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真正的「春秋五霸」| 「中華歷史小叢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發佈 2022-12-22T10:34:13.412720+00:00

即使是春秋與秦漢時人也眾說紛紜。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人也。

春秋時期地圖

人們常對「春秋五霸」的傳奇津津樂道

不過,這一概念只是一種後天的觀念建構

至於「五霸」究竟是什麼哪五霸

即使是春秋與秦漢時人也眾說紛紜

孟子便有「五霸」的說法,他曾說

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人也

孟子形象

在此,孟子通過將五霸與上古聖王對比

意在批判五霸之窮兵黷武、崩壞禮樂和塗炭生靈

不過,除了指出「五霸桓公為盛」之外

孟子並未明確說明其他四霸的所指

此後,《荀子·王霸》中將齊桓公、晉文公

楚莊王、 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稱為五霸

太史公的《史記》則將吳越踢出了五霸的行列

轉而推崇西陲的秦穆公和遵奉周禮的宋襄公

不能看出, 對五霸的討論折射出政治意識形態的變遷

總與特定時代關於華夷之辨和良善政治的討論密切相關

例如,宋儒恪守夷夏之防,將秦、楚排除出五霸

又恥於宋襄公的敗績,便單單尊崇晉文和齊桓

齊桓晉文的提法得到了頗多認同,在《國史大綱》中

歷史學家錢穆亦只談論「齊桓晉文之霸業」

並將秦楚之興解釋為文化上之後進國併吞諸夏

卻在文化上為諸夏所同化的文明化過程

春秋戰國帛畫:龍鳳人物圖

不過,如果我們暫時放下夷夏與禮樂的標尺

從純粹的地緣政治和早期國家的動員能力進行評判

哪些諸侯國能被稱得上是春秋的「霸主」呢?

在《春秋後期霸權興衰大起底》中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黃朴民列出了四個頭等大國:

無可懷疑的龍頭老大:晉國

不甘人後的另類大國:楚國

改變爭霸戰略態勢的攪局者:秦國

打醬油的老牌大國:齊國

楚地文物

四國的命運因政治地理和內政外交的策略而迥然不同

作為最強大的頭等大國和「國際秩序」的執法者

晉國動輒糾集僕從國,以「尊王攘夷」為名征伐諸國

在這一過程中,齊國常常亦步亦趨、為之馬首是瞻

秦國則雄據天下之上游,扼西陲而窺關東

然而,「我蠻夷也」的楚國雖發展出較高的物質文明

卻因統治者刻薄寡恩和殘忍酷虐造成士人的大量流失

並最終在滅國戰爭中飽嘗苛政的惡果

書名:春秋後期霸權興衰大起底(中華歷史小叢書)

書號:978-7-300-30947-7

作者:黃朴民

定價:49.00元

出版時間:2022年9月15日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點擊此處一鍵購買

群峰並峙:

春秋時期的四大強國

文|黃朴民

春秋初期見於《左傳》《國語》等史籍記載的大大小小諸侯國大約有140個,其中絕大多數面積狹小、人口稀少,而且往往有被稱為夷狄的少數部族錯雜散居於其間。所謂「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國一同,自是以衰」(《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就真實地反映了這一客觀現實。在長期的兼併爭霸戰爭中,它們先後為大中型國家所吞滅。終春秋之世,真正具有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實力和影響的大中型國家,不過十多個而已。它們分別是周、晉、楚、齊、秦、魯、宋、鄭、吳、越、燕、曹、衛、陳、蔡、許、莒、郯等。這些國家中間,稱得上真正頭等大國的共有四個,它們是晉、楚、秦、齊。

