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AR量產元年眾生相,優等生已在備戰未來

汽車商業評論 發佈 2023-01-01T18:49:22.766788+00:00

電動化已經不能給汽車的使用體驗帶來太多差異化,差異化和體驗提升主要還是體現在智能化上,而智能駕駛是智能化中的最高地,雷射雷達作為高性能傳感器正在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撰文 / 錢亞光

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趙昊然

汽車行業的轉型已經從電動化上半場進入智能化下半場的角逐。電動化已經不能給汽車的使用體驗帶來太多差異化,差異化和體驗提升主要還是體現在智能化上,而智能駕駛是智能化中的最高地,雷射雷達作為高性能傳感器正在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國際舞台的冰火兩重天

由於量產遙遙無期,融資困難,曾經風光無限的國外明星雷射雷達公司陷入困境。雷射雷達上市公司Quanergy宣布啟動退市程序。雷射雷達鼻祖Velodyne和Ouster兩家上市公司宣布合併。最早推出全球車規級雷射雷達的Ibeo宣布啟動破產程序。

然而,在國外雷射雷達公司深陷困境的同時,中國雷射雷達公司已經實現車規級半固態雷射雷達大規模量產。

雷射雷達之所以會出現中外冰火兩重天,這與行業大環境以及各自技術發展路徑有著很大關係。汽車行業大環境中,中國蓬勃發展的智能新能源汽車市場,為智能駕駛提供了成長的沃土。

截至目前,國外只有奔馳、奧迪、寶馬、豐田、本田、沃爾沃、大眾7家品牌8款車型宣稱搭載雷射雷達。相比之下,國內雷射雷達的定點車型包括蔚來ET5/ET7、小鵬P5/G9、威馬M7、哪吒S、高合HiPhi Z、長城沙龍機甲龍、長城摩卡、埃安LX plus、上汽智己L7、飛凡汽車R7、北汽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長安阿維塔11等30餘款。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全年預計前裝標配交付將超過12萬顆,相比去年增長10倍以上,2022年1-11月中國市場乘用車前裝標配搭載雷射雷達,圖達通位列份額榜首。

在國外市場,實際實現量產交付的可能只有法雷奧一家。而中國市場,已經有圖達通、禾賽、速騰聚創、大疆覽沃、華為等5家雷射雷達公司實現了量產。

雷射雷達行業,過往是在看定點數量,現階段其實更應該看實際交付量,讓產品落地,真正接受市場的考驗。

從國內代表看未來發展之路

以現在前裝車載雷達交付量最大的圖達通為例,今年2月份,其第一台量產版雷射雷達在寧波產線正式下線,7月份突破1萬台。截至11月,圖達通已經量產下線的高性能雷射雷達更是多達50000台,年產能超過25萬台。

除了乘用車市場之外,圖達通在應用場景方面也有廣泛的布局,涵蓋商用車、車路協同、智慧交通、礦山、工業化、軌道交通等。圖達通量產產品目前也已進入到了國際市場,除了歐洲,在美國、韓國、澳大利亞也有布局。

從圖達通的發展來看,我們不難找到一些量產成功的經驗。

一切為了量產應用

首先,圖達通推出的技術從一開始就是瞄著量產應用來的。

其高性能產品可實現10%反射率下250米的探測距離,最遠500米的探測距離,最高角解析度0.06°x0.06°,作為圖像級超遠距的高性能雷射雷達,圖達通為智能駕駛提供更早的探知能力、預留更多的決策時間,助力提升智能駕駛的安全性與舒適度。

