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冬至

蘆山文旅 發佈 2022-12-22T16:59:59.951570+00:00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斗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直射點南行的極致,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太陽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陽直射點北返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中國位於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冬至這天,太陽雖低、白晝雖短,但是在氣象上,冬至的溫度並不是最低。實際上,由於地表尚有「積熱」,冬至之前通常不會很冷,真正的嚴寒在冬至之後。由於中國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這種氣候意義的冬季對於中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時至冬至,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民諺:「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冬至——天象

冬至之後,雖然太陽高度角漸漸高起來了,但這是一個緩慢的恢復過程,每天散失的熱量仍舊大於接收的熱量,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況。到了「三九、四九天」,積熱最少,溫度最低,天氣也就越來越冷了。中國地域遼闊,各地氣候景觀差異較大。冬至日的白晝雖短,但是冬至日的溫度並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會很冷,因地表尚有"積熱",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後。由於中國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這天文意義上的氣候特點對於中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




冬至——習俗

1

 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




羊肉

羊肉非常適合冬季進補,據了解,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羊肉的習俗。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暖身體的溫補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而且羊肉的熱量高,在消化分解的時候能釋放大量熱量。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提高人體禦寒能力。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現山東滕州一帶,這天被稱作數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數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餃子

北方冬至習俗

北方人習慣在「冬至」這天吃餃子、餛飩。

在北方流傳著一句俗語「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每年到了「冬至」這天,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相傳,這一習俗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


湯圓

南方冬至習俗

南方在「冬至」這天習慣吃湯圓。

在南方流傳著一句俗語:「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還代表團圓之意。


2


數九歌


冬至,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所謂「數九」,即是從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類推;數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此時寒氣已盡,冬寒就變成春暖了。


3


九九消寒圖



冬至開始入九,古人發明了畫「九九消寒圖」的方法來挨過漫長的冬天。首先畫一幅有九朵梅花的素梅,每朵梅花九片花瓣。從冬至這天開始,每過一天就為一個花瓣塗上顏色,塗完一朵梅花,就過了一個九,九朵塗完,冬天就過去了。




詩詞賞析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來源: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