1 無可懷疑的「龍頭老大」:晉國

晉國為武王子唐叔虞始封之國,其根據地在今山西省南部一帶。春秋之初,晉國並非頭等大國,郭偃云:「今晉國之方,偏侯也。其土又小,大國(指齊、秦等國)在側,雖欲縱惑,未獲專也」(《周語·晉語一》),就是明證。然而,由於「晉文侯於是乎定天子」(《國語·鄭語》),在平王東遷洛邑的過程中發揮了保駕護航的作用,貢獻良多,因此,晉國自春秋初年起便擁有了政治上的主動。至曲沃武公以「小宗」翦滅翼地的「大宗」,代晉自立,統一晉國,晉國便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歷春秋之世,晉國先後滅掉周圍諸多蕞爾小國,如唐、韓、耿、霍、魏、西虢、虞、邢、滑、沈、姒、蓐、黃、趙、雍、翼等,又從周王室手中取得溫、原、攢茅、焦、楊等要邑,並征服諸多戎狄部落,國勢迅速增強。到春秋中葉以後,晉國已據有今山西省的大部分、河北省的西南部、河南省的西北端、陝西省的東端,兼及山東省的西端,縱橫跨五省,成為北部中原首屈一指的大國。這中間固有政治清明、外交成功、軍力強大的因素在起作用,但也與兵要地理環境優越直接有關。從軍事戰略地理形勢看,晉國東有太行之險,南有王屋、崤函之固,西部跨越黃河而可依黃河、洛水為守,盡占中原北部河山之形勝。進可以攻,退可以守。故清代學者顧祖禹云:「周之衰也,晉得南陽而霸業以成」(《讀史方輿紀要》卷四九)。

從當時的政治格局看,晉國應該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古書記載「周卑,晉繼之」(《國語·晉語八》),意謂周王室衰弱以後,晉國作為周王室的繼承者崛起了。它是所謂中原地區的「核心價值觀」和「普適價值」的直接體現者和擁有權力的詮釋者,當時所謂的普適價值就是周禮的傳統。晉國自居天下無可爭辯的「老大」地位,作為最強大的頭等大國,對那些不遵循周禮傳統的諸侯以及「化外」的蠻夷之邦,它動輒糾集其僕從國,憑藉強大的武力進行征服,並在這個過程中,它習慣於打出冠冕堂皇的「尊王攘夷」的旗幟,為自己的暴力手段尋找藉口,提供依據,自以為是當時整個「國際秩序」的標準制定者與執法主宰者。換言之,在春秋的大部分時間裡,晉國就是天下的領袖,是凝聚與團結中原眾諸侯國的一面大旗!

2 不甘人後的「另類」大國:楚國

楚國的始封君為熊繹,相傳是周成王時受封,都丹陽(今湖北秭歸一帶)。春秋初年,楚國和晉國一樣,其國土面積和實力均尚有限,所謂「若敖、蚡冒至於武、文,土不過同」(《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與中原地區的不少諸侯國相比,它開發比較晚,剛剛開始之時經濟上也相對比較落後,「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但是,楚國的兵要地理環境也相對比較優越,加上其泰然自若以蠻夷之國自居,不受西周以來禮樂文明傳統的束縛,始終以兼併小國、爭霸中原為其立國發展的基本宗旨,「楚蚡冒於是乎始啟濮」(《國語·鄭語》),「漢陽諸姬,楚實盡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故一直行進在迅猛突進的「快車道」上。

在春秋的大部分時間內,楚國一直建都於郢(今湖北江陵),此地居南北中樞,北據漢、沔,接襄漢之上游,襟帶江湖,東連吳會,西通巴蜀,遠接陝秦。且內阻山險,易守難攻。故顧祖禹引胡安國語:「荊渚,江右上流也。故楚子自秭歸徙都,日以富強。近並轂鄭,次及漢東,下收江黃,橫行淮泗,遂兼吳、越,傳六七百年而後止。此雖人謀,亦地勢使然也」(《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八)。由此可見,楚國就是憑藉著這一優越有利的兵要地理條件,致力於對外擴張,兼併小國,兵進中原,與晉國為首的中原列國同盟互軋苗頭、一爭高低。在300餘年中,它先後翦滅權、鄢、鄖、絞、蓼、息、鄧、申、呂、黃、江、巢、沈、舒蓼、舒庸、舒鳩、唐、微、濮、許、杞、隨等六十餘個小國,使自己的疆域擴大到今湖北省的大部,河南省的南部,江西、安徽的部分地區,以及江蘇的西端,陝西的南端,橫跨七八個省,一躍而成為春秋面積第一的大國。

