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傳統文化,感受非遺魅力!蘇州寒香會社舉辦緙絲培訓班

揚子快訊 發佈 2022-12-22T22:19:15.554678+00:00

緙絲,是中國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也是中國絲織業中最傳統的一種挑經顯緯,極具欣賞裝飾性絲織品,且於2009年入選最高級別的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緙絲,是中國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也是中國絲織業中最傳統的一種挑經顯緯,極具欣賞裝飾性絲織品,且於2009年入選最高級別的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近日,蘇州寒香會社在南石子街8號的文旅會客廳探花書房舉辦了殘疾人非遺專場緙絲培訓班,傳播了華夏傳統文化之美及其價值,幫助大家在文化自信中傳承和發揚非遺文化。

課上,老師陳文為大家做了簡單介紹。緙絲是織造業里登峰造極的精髓所在,其複雜得工藝,真切得模仿,豐富得表現,令人嘆為觀止、拍案叫絕。據悉,目前發現最早的緙絲織物是唐代的一條緙絲腰帶,被發現時纏在一個人偶的腰上。在南宋時期,緙絲主要由督辦織造且又有繪畫功底的文人雅士親自上機完成。元代發展迅速,並對明清兩代的緙絲藝術極有影響。明中葉開始由皇家壟斷,緙絲的至尊至貴意味也顯得尤為濃厚,而清代最典型的為慈禧入殮時身被的緙絲。

大家紛紛表示感受到了國家文化的多樣性和優越性,對緙絲藝術讚嘆不已。

非遺體驗重在實際操作、模仿以及參與,大家一人一台緙絲機,在老師的指導下摸索嘗試。實操過程中,老師對每位學員的姿勢、步驟及緙絲作品進行了糾正、補充。緙絲藝術作為一種左右均衡的工藝,不僅可以提高殘疾人左右協調、手腦統一的能力,腳踩手撥的動作也對他們的康復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接下來,寒香會社還將於次年1月陸續開展兩次非遺專場緙絲培訓。(高雲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