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 江城》

愛畫畫的伊伊和媽媽 發佈 2022-12-30T17:29:26.358421+00:00

而中國人看到的是人,關注的是土地怎樣改變了人。 那些滿懷激情地大談革命和階級鬥爭的人更應該沒有終身教職。

作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 、 李雪順


1. 我完全無所適從,也想不起我在書里表達了什麼樣的觀點。後來我才知道,很多作家在完成了高強度的寫作之後,都有過類似的崩潰體驗,就好似十月懷胎的媽媽們一朝分娩,接著遭受產後抑鬱的痛苦。

2. 當我看到那些呈梯狀的小山包,注意的是人如何改變土地,把它變成了綴滿令人炫目的石階的水稻梯田;而中國人看到的是人,關注的是土地怎樣改變了人。

3. 那些滿懷激情地大談革命和階級鬥爭的人更應該沒有終身教職。如果你要聽如何從文學的角度詮釋馬克思主義,也應該到由學生親自打掃教室衛生的大學裡去聽。

4. 所有系科一年級的學生都要學習馬列主義課程,上了二年級則要學習法律課程。三年級,他們要學習社會主義建設課程,而不管烏江對岸的城市裡私營企業正在蓬勃發展,國有企業則紛紛倒閉。說到底,這才是最為詭異的地方,學生們學習並信奉共產主義,而自由市場卻在校園裡普遍存在。

5. 多年來,中國人為了社會價值而恣意摧殘文學,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尤其如此,所有戲劇一律禁演,僅有少數政治作品如《紅色娘子軍》能夠倖免。即便到了今天,很多東西也早已不復存在。我所有的學生都知道馬克思,但沒有一個人了解孔子。

6. 很多事情——我要結交朋友、我要在這個城市發揮作用、我要對這個地方有所了解——都有賴於掌握這門語言。

7. 在中國,老師應該受到絕對的尊重,師生關係往往是一種非常正式的關係。教的地位,永遠都是對的;學生處於學的地位,永遠都是錯的。但是在美國,我們卻沒有這樣的傳統,我自己的學生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我會鼓勵在課堂上建立一種非常隨和的關係。如果某個學生做錯了,我會把他做對了的事指出來,並把他所付出的努力進行表揚。

8. 這就是中國的方式。成功是預料中的,失敗則要受到批評,並且立刻加以糾正。要么正確,要麼不對,沒有中間狀態。

9. 正如歷史上無數次發生的那樣,專家的話可以忽略不聽:就如毛澤東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鼓勵提高生育、發動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一樣。有些時候,你需要的是定論,而不是爭論。

10. 近代以來的歷史教導人們,要儘量少摻和公共事務,同時,也伴隨著對於公共事務缺乏了解意識。對於當地的重大事務,涪陵的人們沒有渠道獲取可靠的信息,再加上對公開抗議活動的嚴格限制,使得人們無法參與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他們既不期望、也不主動要求得到這樣的權利。

11. 這種對公共事務的疏離是如此徹底,恐怕無法把它簡單地歸咎為「後解放時代」的社會模式。過去的五十年教導人們不要參與公共事務,可在一定程度上,共產主義建立的基礎卻是中國傳統的集體主義思想,這種思想形成的社會模式維持了幾百年的時間。

12. 幾句話:「我掌握了這條河的語言,就像熟悉字母表一樣逐漸熟悉了岸邊的每一處細節,有了真正的收穫。但我也失去了一些東西。我所失去的,此生難以挽回。在這條壯麗的大河上,所有的雅致、美麗、詩意全都不復存在!」

13. 馬克·吐溫為密西西比河上修建的丁字壩扼腕嘆息過,可他要是看見長江被巨大的混凝土水壩縛住的話,會更加悲傷。

14. 她說這話的時候笑了笑,但這是一種中國式的微笑,它仿佛是一個面具,掩藏了更深沉的情感。那些微笑可以掩藏很多情感——尷尬、憤怒、悲傷。當人們這樣微笑時,仿佛有一種情感正在被緊緊地扭曲著、轉移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