楚國處於中原「禮樂」文明與文化圈的邊陲,有自己獨特而悠久的歷史文明與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從政治上講,楚國在當時的諸侯列強中屬於異類,它是舊的國際秩序的挑戰者,地大物博,後來崛起。但是,當時的中原諸侯國始終把楚國看成是南蠻、蠻夷。整個春秋時期,最正確同時也是最時髦的政治口號是「尊王攘夷」,所謂「尊王」,就是尊奉周天子,所謂「攘夷」,主要就是不遺餘力地打壓楚國,換句話說,當時諸侯列強念茲在茲的夙願,就是處處限制楚國的發展與壯大。《公羊傳·僖公四年》說,「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這裡的「中國」,是指中原的核心地帶,他們感覺自己所秉奉的「禮樂」文明受到來自楚國這樣的「蠻夷」的挑戰,已經是搖搖欲墜了,危機感很強,這些守舊的諸侯無法認同楚國的獨特文明與文化,更不能接受楚國所選擇的特殊發展模式,而總是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種狹隘與陰暗的心態對待楚國的文化與文明,於是乎,為了抑制楚國的壯大和發展,它們總是千方百計勾結在一起來和楚國作對,處心積慮給楚國的發展下絆子,設障礙。

但是,楚國畢竟是新興大國,自身擁有強大的國力,其發展勢頭如日中天、不可逆轉,其他國家雖然在內心深處嫉妒它、仇視它,但是,面子上還不敢和它翻臉,甚至不得不在許多場合下與楚國虛與委蛇,把酒言歡。楚國也因此而成為晉國霸主地位的唯一挑戰者。而楚國也經常採取一些重大的舉措來炫耀自身的強勢。比如,耀武揚威,陳兵周疆,問鼎之大小輕重,這就是告訴周王,楚國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取而代之。因而,楚國和晉國就不斷地在談判或打仗,深深地陷入了春秋式的「修昔底德陷阱」。我們甚至可以說,從本質上講,一部春秋的歷史,其主體的部分,就是一部晉、楚爭霸的歷史。毫無疑問,在春秋的絕大部分時間裡,唯一能跟晉國拍板頂牛、敢於表明自己的立場與態度、挑戰晉國霸主地位的就是楚國。

在今天看來,楚國雖然是中原列國「尊王攘夷」的主要對象,但是,楚國的文明之先進程度,卻一點也不亞於以正統禮樂文明自居的中原列國。楚地工藝水平之高,毫不遜色於中原地區,所出土的漆器、編鐘、兵器等器物製作之精美,效能之優秀,令人讚嘆不已。目前出土的竹簡帛書等典籍文獻,大多數都出自楚地的範圍之內,如馬王堆帛書、郭店楚簡、雲夢秦簡、上博簡、清華簡、張家山漢簡、里耶秦簡等,哪一個不是如此。傳世文獻的情況也是這樣,譬如就文學而言,中原不過就是《詩經》,而楚國僅屈原一人,就貢獻了無與倫比的《離騷》《天問》《九歌》《九章》等不朽作品。

在政治的建樹方面,楚人也一樣卓越而傑出,例如,楚莊王的識見、格局、功業,較之於齊桓公、晉文公,就毫不遜色,甚至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楚莊王最讓人肅然起敬的,倒還不是他的功業顯赫,而是他面對煌煌霸業時所反映出來的謙和心態和節制立場。作為成就一代大業的君主,最容易滋生的毛病是忘乎所以,驕傲自大。歷史上夫差、唐玄宗、後唐莊宗等人的沉浮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因此,「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便成為永具警示與啟迪意義的寶訓。而楚莊王卻很好地擺脫了這種宿命的怪圈。他在實現自己戰略目標的過程中,始終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基本原則,力求戰爭善後做到平和順當,儘可能消除各種矛盾與隱患,化解來自敵方的反抗,使自己的軍事勝利建立在堅固的基礎之上,爭取到在政治上的最大主動。

