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快速改變:我們將實現精神自由

感知主義者 發佈 2022-12-30T11:35:20.815035+00:00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十部》(126)感知社會的精神環境人不能不活在精神中,而精神則是倫理和社會形態的產物,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在生命倫理和生存社會營造的精神境界中生活,抽象的精神空間實際上才是我們真實的存在處境。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十部》(126)

感知社會的精神環境

人不能不活在精神中,而精神則是倫理和社會形態的產物,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在生命倫理和生存社會營造的精神境界中生活,抽象的精神空間實際上才是我們真實的存在處境。我們有一套什麼倫理邏輯和社會規則,我們就有一個與之相匹配的無形的精神空間,我們置身於什麼樣的精神空間中,我們就擁有什麼樣的生活實質。精神意識整理和包裝了生活事實,我們擁有和獲得的一切生活現實都是精神事實,我們從未走出過精神意識的邊界。社會環境之上就是精神環境,每個人永生永世都無法逾越精神環境的範圍,事實上,我們有一個什麼樣的精神環境,我們就有一個什麼樣的人間世界。

生存競爭模式中的我們清理過嗎,我們有一個什麼形態的精神環境?雖然這個精神環境抽象得不可表述,但卻左右著我們的所有行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無不來自於精神的指導,我們所經受的一切,也無不來自於我們自己的精神,然而,我們的精神給了我們什麼呢?給了我們數千年生存競爭的生活,給了我們作為獨立生命體該承受的一切,這就是我們苦難生活的來由,這就是人類數千年艱辛生存的根源。事實上是我們的精神意識給自己製造了一切,我們自己的精神意識造就了人類苦難多舛的命運,我們有意無意地給自己製造一場曠日持久的精神災難,我們卻竟然無知無覺。

我們知道,有形的生活被無形的精神限制,生活的物理形態被精神形態割裂得支離破碎,生命倫理就是強力的精神形態,它將人推向一種孤立的精神境界之中。個人的生命之外,一切都是另一種方式的存在,因此,人試圖堅持獨立的生命存在,將付出多大的代價?生命與生命,即人與人之間,精神的界限與對立時刻存在,任何人,包括血緣至親,精神界限依然分明。精神隔離劃下人與人永遠不可跨越的鴻溝,而這條鴻溝貫穿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方式不能跨越,任何人也沒有成功跨越過。我們不得不默認這條鴻溝的存在,我們甚至不得不根據這條鴻溝來制訂人間關係的準則,我們的生存社會就建立在這錯綜複雜的精神鴻溝之上,我們不得不勉強地生活在這無處不在的鴻溝之上,只能慶幸自己還沒有一失足掉進鴻溝之中。

生活的艱難從來不是指物理意義,而是指精神意義。然而,我們為什麼要用精神來加工出艱難的生活?其實,我們只有這一套精神工具,我們唯一的精神工具不加工出這樣的生活現實,我們還能加工出別的生活現實嗎?數千年來,我們事實上就生活在生命倫理的精神壓迫之中,我們受虐於這套精神倫理,我們卻無力走出這令人窒息的精神環境。直到感知社會來臨,我們才像蛻蛹成蝶一樣擺脫了精神意識的束縛,我們換了一套全新的精神體系,其實際意義就是人類的新生。

感知社會使我們擁有了完全不同的精神環境,人們運行在完全不同的精神系統之中,感知倫理將一切生活事實整理包裝成了感知事實,也就是供人獲得愉悅感知的事實。這與生命事實完全不同,生命事實是個人性事實,供個人用於自身生命的存在,而感知事實是人們的共同事實,供人們用於共享感知或互享感知之用。因此,精神的運行失去了個人性的意義,精神運行在人與人的互動關係中完成,精神意識具有了共同性、相互性和整體性,再不會以精神意識的獨立為由,人為地劃出鴻溝。精神與精神相通,精神運行的共同性、整體性和相互性是我們從生活事實中獲得共同愉悅的保證。愉悅的共同性決定了精神共同性的存在,我們還有必要在支離破碎的精神割據中偏居一隅嗎?我們還會用精神界限來割裂物理性的生活存在嗎?人與人之間還存在不見炮火硝煙的精神之戰嗎?精神還會是我們身上沉重的壓迫嗎?精神還會製造出苦難深重的生活現實嗎?

倫理邏輯不同、精神目的不同、用途不同、存在的形態就有本質的不同。人類終於在感知社會實現了精神的自由之境,人的精神意識再也不是囚禁行為的牢籠,人的精神意識再也不是彼此的鴻溝與陷阱,人與人的精神空間連綴成美妙的花園,這樣的精神環境,不正是幸福愉悅生活的有力保證嗎?(接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