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復興有我 華商報書寫表達營優秀作品選登 驚艷千年的中國美

華商報 發佈 2022-12-19T16:58:34.018235+00:00

西安高新第一中學初中校區八年級E6班 魏凡兮文化自信是應對世界多元文化衝突與碰撞的理性支撐,是應對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國文化安全面臨挑戰和風險的需要,文化自信是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及「中國夢」的內在張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西安高新第一中學初中校區八年級E6班 魏凡兮

文化自信是應對世界多元文化衝突與碰撞的理性支撐,是應對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國文化安全面臨挑戰和風險的需要,文化自信是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及「中國夢」的內在張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文化來自傳承,自信來自認同,我行走在鋼筋水泥製造的高樓大廈中,不禁感嘆現在的建築同質化,缺失了許多傳承下來的建築美學,傳統建築工藝日漸稀少。隨著科技的發展,榫卯技術的應用更是少之又少。

建築學專家王澎說:中國所有的大學很少教中國建築學,教的是西洋建築學,最多把中國建築當成歷史,所有的設計課程裡面,都沒有關於中國建築的任何內容。這是多讓人痛心的一句話。

榫卯工藝是中國傳統工藝特有的語言,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明時期,榫卯就出現在原始居民的木結構房屋中,為了了解榫卯結構的製作、運用和傳統技藝,今年暑假,我有幸來到山東濟南紅木家具製造廠參觀,近距離感受了傳統技藝。

在引導員的指引下,我們坐上觀光車,參觀了車間,技術人員展示了選材、烘乾、配料、榫卯、匠心雕刻、專業組裝、二次乾燥、細緻打磨、打蠟等工序,為我們呈現了屬於中國的技藝、匠心。

我了解到榫卯是極為精巧的發明,超越了當代建築排架、框架或者鋼架的特殊柔性結構體,從不同方向上的榫、卯嵌接穿插形式,使得木材在一年四季中由於氣候水分的變化而帶來干縮濕脹的應力在各個方向相互抵消,順應了木材的天性,在複雜微妙的變化中達到動態平衡。這種精巧的接合形式,使得傳承下來的古典家具歷經幾百年的歲月滄桑,而不散架,達到了結構與科學的完美統一。並且,用榫卯製成的建築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在地震荷載下通過變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減小結構的地震響應。如山西省朔州市的釋迦塔,經歷了十多次5級以上的地震千年屹立不倒。

當然我最感興趣的莫過於榫卯的種類,在展示廳,經過拼接後可以形成不同形狀的零部件,適用於不同的物品,各有千秋。如,龍鳳榫加穿帶,為了使木板接合牢固、不易翹裂,在一塊木板的長邊斷面上刨出上大下小的長榫,再把與它相鄰的拼板長邊開出對應的木槽,把兩塊板拼在一起,這樣的榫卯就叫「龍鳳榫」。這樣,不但加寬了板面,同時也防止拼板橫向拉開和上下翹錯。還有「走馬銷」,走馬銷用燕尾狀栽銷連接,其巧妙的結構可使兩者既緊密結合,又能拆卸自如,所以又名「仙人脫靴」。又比如「夾頭榫」,它是從北宋發展起來的一種桌案的榫卯結構,是連接桌案的腿子、牙邊和角牙的一組榫卯結構。在引導員的指引下,我把對應的榫卯拼接在一起,經過反覆拉扯,十分穩定,拆卸也非常簡單。

在古建築中,榫卯結構是頂樑柱,其工藝之精確,扣合之嚴密。渾然天成,天衣無縫。它利用最簡單的穿插構造,展現出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魅力所在。互相的交錯疊加,象徵著人民互相扶持共同進步的精神。

我不禁感嘆,一榫一卯之間,一轉一折之際,凝結著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精粹。身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腳踏實地,了解、知曉、傳播中國歷史與文化遺產,讓更多人知曉中國古建築的智慧。

我們只有好好學習,挖掘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呼籲、倡導人們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讓中國古建築的技藝和工藝得以發揚光大,讓千年的底蘊滋養一代又一代人。 (指導老師:王秀麗)

愛國心

西安高新東區小學六二班 劉紓菡

我常常對自己是否產生「愛」的情感而感到困惑,但就像快樂能從嘴角表現出來一樣,我一直知道我深深愛著我的國家,或許是在異國他鄉偶遇同胞的會心一笑,或許是在閱讀歷史時的牽動與自信,在疫情時看到從全國各地送來的蔬菜時,那種由衷的,情不自禁的自豪與感恩。這些,都令我對「愛」這種情感,有了最好的啟蒙。

有人曾說過:愛國心是通過實踐而養成的一種眷戀故鄉的感情。

年過七十的外公,抽屜里的黨徽總是擺放的端端正正,他還關心國家大事,每天都按時觀看新聞聯播,並且和外婆一遍遍地討論著。

樓道里,家家戶戶門前的春聯,春節時的餃子,元宵節時的湯圓,臘八節的八寶粥……這些屬於中國人的儀式感,永遠不會因為時代的更迭而消失,它將我們對國家的愛,滲透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

學校和家相距大概有一千米,那是我在西安最熟悉的路。我在這條路上已經行走了六年,甚至可以清楚記住轉彎處磚的顏色,路上樹的布局。我和朋友每天放學回家,路上最大的樂趣就是為路上的每一處賦予新的「意義」:人行道旁邊的摩托車道是小溪,無數駝著人的「魚」——摩托車,會通往更大的「北溟」和「南溟」——十字路口……在放學路上一次次歡快的討論中,這條路承載了我許多回憶,我對這條路的一草一木都記在心裡,對它的變化也能快速察覺。

我經常在想,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像外公外婆那樣關心國家大事,像我和朋友時刻關注著身邊事物的發展變化,像家家戶戶對中國傳統習俗的傳承,這些應該就是對祖國愛的一種表達吧。

我愛祖國,如果有機會,就像現在,我一定會大聲說出來:「我愛你,我的祖國」! (指導老師:楊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