這一重要理念,在楚莊王的具體軍事行動中有著不止一次的體現。例如,在邲之戰的前夕,當鄭國表示屈服的時候,他主動撤圍,同意了對方的請和要求;當宋國頑固抵抗最終不支、請求媾和時,能非常大度地寬恕宋國的所作所為,放其一馬;當陳國滅亡後,能根據「興滅國,繼絕世」的禮樂文明精神,同意其恢復國家,再造社稷。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尤其教人佩服的是,在公元前597年爆發的晉、楚邲之戰中,楚國大獲全勝,許多楚國將領主張將晉軍屍身疊壘為京觀,向晉國炫耀楚軍的神勇,並報當年城濮之戰慘敗之仇,「臣聞克敵,必示子孫,以無忘武功」。然而,楚莊王堅決制止了這種耀武揚威、窮兵黷武的舉動,並就戰爭提出了一番發人深省的見解:「夫文,止戈為武……夫武,禁暴(禁止暴行)、戢兵(消弭戰爭)、保大(保持強大)、定功(鞏固功業)、安民(安定民眾)、和眾(和諧內部)、豐財(增殖財富)者也。」強調戰爭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種為實現和平而迫不得已動用的手段。這一見識,的確是超越一般古人而長久引領歷史風騷的。而晉國始終堅持與楚國為敵,一味地打壓楚國,結果其實很悲慘,到頭來,只能是自我削弱,自我毀滅,走上君臣傾軋、「三家分晉」的末路,這恰恰給地處西陲的秦國提供了坐收漁人之利的極佳機會。這就是兵聖孫子所說的:「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孫子兵法·作戰篇》)「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信然!

需要附帶指出的是,楚國在其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瓶頸,其實並不是戰略地緣的問題,而是其內部的政治建設明顯落後於其他重要的諸侯國,這突出表現為它的優秀人才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絕它而去,「雖楚有材,晉實用之」,這在楚國,乃是一個大概率的歷史現象。例如,楚軍在鄢陵之戰中遭遇慘敗,重要原因之一,乃楚國叛臣苗賁皇積極替晉厲公出謀劃策,將楚軍內部的虛實和盤托出,晉軍得以在戰場上把握主動,乘隙蹈虛,制敵死命。又如,晉景公在位時,晉國拉攏吳國,雙方結為同盟,唆使吳國在楚國的側後開闢第二戰場,使得楚國陷入兩線作戰、腹背受敵的戰略困境,顧此失彼,左支右絀,捉襟見肘,疲於奔命,這一毒辣招數的策劃者和具體實施者,不是其他人,而正是楚國的叛臣申公巫臣。再如,提出「疲楚誤楚,三分其師」之謀,導致楚軍在日後的吳、楚柏舉之戰中大敗虧輸,進而讓對手「五戰入郢」、攻陷國都、幾乎滅絕國祚的,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楚國逃亡者伍子胥。其他像伯嚭等人,也都是從楚國出走,跑到敵國,心甘情願地替人賣命,而與自己的故國叫板作對的。

這種情況,延至戰國末年而未改,如李斯為上蔡人,陳、蔡在春秋時為楚之附庸國,春秋戰國之際被楚國所吞併,所以,李斯本人也是廣義上的楚人,可是他一樣替秦國統治者獻計獻策,為滅亡楚國立下汗馬功勞。雖然說,先秦時期人才的流動比較頻繁,人們的國家意識不是特別強烈,可以朝秦暮楚,隨時跑到他國(也包括本國的敵國)成為高級打工仔,這種情況並非楚國所獨有,但是,必須指出的是,沒有哪個諸侯國像楚國這樣嚴重與普遍。說實在的,楚國不是被敵手在戰場上打敗的,而是讓自己的叛徒、「楚奸」們給搞殘整死的!這是一個十分沉痛的歷史教訓!

