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堅:我氐本是個小族,我就不排外了

精選歷史 發佈 2022-12-22T12:01:43.155357+00:00

魏晉時期的民族思想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同。」唐朝統治者的民族思想是:「王者視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

魏晉時期的民族思想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同。」唐朝統治者的民族思想是:「王者視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

各有道理,先不說這兩種思想的優缺點,只列出這兩種思想的代表人物。魏晉南北朝的統治者都是前者的代表,李世民是後者的代表。

還有一人,也是後者的代表,就是苻堅,苻堅的信仰就是「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於赤子。」

關於苻堅,之前寫過很多篇文章,這次就不過多贅述了。只說苻堅所代表的氐族,正是因為他是氐族的原因,所以才造就了他的理想和信仰。

匈奴、碣、羌、氐、鮮卑

五胡之亂中的五胡,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是哪五個民族?匈奴、碣、羌、氐、鮮卑。

鮮卑也寫過好幾篇關於它的文章。簡單來講,匈奴、碣、鮮卑都是有關係的,他們都是草原遊牧民族,碣、鮮卑是匈奴的奴隸,匈奴弱了之後,被它壓制的碣、鮮卑都先後起來了。這五胡之中,只有羌、氐不是遊牧民族,羌、氐和漢族一樣,屬於農耕民族。

這裡的匈奴指的是南匈奴,公元48年匈奴分裂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投降漢朝被安置在河套地區。北匈奴留居漠北,東漢金微山一戰後,北匈奴被迫西遷到中亞和東歐。被安置在河套地區的南匈奴則和漢民族雜居,史稱「關中人口百餘萬,戎狄居半,漢匈雜居」。

從這些史實中都可以看出,匈奴是個大族,儘管被漢朝征服了,但依舊數量占據著優勢。

匈奴人走後,塞外這片草原就由鮮卑人填補上了。鮮卑更是個大族,種落較匈奴更多,鮮卑是東胡之後。魏晉時期出現了檀石槐軻比能兩個大酋長統一了鮮卑,他們死後,鮮卑又分裂成了各個部族,光我們能叫得出名字的就有慕容部、拓跋部、宇文部、段氏、隴西部、賀蘭部、獨孤部、紇奚、乞伏、禿髮等等,還有一些小部族。總的來說,鮮卑這個大部族,無論是從人口數量還有實力上,都是大族,人口甚至達到了六百多萬。

雖然是個小族,起初是匈奴人的奴隸,號稱匈奴別部,後來翻身作主,但碣人是五胡之中心性最殘暴的,十六國政權中的後趙就是它建立的,關於這段歷史,感興趣的可以去搜搜看。碣高鼻多須,有人根據這一點考據它是白種人,屬於白種的塞種,有時也稱為西胡

而剩下的羌、氐可以看作是同一部族。實際上,有人考證說氐羌本是同源。

在這裡我們還是分開說,羌是羌,氐是氐。分開講的話,羌是個大族,氐就是小族了。

東漢衰落的一大原因就有羌亂。羌人的根據地從河湟蔓延到西南,包括青海和黃河上游流域,都是羌人,從漢武帝起,漢朝就和羌人交涉,設置了護羌校尉,王莽時期,羌人內侵,占據了河北大允谷和大小榆中一帶,就是今日的平番、導河一帶,始成邊患。東漢對羌用兵次數最大,投降的羌人散布郡縣的更多,相比起匈奴和鮮卑來說,羌人是小族,但比起氐族來講,羌人是大族。

氐族

最後,我們來說說本文的重點氐族吧。

-01-

《漢書·地理志》顏師古註:

「氐,夷種名也,氐之所居,故曰氐道。」

氐道在今日的九寨溝、平武、松潘境內。所以氐族的起源就在今四川西北地區,後來慢慢向周邊地區擴散,青海、甘肅隴南等地。

關於氐族建立最早的政權,是公元304年在蜀地的成漢政權。

304年,巴氐領袖李特之子李雄擊敗了晉朝益州刺史羅尚,在成都稱王,改元建初,306年正式稱帝,建立成漢。

這是五胡十六國的第一個政權。

《晉書·載記》中記載了關於李氏的起源:

「漢末,張魯居漢中,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巫覡,多往奉之。值天下大亂,自巴西之宕渠,遷於漢中揚車坂,抄掠行旅;百姓患之,號為揚車巴。魏武帝克漢中,特祖將五百餘家歸之。魏武帝拜為將軍,遷於略陽北土,復號之為巴氐。」

呂思勉說,這一支巴氐是前秦、後涼、成漢的共祖。不過前秦、後涼是留居北方的,成漢卻是入蜀的。

氐族不僅建立了成漢、前秦,後涼,還有仇池國。

《北史·氐傳》中記載:

氐者,西夷之別種,號曰白馬。三代之際,蓋自有君長,而世一朝見,故《詩》稱「自彼氐、羌,莫敢不來王」也。秦、漢以來,世居岐、隴以南,漢川以西,自立豪帥。漢武帝遣中郎將郭昌、衛廣滅之,以其地為武都郡。自汧、渭抵於巴、蜀,種類實繁,或謂之白氏,或謂之故氐,各有侯王,受中國封拜。

《南齊書·氐傳》

「氐楊氏,與苻氐同出略陽。」

這指的是仇池國的巴氐楊氏。

史書中關於前秦祖先的記載就是略陽臨渭氐人,可見,前秦與仇池、成漢的巴氐的確是同一支。

《晉書·載記》:

苻洪,字廣世,略陽臨渭氐人也。其先蓋有扈之苗裔,世為西戎酋長。始其家池中蒲生,長五丈,五節如竹形,時咸謂之蒲家,因以為氏焉。父懷歸,部落小帥。先是,隴右大雨,百姓苦之,謠曰:"雨若不止,洪水必起。"故因名曰洪。

蒲懷歸是略陽氐族的首領,其子就是蒲洪,蒲洪子苻健、苻雄,苻健子苻生,苻雄子苻堅。

苻洪在後趙時投降了石虎,被拜為冠軍將軍,委以西方之事。

這三支氐族都出自巴氐。就是後來的前秦、後涼和仇池國。

至於後涼,那本就是前秦的分支。前秦大將呂光征西域,苻堅淝水之戰失敗後,呂光回不了長安,於是便在涼州割據,建立了後涼政權。

-02-

石氏亡後,苻洪開始自立稱尊號。

蒲也變成了苻,關於改姓,史書中有相關記載。

「洪亦以讖文有草付應王,又其孫堅背有「草苻臣又土王咸陽」字,遂改姓苻氏。」

蒲洪改姓是因為字會稱王,又因為苻堅的原因。

苻堅,字永固,小字文玉。玉,亦作王,堅,字從土,從臤,意為牢固掌控諸侯。故天下封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堅,寓意國土結實,牢不可破,玉,與堅字同意。

從蒲洪改姓和為苻堅取名來看,他們是極其信奉圖讖之說的。

實際上,十六國時期的讖語,前秦時期應驗的多不可數。「古月之末亂中州,洪水大起健西流,惟有雄子定八州。」、「遠徙種人留鮮卑,一旦緩急語阿誰。」、「鳳止阿房」、「河水清復清,苻詔死新城。」

公元352年,前燕慕容俊滅冉閔,冉魏亡,於是前燕遷都鄴城。後趙和冉魏都亡了,之前被他們壓制的羌族和氐族自然都趁機自立了,羌族領袖是姚弋仲,氐族領袖是苻洪。

姚弋仲死後,其子姚襄降晉,苻洪打敗趙將麻秋,又被麻秋毒死,其子苻健殺了麻秋,於公元350年引兵入關,351年建立了前秦。

前秦自苻堅即位以來,修政練兵,國勢驟強。369年伐燕,攻克洛陽,370年攻破鄴城,滅燕。376年,滅前涼,同年,滅代國鮮卑拓跋氏。隴西鮮卑乞伏氏亦降於前秦。仇池國也歸降。仇池與前秦是同一支氐族。

