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凝鍊]郵票上的漢畫像石(二):紡織(江蘇徐州漢畫像石)

馬慶華蒼梧秋鴻 發佈 2022-12-17T04:35:02.096735+00:00

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漢代文化是佛教全面影響中國之前的文化,是比較純淨的中國本土文化。而保存至今比較完整的,又多是密布於漢代墓室四壁、石槨四周,以及祠堂牆面、樑柱、門楣等處的石刻畫,其內容有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典章制度、男耕女織、騎射田獵、仕宦家居、社風民俗等各個方面,極其龐雜;

[歷史凝鍊]郵票上的漢畫像石(二):紡織(江蘇徐州漢畫像石)

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漢代文化是佛教全面影響中國之前的文化,是比較純淨的中國本土文化。它所記載的,不僅是漢代(西漢、東漢)的,還有大量的先秦及遠古的文化。

漢畫所反映的,正是中國前期的這段歷史。而保存至今比較完整的,又多是密布於漢代墓室四壁、石槨四周,以及祠堂牆面、樑柱、門楣等處的石刻畫,其內容有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典章制度、男耕女織、騎射田獵、仕宦家居、社風民俗等各個方面,極其龐雜;而在形式上,又不拘泥於某一表現樣式的藝術,它既有許多寫實性較強的作品,又隨處可見恰當的變形和誇張,形象多彩而豐富。在藝術形式上它上承戰國繪畫古樸之風,下開魏晉風度藝術之先河,奠定了中國畫的基本法規和規範。其雕刻技法的洗鍊,繪畫技巧的嫻熟,代表了漢代藝術的最高成就,它同保存下來的漢畫像磚一道,成為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的瑰寶,是研究漢代及漢代以前的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的重要實物資料。

  漢畫像石同商周的青銅器、南北朝的石窟藝術、唐詩、宋詞一樣,各領風騷數百年,成為我國文化藝術中的傑出代表和文化藝術瑰寶。

  1999年3月16日,為了反映我國漢代豐富多彩的石刻藝術,展示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國家郵政局發行了《漢畫像石》特種郵票,全套6枚。


(6-2)為「紡織」。原石高99厘米,寬216厘米,1957年出土於江蘇徐州市銅山縣單集鄉洪樓村,現藏南京博物院。畫面原分為兩層,上層為人物故事;下層為一座莊園,其右側是達官顯貴們正在高堂上欣賞庭院中伎人的樂舞表演,而左側則為郵票圖案所選取的紡織圖。畫面上清晰地呈現出漢代紡織的三道工序,即一人調絲,一人絡絲、並絲,一踏機織作,這三位紡織女密切合作,協調統一,表現得淋漓盡致。圖中所使用的腳踏提綜式斜織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織布工具,歐洲到6世紀才出現這種裝置,到13世紀才廣泛應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