楚國人才嚴重流失,原因很多很複雜,但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恐怕是與楚國歷代最高統治者刻薄寡恩、殘忍酷虐、不將大臣與貴族當人的做法多少有關,例如,同樣是打敗仗,秦、晉崤之戰後,秦穆公是主動把戰敗的責任攬到自己的身上,孟明視、西乞術等三位統帥雖然導致秦軍「匹馬只輪不返」之慘敗,卻能夠繼續獲得信任,依舊充當秦軍的統帥。但是,反觀楚國,城濮之戰敗北後,令尹子玉就被楚成王逼得不得不自裁了斷,讓晉文公聽到消息後,開心滿懷、歡呼雀躍,連連地說「莫予毒也、莫予毒也」,其興奮喜悅之情可謂溢於言表。邲之戰沒有能打贏,楚軍的主帥司馬子反也沒有了活命的機會,只能賠上自己的那條小命。在這樣惡劣險峻的政治環境裡,楚國的諸多貴族與大臣,自然會與絕情寡義的楚王離心離德,同床異夢。一旦有風吹草動,跑路潛逃,投靠他國,借他國之手,來整治修理母國,也就理有固宜、勢所必然了。

3 改變爭霸戰略態勢的「攪局者」:秦國

秦始祖非子,受封於秦(今甘肅清水東北),本是周室的附庸小國。至秦襄公時,因勤王有功,周平王賜以岐西之地,秦始得列為諸侯。此後,經歷代國君的苦心經營,秦國迅速崛起於西方,成為春秋時期屈指可數的大國之一。當時秦定都於雍(今陝西鳳翔),並以此為中心,向四邊蠶食擴張,大約占有今陝西省中部及甘肅省東南一帶,即東據黃河桃林、崤函之塞,南接秦嶺,西依隴山,北抵平涼、涇川附近。為了確立自己的霸權,對中原局勢產生更大的影響,秦的主要戰略目標是東進,而其所處的兵要地理環境則為秦國實現夙願提供了一定的幫助。所謂「陝西據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是故以陝西而發難,雖微必大,雖弱必強」(《讀史方輿紀要·陝西方輿紀要序》),說的就是這層意思。

然而,對秦國來說相當不利的是,當其崛起之際,適值東方近鄰晉國國勢強盛、號令中原之時。其東向發展勢頭為晉國所阻扼,雖然自崤函之戰開始,秦、晉兩國多年兵戎相見,進行激烈的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但是,秦國終因其國力不逮而基本趨於下風,沒有能夠從根本上扭轉戰略被動的局面。而其揮師南下發展,又直接同楚國發生利害衝突,也無法實現目的。在這種情況下,秦國統治者遂根據自己的兵要地理的基本條件,致力於向西經營,開拓疆域,鞏固根基,平定渭之地,吞併召、芮、毛、畢、彭、密、彤、郇、杜、亳、梁等十餘國,並進而攻滅了自己周圍不少的戎狄少數部落,「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史記·秦本紀》)。這就為秦國日後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換言之,秦國在西邊,綜合實力不算特別強,經濟也比較落後。但是,秦國的軍隊驍勇善戰,最能打仗,被稱為「虎狼之師」,軍事實力特別強。而且,秦國人處理外交問題的手段也很強硬。像秦、晉王官之役中所體現的「破釜沉舟」的果決拼命,秦穆公「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式的所向披靡,戰場上「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式的壯懷激烈,使得秦國終春秋之世能夠獨樹一幟,而在當時的天下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發揮著令人匪夷所思的影響力。

原來,秦國和晉國關係非常好,有所謂的「秦晉之好」,晉文公的夫人就是秦穆公的女兒。秦穆公想通過支持晉文公上台控制晉國,為他東出中原、稱霸創造條件。但是,在國際關係中,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不變的利益。晉文公站在自己國家的立場上,他也想自己爭霸,就不讓秦穆公出函谷關,這樣,矛盾就起來了。晉文公比較老練,和秦穆公雖面和心不和,但沒有撕破臉皮。可晉文公的兒子晉襄公上來以後就不一樣了,崤山之戰大敗秦國。這在戰略上是一個大錯誤,使得秦晉的關係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秦晉之好到兵戎相見。晉國本來是可以搞定楚國的,但從崤函之戰以後,秦國就和晉國幹上了,而與楚國好上了,連續挑起彭衙之戰、王官之役、令狐之戰,一直到公元前578年的麻隧之戰後,才有所消停,這樣一來晉國制服楚國的戰略願景,就因為秦國干擾這個變量的加入,而終究幻滅了。總而言之,秦國雖然綜合實力不算很強大,但是,它在晉楚爭霸的天平中還是起很大作用,它倒向誰,誰就有更大的優勢,可謂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春秋幾個頭等大國中,秦國經常扮演的是「攪局者」的角色。

