都靠我們自主研發的『智慧大腦』。」

「我們通過智慧化精準調控,工廠的水和肥料全部可循環利用,避免了土壤病害的影響,土地、水等節省率都在90%以上。同時實現全年連續生產,年產量是傳統種植方式的四五十倍。」馮鵬飛說。

今年6月初,這裡生產的首批西紅柿上市,銷往鄭州、北京、武漢等地。

馮鵬飛算了一筆帳,一片15畝大的原始林,年固碳量只有10噸,而50畝的蔬菜工廠一年固碳量達1200噸,再加上綜合節碳,年固碳和減碳可達2萬多噸,相當於「吃」掉了熱電廠1/50的二氧化碳。

「我們在發電廠里建的蔬菜工廠,實現了工農業融合發展。」輝縣市孟莊鎮黨委書記宋雲天對記者說,該鎮還將建設占地600畝的二期項目,打造高科技現代化農業基地,並可對外提供技術輸出、裝備輸出、人才輸出服務,助推鄉村振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