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其實與耶穌誕生沒關係,源於「羅馬冬至」農神節

南方週末 發佈 2022-12-27T02:18:08.712860+00:00

12月25日,相傳這是「聖子耶穌」的誕生日,所以基督徒也稱這一天為「聖誕節」。然而實際上,這一天並非耶穌的生日,最早也和基督教沒關係。晚清時期聖誕節剛剛傳入中國時,曾被國人呼為「外國冬至」。有下南洋傳統的閩南地區,也有一句古諺稱「冬至後三天,番仔過年」。

12月25日,相傳這是「聖子耶穌」的誕生日,所以基督徒也稱這一天為「聖誕節」。然而實際上,這一天並非耶穌的生日,最早也和基督教沒關係。

晚清時期聖誕節剛剛傳入中國時,曾被國人呼為「外國冬至」。有下南洋傳統的閩南地區,也有一句古諺稱「冬至後三天,番仔過年」。這些有趣的舊稱,反倒指明了聖誕節真正的起源——羅馬冬至:

多神信仰的古羅馬人,很早就有在冬至前用一周時間來歡慶豐收的習俗,稱之為「農神節」。農神節期間人們會互相贈送禮物,祭祀農神,然後宴會、酗酒、賭博。而基督教則從西元1世紀開始,便在羅馬帝國境內越來越流行,最終成為羅馬國教。但早期的基督教史學家並沒有記錄耶穌的生日,當時的羅馬基督徒自然也就沒有專門慶祝耶穌出生的節日。

直到4世紀,教會才將12月25日定為耶穌生日。而古羅馬曆法的閏日設置不精確,導致羅馬曆的冬至日一直不斷變動。到了西元4世紀,冬至日也正好漂移到了12月25日——這一巧合讓研究基督教歷史的學者們相信,教會是故意挑選了當時最盛大的農神節作為聖誕日,通過節日來推動基督教深入人心。

自從冬至被確定為聖誕節,這一期間的農神節含義就逐漸消亡。羅馬人原本的所有慶祝活動,幾乎都原封不動移植到了聖誕節身上。而冬至作為重要的自然節氣,是幾乎所有溫帶民族都會慶祝的節日。隨著基督教在歐洲的傳播,歐洲各民族慶祝冬至的節俗也都被吸納了進來——比如我們熟悉的聖誕樹,就有學者認為是來自日耳曼人在冬至前後懸掛樹枝辟邪的古老巫術。

到了唐太宗時期,基督教經波斯傳入中國,受到了唐朝皇室的禮遇。基督教最早被唐人稱為波斯經教,後來唐人了解到根源在羅馬,便又稱教堂為大秦寺(漢書稱羅馬帝國為大秦國)。但傳教士們覺得,有必要取一個更響亮的名字——《新約》裡耶穌曾說:「我是世上的光,跟隨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行走。」而漢字「景」有「太陽,光明」之意,於是自稱景教,所謂「真常之道,妙而難名,功用昭彰,強稱景教」。

景教在傳入後,一直和唐朝皇室保持著良好關係,781年,唐德宗下令整修長安大秦寺,敕建「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根據碑文記載,皇室還曾和教徒一起慶祝聖誕節:「代宗文武皇帝恢張聖運,從事無為,每於降誕之辰,錫天香以告成功,頒御饌以光景眾。」也就是說,唐代宗每年都和景教徒慶賀耶穌誕辰,他向教徒們分發御餅,賜香開宴。

近代美洲殖民大潮後,歐洲各國的聖誕習俗,也都被移民帶到了新大陸。經過一通混雜融合與商業化,逐漸產生了我們今天熟悉的美式聖誕節。

但這期間所湧現最好玩的「聖誕新習俗」,大概要屬「吃中餐」了。2010年美國國會一次聽證會上,最高法院大法官伊莉娜•凱根被參議院提問:「您是如何度過上個聖誕節的?」凱根便回答說:「像所有的猶太人一樣,我應該是在中餐館吃飯呢。」

這個習俗存在於美國,的確和猶太人有很大關係。雖然聖誕節最早的起源,與耶穌基督無關。但是經過上千年演變,如今早已經被當成基督教節日。而猶太人自然不過聖誕節。同時歐美基督徒過聖誕節,就跟我們過年一樣:傳統上會閉市,要家族聚餐吃團圓會,飯店自然就沒法做生意了——如果你身處歐美,在聖誕節期間出門逛街,你會發現整條街市空空蕩蕩極為冷清,幾乎沒有開門的店鋪。

而不慶祝這個節日的猶太人,如果想出去下館子,那自然就是吃中餐最方便了。反正華人也不過聖誕節,所以中餐館肯定是正常營業的。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猶太人和華人是北美最大的兩個非基督教移民群體。猶太人大多因為歐洲排猶運動而不得不流亡北美,華人則大多是來此打工淘金。兩群被主流排斥的新移民惺惺相惜,猶太人也就成為聖誕期間中餐館最重要的客戶,二者形成了一種同為節日局外人的默契。

另一方面,猶太人和中餐還有另一層關係:猶太教禁止肉與奶同食,而大部分西餐肉菜里都有奶(比如煮湯放奶油,培根披薩放奶酪等等),吃中餐就不擔心這個,畢竟正經中餐里基本上見不到奶製品。久而久之,聖誕節吃中餐就成為了美國很多猶太社區的傳統,並擴散到了部分非猶太人當中。

不過美國老華人主要是廣東人,所以傳統的北美中餐館自然也多是粵菜館。那麼就算美國人在聖誕節那天吃了餃子,估計吃的也是嶺南式的蒸餃蝦餃而非水餃。

有趣的是,今天在非基督教的東亞地區,你反而還能輕鬆喊出「聖誕快樂(Merry Christmas)」——在北美,政治正確的表達已經是「節日快樂(Happy Holidays)。

畢竟在今天的東亞,聖誕節早就成了購物節和狂歡節——就好比中國新年最近幾十年在歐美也很流行——歐美人將其當成異國情調的狂歡節來慶祝,既不閉市也不吃團圓飯,與東亞對待聖誕節方式如出一轍。

•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南海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