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德國新生代思想家韓炳哲眼中的東西方文化(藝術)差異

悠然閱讀 發佈 2022-12-29T05:58:50.602405+00:00

德國新生代思想家韓炳哲在《山寨:中國式解構》一書中說,在中國古代的藝術實踐中,學習是通過臨摹完成的,臨摹也被認為是對大師的致敬。

文:悠然閱讀

德國新生代思想家韓炳哲在《山寨:中國式解構》一書中說,在中國古代的藝術實踐中,學習是通過臨摹完成的,臨摹也被認為是對大師的致敬。

1956年,巴黎賽努奇博物館舉辦了一次中國藝術大師作品展,許多人慕名而來卻很快發現這些畫作實際上是贗品,而仿造者正是著名的中國畫家張大千。

西方對贗品是比較排斥的,2007的時候,當漢堡民俗博物館得知從中國空運來的兵馬俑是複製品時,立刻終止了整場展覽,並為所有參觀者辦理門票退款。

韓炳哲在《山寨:中國式解構》一書中明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山寨體現著真正的中國精神。在這裡,山寨所要傳達的並不是假貨,而是指優於原作的再創造。

就拿兵馬俑來說,兵馬俑就是用模件,或者說是用套件組裝而成的,所以在中國人看來兵馬俑的製作從來就不是創造,而是複製。事實上,在東亞許多國家,這種「複製」幾乎是普遍存在的,著名的日本神道教聖地伊勢神宮每隔20年就會被徹底重建一次,以至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激烈的爭論之後,將這座神道教寺廟從世界遺產名錄中除掉了。

東西方文化在這裡存在明顯差異。西方修復古蹟時會特別強調保留古老的痕跡,而東方摒棄了它的外在「原件」更看重它的精神實質。正如韓炳哲所說的那樣,對於複製,中國人有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仿製品」、一個是「複製品」。「仿製品」是一些小的模型或仿件,「複製品」則是對原作的精確還原。

說到複製,必須提一下漢·凡·米格倫。漢·凡·米格倫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偽畫製造者,曾在巴黎展出的漢·凡·米格倫自創的假《耶穌與門徒在以馬忤斯》,甚至被維米爾專家認定為真跡。

在模仿維米爾畫作之前,漢·凡·米格倫一直被評論家評價為「二流畫家」。一次偶然的機緣下,漢·凡·米格倫偽造了維米爾的名作《耶穌和他的門徒》,並成功騙過了專家,從而成為一名偽畫製造者。

二戰期間,德軍占領荷蘭,漢·凡·米格倫將偽造的維米爾的畫作《基督與通姦的女人》賣給德軍軍官以此嘲弄納粹,不料戰後因叛國者罪名入獄,因為沒有人相信這幅畫作是偽造的,最終漢·凡·米格倫在監督之下畫出了《少年耶穌與長老》才得以洗脫罪名,而《少年耶穌與長老》則成為漢·凡·米格倫畫出的最後一幅維米爾偽畫。

西方對原創有著渭涇分明的界定,但在中國,原創並不是一次性的創造,原生產品會被不斷轉換、重塑。一幅名作永遠不會保持不變,越是著名,上面的題跋和印章就越多,隨書附贈的明代王紱《鳳城餞詠圖》就是最好的例證。

畫作《鳳城餞詠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是王紱為當時的太醫院御醫趙友同所繪,畫作上不僅有一眾送行友人的題詩、印章,還有乾隆皇帝詩作《王紱鳳城餞詠小軸》——

或稱晝錦或稱還,送別情殷握手間。

便是墨禪一再寫,可能透出利名關。

據傳,乾隆皇帝擁有近1000枚印章,最小的是僅4毫米的「古香」小印,最大的則是超過20厘米的御印。

《山寨:中國式解構》是在全球化時代探析東方文化獨特價值理念的別開生面之作,韓炳哲在書中對中國思想進行了雙重探討,從真跡到閒章、從複製到山寨,東西方文化(藝術)對比的同時,進一步深刻了中國文化精神。

除了上面這些,書中還提到了非常多文化(藝術)個例,它們無一不在佐證著東西方文化(藝術)差異。我很喜歡韓炳哲寫在尾聲的一句話,韓炳哲說:如果西方世界認為山寨不過是欺詐、剽竊和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行為,那麼它將永遠無法企及山寨中所固有的創造力。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