4 熱衷於「打醬油」的老牌大國:齊國

齊國為太公望(姜尚)的始封之國,都營丘(今山東臨淄東北)。後又先後定都薄姑(今山東博興東南)、臨淄。自西周以來,齊國一直是雄踞東方的大國。進入春秋以後,齊國的國力有增無減。早在春秋初年,就一度形成了「莊、僖小伯」的強盛局面。至齊桓公統治期間,更是在大政治家管仲的悉心輔佐下,「尊王攘夷」,「九合諸侯」,成就一代霸業。齊桓公卒後,齊國雖喪失了霸主的地位,讓晉國獨領風騷,但仍不失為東方地區的頭號強國。

齊國戰略地理環境比較有利。它地奄今山東省的大部分地區,東面瀕臨大海,南以泰山山脈與魯國為界,西及今山東與河南、河北交界之處,北倚黃河與北燕諸國相峙。地域疆土呈東西長而南北狹,廣運約六七百里。從兵要地理的角度分析,齊國處於中原爭戰之地的邊緣,既可進而西向角逐天下霸主地位,亦可退而固守山川形勢,自成格局。對此古人曾有充分而精闢的論述:「濟清河濁,足以為限;長城巨防,足以為塞」,「齊負海岱,阻河濟,南近楚,雖數十萬之師,未可歲月破也」,「齊東有琅邪、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懸隔千里之外」(《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

同時,齊國執行比較正確的爭霸治國的方針,發展農業,亟通工商,增強軍力,並擁有相當豐富的戰略資源。因此,在春秋期間它死死壓住泰山以南的主要對手魯國,吞併自己周圍紀、成、譚、遂、障、陽、萊、介、牟、任、薛、郭、項、夷州等十四個小國,與晉、楚、秦合稱為四大強國。但是,由於齊擁有「懸隔千里之外」的兵要地理環境,亦影響了其實施主動進攻的戰略方針,而其實齊國兵要地理的重要特點之一,是「以自守則易弱以亡,以攻人則足以自強而集事」(《讀史方輿紀要·山東方輿紀要序》)。這也是為春秋歷史進程本身所充分證明了的,「齊桓公南征北伐,用霸諸侯;孝公以後,齊僅為自守之國。是以終春秋之世,累代聽命於晉,幾夷於魯、衛」(同上)。

從當時的國際關係與政治格局來說,齊國在治國理念、價值觀上,跟晉國是相當一致的,齊國和晉國關係一直比較良好,說得不好聽點,在春秋大部分的時間裡,它頗有點像晉國的跟班,亦步亦趨,敲打邊鼓,在一般的情況下,它甚至可以說是唯晉國馬首是瞻。但是,在同盟之內,「老大」與「老二」之間,各有自己的利益,有時也發生過一些矛盾,甚至兵戈相向,大打出手。

公元前597年邲之戰後,齊國眼看晉國衰落了,老大當不成了,它就想乘機轉換角色,上位當老大,可這無異於虎口奪食,晉國當然不幹了,照樣收拾齊國。鞌之戰,打得齊國丟盔棄甲、滿地找牙,從此老老實實、服服帖帖,晉國就趁勢要求齊國答應一起對付楚國。這個,齊國是完全同意的。所以,齊國和晉國又團結起來,形成戰略同盟,來對付共同的敵人——楚國。之後,齊國與晉國之間,又先後發生過齊攻打晉國的越太行之戰與晉攻打齊國的平陰之戰,但是,雙方都有一定的節制,沒有讓關係徹底破裂、局勢完全失控,確保了聯合對楚的戰略態勢得以持續下去。其中的原因之一,齊國畢竟也是受長期「周禮」傳統薰陶的諸侯國,用管仲的話講,就是「諸夏親昵,不可棄也」(《左傳·閔公二年》)。所以,一旦打完仗以後馬上又與晉國等「同溫層」朋友團結在一起,來對付它們共同的敵人楚國了。