這時候的苻堅「三分天下有二」,於是對東晉頻繁用兵,西陷梁、益,東擾徐、豫。383年,淝水之戰伐晉。

但是,苻堅的兵,「兵多而不精」「多不不整」。實際上,淝水之戰,前秦失敗的只是前鋒不足25萬的嫡系兵力,後方的中軍基本上是前秦國內徵召的各民族士兵,前鋒潰敗,後方自然潰散,可以說是不戰而敗。

那麼,很多人就說苻堅的失敗是因為民族政策——懷柔,實際上,正是如此。

-03-

苻洪尤其喜歡苻堅,正是希望自己的孫子意志堅定而內心柔軟,所以給取了小名叫堅頭。苻堅也一直遵從祖訓,對待投降的外族皆實行懷柔政策。

這是有原因的,原因就在於氐族是個小族,不能排外。小族排外,越排越小,最後只能是亡族。

如果氐族一旦排外,那就是後趙和冉魏的結局,互相攻伐,自取滅亡。

苻堅強盛的時候,北方的羌人、鮮卑人等各部族,都是被其壓制的,至於這些部族是不是真的心服,毫無疑問,多半是不服。然而苻堅待他們甚厚,而且措置之間,似於本族反疏。

苻堅遠徙本族人至邊疆地區,將外族人遷至關內,這就是遠徙種人留鮮卑歌謠的來歷。

當時除了流傳長安城的歌謠之外,勸諫的人不在少數,苻堅都沒有聽從。帝王之心,不是誰都能懂的,如果換位思考,這些勸諫的人不一定能有苻堅的格局,當然,也不可能創造苻堅的功業。

氐族本是小族,若是只靠本族,而排斥外族,那如何站得住腳,連關中守得住守不住都是個未知數,更別說是統一北方了。這就是苻堅的眼光長遠之處。

然而,一旦前秦敗北,「力屈而非心服」的人,就如雨後春筍,一時怒發了。

這也是人之常情,人心不足蛇吞象,即便是靠懷柔也無法讓這些外族人心服。所以,淝水之戰後,慕容垂、姚萇、慕容沖、拓跋珪、乞伏國仁都起來了。

呂光是個例外,呂光本是前秦氐族大將,略陽氐人,因為苻堅派其征服西域,回來時走到涼州,苻堅就死了,所以呂光一邊為苻堅發喪,為其尊諡號文昭皇帝,一邊自立建立了後涼,這也是氐族建立的另一政權。

還有一支巴氐,建立了後仇池國,就是歸降前秦的前仇池國後裔。

無論是成漢、前秦、後涼、仇池,他們的起源都是巴氐。

巴氐是個小族,之所以說它小,是因為它人口少。

據史書記載,前秦時期,北方人口是1700餘萬,漢人占1300萬,胡人占400萬,而氐族只有100萬。

鮮卑這樣的大族後來發展到六百萬人口,氐族卻越來越少。

氐族和漢族一樣,都是農耕民族,漢化程度較高。氐族建立的政權中,前秦、後涼政治都較為清明,各族百姓和諧共處,前秦成為當時中國境內經濟文化恢復發展最迅速、政治較清明、行政效率最高、最有規模氣度、最富生氣的政權。前秦的文物禮儀,甚至連東晉也望塵莫及。

前趙、後趙以及後來鮮卑族建立的後燕都實行胡漢分治的政策,而前秦廢除胡漢分治,將各族融為一家,「黎元應撫,夷狄應和。」這種信仰和唐朝的民族政策是一致的。

前秦最終滅亡了,但縱觀歷史,沒有不滅之國,國家的滅亡只是表象,唯有深刻的東西流產下來了,比如制度、思想,這才是永恆。

我們能從中得出的教訓就是不能排外,這是最寶貴的經驗。

兼容並蓄,包容萬物,這才是華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