除了高性能可量產的技術架構,圖達通還採用了模塊化設計降低生產難度,簡化調教和組裝過程,從A樣開始生產導入,早驗證,早優化,高質、高效化推進量產。

其次,充分催熟和借勢產業鏈,從根源著手提效降本。

做雷射雷達這類複雜的產品,不能一個人戰鬥,憑藉一己之力把垂直打透、全部做儘是不切實際的,沒法說既做晶片也做接收系統。據了解,圖達通也有考慮做晶片,但其更多看到的是在某個時間點,怎樣的事情最適合公司來做。行業有很多很深的合作夥伴們,不論是晶片、光學件、電子還是機械件,要注重怎麼把行業資源最大化利用起來,與這些合作夥伴一起來做驗證。打磨和催熟供應鏈,更好地藉助整體產業的資源,更多地帶著供應鏈先行,更多地在集成環節去發現和解決集成問題或者組合起來互相影響的問題,讓圖達通能夠更快地把量產產品做出來。

據了解,圖達通的第一條產線位於寧波,第二條產線位於蘇州,由其獨立規劃,目前已接近滿產。目前兩條產線加起來已具備年產25萬台雷射雷達的量產能力,明年年初開始圖達通還要繼續開始投第三條產線,以滿足更多核心客戶的要求。

圖達通的產線占地面積只有幾千平方米,借鑑高層往年經歷中其他成熟行業相對領先的生產製造方式,更加注重場地面積利用率和實際效率。從規劃上線速度、資本利用率等來看,圖達通的產業投資比行業友商們說的上億美元的投資少得多。圖達通聯合創始人兼CEO鮑君威相信,投資都要攤薄到客戶的雷射雷達上,有些時候做事情不能只想規模做大錢投進去,而更要看實際的有效和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圖達通前置產線建造的深度積累下,根據實際需求,圖達通可在6-9個月內快速完成產線複製,迅速實現產能爬坡。

第三,與車企緊密合作,把握好量產節奏。

圖達通與其現階段乘用車主要客戶蔚來深度合作,目前已實現了ET7、ES7和ET5的量產交付。量產車打造出來的平台實現了高穩定性、極大的產能、很好的成本結構、大量的測試,形成了非常穩定、安全的供應鏈,這個時候如果將平台再推到其他客戶,也許這些客戶不會像蔚來跟圖達通合作這麼深入,但產品本身已經成熟的話,跟客戶溝通更加容易,同時省去早期產品研發的困難階段。當然每個客戶都有些額外的需求,不管是硬體還是軟體都需要適配。

對於雷射雷達行業今年交出的成績單,現在還只是期中考試交卷,幾年以後將迎來「期末考試」。對於圖達通而言,在今後的發展中,堅持自己的量產技術路線,進一步拓展客戶群,提升產能,保持持續性的領先優勢至關重要。

圖達通在2022年初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亮相了自己的中短距雷射雷達Robin(圖達通稱為側視雷達)。鮑君威表示,「現在所謂的一些補盲雷達30米的探測距離遠遠不夠。在定義產品過程中我們也有一些產品開發的規劃,具體細節會在明年2023 CES的時候向大家公布。」我們拭目以待。

量產後的下一步

實現量產,其實只是跨過了門檻,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對於雷射雷達企業,今後的發展還將面對諸多挑戰。

明後年,在中國上車的雷射雷達數量可能會迅速增加,混合固態雷射雷達可能仍是主雷射雷達的主流產品,而固態雷射雷達由於探測距離的限制,會主要作為側向的補盲雷射雷達。

由於成本仍然較高,雷射雷達可能更多地在25萬元以上的中高端車型上使用。值得關注的是,自動駕駛的成本其實是整體而言的,高性能的雷射雷達的優質點雲和策略性分布為系統算法減輕著壓力和成本,所以「降本」並不僅在關注雷射雷達本身的價格。通過晶片化和集成化等方式,在提高更優點雲、為算法減輕壓力的同時,進一步降低雷射雷達的價格和自動駕駛的綜合成本,讓價格不再成為雷射雷達普及的障礙,可能是量產雷射雷達面臨的一大挑戰。

相信三年以後,可能大家對於前視、側視雷射雷達的要求和定義會更清晰,整車廠、行業各領域,甚至買車人都會更明白自己的需求。

未來雷射雷達可能會像攝像頭一樣普及,當成本降至500美元,甚至更低的時候,雷射雷達的應用場景將更加廣闊。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繫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