「中華歷史小叢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華歷史小叢書」選取一些人們「耳熟但不能詳」的歷史故事,在娓娓道來的史實故事基礎上,分析故事發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大背景。

閱讀這套叢書,你將了解這些故事——

★鄭和下西洋,走什麼路,等什麼風,運什麼去,帶什麼回?

★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今人能否善加利用?

★「積貧積弱」的宋代,竟是古代中國科技發展的高峰?

★為什麼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稱《夢溪筆談》為「科技史上的里程碑」?

1

《春秋後期霸權興衰大起底》

(中華歷史小叢書)

黃朴民

伍子胥的快意復仇,越王勾踐的終極翻盤,這些歷史故事,千百年來,早已家喻戶曉、膾炙人口,而它們背後的歷史真實,則為春秋後期的戰爭高潮:吳楚競逐和吳越喋血。這兩場生死博弈,是整個春秋時期晉楚爭霸背景下的諸侯列國戰略格局演變的自然結果,也是古代戰爭的性質由「爭霸」轉型為「兼併」的標誌性事件。

吳楚戰爭,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楚國與晉國代理人之間的廝殺。戰爭中吳軍避實擊虛、示形動敵、連續作戰等戰略指導與戰法運用,意味著「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的戰爭新形態的全面確立。

「中華歷史小叢書」上新!黃朴民:《春秋後期霸權興衰大起底》

2

《多被人間作畫圖——江南市鎮的歷史解讀》

(中華歷史小叢書)

包偉民

近年在旅遊業的推動下,曾經在我國歷史發展中扮演過重要角色的江南農村商業聚落——市鎮,再一次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七八百年以來,在技術進步、人口壓力等多種因素的催化之下,江南地區農業生產逐步轉向以棉桑業為代表的專業經濟,與外部世界商品交換的需求不斷擴大,促使農村地區產生了大量依附於專業經濟的大大小小的商業活動中心,並最終呈現一派市場星羅棋布、文化熣璨奪目的獨特風光。

江南市鎮的這種形成機制與經濟基礎,不僅規範了它們的交通網絡、結構布局、鎮區形制、街市建築、行業特徵,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習俗與文化心態。近代以來,隨著傳統農村經濟的遠去,除了極少數被改造成以「傳統江南市鎮」為主題的文化公園之外,江南地區大量的市鎮將面臨怎樣的發展前景,成為這個地區人們必須解答的一道全新的習題。以上就是本書試圖以相對通俗的語言向讀者們介紹的內容。

更多: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市鎮是如何形成的?丨活動回顧

何處是江南?包偉民《多被人間作畫圖——江南市鎮的歷史解讀》

3

《西漢朝廷「大洗牌」:漢文帝入繼大統前後的政治博弈》

(中華歷史小叢書)

孫家洲

本書力圖對西漢前期的一場朝政巨變做出史實復原和內幕探求。從呂太后逝世到漢文帝繼位前後的這段歷史,波譎雲詭,充滿著各種政治力量的反覆博弈,最終導致了朝廷高層的「大洗牌」。要想看懂這場歷史大戲,必須從西漢前期劉氏宗室、開國功臣、呂氏外戚這三大政治集團的微妙平衡和最終「破局」作為探求真相的軸心。掩卷而思,除了風雲變幻、驚心動魄之外,耐人尋味之處,實在很多。讀者不妨在閱讀中享受「恍然有悟」的快感。

更多:孫家洲視頻解讀西漢朝廷「大洗牌」

贈書活動

·「中華歷史小叢書」《春秋後期霸權興衰大起底》對春秋後期的歷史進行了生動有趣的解讀,關於本書,

你希望作者解讀哪些問題?你對這段歷史有何看法?

請在本文文末留言你的問題,我們將選取5位讀者,贈送本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