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裡「未亡人」:端康皇貴太妃的晚年退休生活是怎麼度過的?

敦煌好男兒 發佈 2023-01-05T13:38:14.386206+00:00

《清史稿》記載:「先朝妃、嬪稱為太妃、太嬪隨皇太后同居」。如果兩人是同輩,自然是無法成為太妃了,只能在原來的地位上晉一兩級以示尊崇。

清宮太妃是怎麼來的?

清代尊封皇帝的祖父或者父親駕崩後所遺留下來的妃、嬪為太妃、太嬪。《清史稿》記載:「先朝妃、嬪稱為太妃、太嬪隨皇太后同居」。

皇帝的妃嬪受封為各級太妃,王爺的遺孀們也可以封為太王妃,通稱為「太妃」。晉封為太妃的前提,必須是繼位的新皇帝是老皇帝的下一代人。如果兩人是同輩,自然是無法成為太妃了,只能在原來的地位上晉一兩級以示尊崇。

這些太妃們幾乎是沒有政治地位,她們也沒有權力管轄後宮。如果妃嬪晉為太妃後,新皇帝早於她們去世,她們的名號就會再晉一級(由嬪或貴嬪晉為妃),將「太」或「皇考」改為「皇祖」,稱為皇祖某妃。各級太妃一律記作「皇太+妃嬪封號+妃嬪等級」。清宮裡低級的常在和答應通常不受晉封,所以她們不能稱作太妃。

我們一起來揭秘清宮「未亡人」的退休生活是如何度過的。

清宮裡的「太妃」們也是有職稱的

先帝駕崩,想做太妃並不容易?

太妃也就是上一任皇帝的妃子,老皇帝駕崩之後,那些跟隨老皇帝的妃子們並不能有人身自由,她們一生都居住在宮裡,被新皇帝尊封,稱做「太妃」或者是「太嬪」。

不是隨便一個妃子在皇帝死後,都能封為太妃。一般只有妃子生下皇子,才有資格獲得「太妃」的尊位。

清朝前期,並不是所有先皇的妃子就能當上太妃的。雍正帝時期,隨著後宮制度的完善,前朝的妃子還能以此獲得晉升的機會。也有極個別的妃子,因為特殊的原因而不能成為太妃,晚景淒涼。

到了清朝的道光年間,凡是先皇帝所有的妃子都能享受到做太妃的資格。這樣的變化,主要是出於統治者為了自己統治的需要。

清朝皇帝尊封太妃的兩點原因

一、尊封太妃,是為了讓這些先帝的妃子們能夠對繼位的新皇帝表示感激,而對於這些妃子的家族來說也有莫大的好處。

二、尊封太妃也是為了突出,新皇帝自己的仁孝,表示尊敬長者,自己的子民們也會信服,以此來籠絡人心。

在清朝,並不是大行皇帝的妃子就一定能成為太妃。康熙皇帝的宜妃,因為在康熙皇帝死後得罪了繼位的新皇帝雍正帝,所以她並沒有被尊封為太妃,宜妃的稱呼一直是「先帝宜妃」。

皇帝駕崩,能不能成為太妃,全憑新皇帝的個人喜好,現在的新皇帝想給你面子,就可以尊封你為太嬪或太妃,給你提個等級。如果不想給你面子,就可以稱你為皇考某妃,名不順,言不正。

麗妃他他拉氏,在咸豐帝駕崩後被同治帝尊為「皇考麗皇貴妃」,並不是皇貴太妃,一直等到同治十三年,才由兩宮太后以光緒帝的名義尊他他拉氏為「麗皇貴太妃」,頤養天年。

婉貴妃索綽絡氏,在咸豐帝時封為婉嬪,咸豐帝駕崩後,被同治帝尊為「皇考婉妃」,同治帝駕崩後,被新繼位的光緒帝尊封為「婉貴妃」,她自始至終都沒有被尊為太妃。

同治帝瑜妃赫舍里氏,她出身名門,非常機敏,長得也是最漂亮的。瑜妃非常不滿隆裕太后,她覺得隆裕太后非常懦弱,竟然可以成為皇太后,自己卻沒有得到什麼封賞,所以心懷不滿:為什麼隆裕皇后被稱為母后,而自己還是個奴才?

為了爭做太妃,她甚至在慈禧太后陵墓前當著大臣們和隆裕太后的面哭鬧。瑜妃對大家說:「讓我當奴才,我寧可不回皇宮,寧願死在這裡。」見隆裕太后沒反應,瑜妃假模假樣地對著旁邊柱子做了一個撞過去的動作。

當時大臣們都在,就死活拉住她不讓她撞柱子。大家都怕在清東陵那種地方出人命,也怕丟了皇家的身份,於是隆裕太后和大家商量才同意晉封她為皇太妃,從此不再稱奴才。經過此一事,瑜妃才獲得了太妃的身份和地位。

光緒帝的「未亡人」——瑾妃

他他拉氏,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八月十五日出生,她是原任戶部右侍郎長敘的女兒,生母為趙氏,滿洲鑲紅旗人,是光緒帝僅有的三位后妃之一。

長敘有三個兒子和五個女兒,其中四女為瑾妃,五女為珍妃,她們都是長敘的妾室趙氏所生的。

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光緒帝選妃大典上,封他他拉氏為瑾嬪,時年15歲。妹妹為珍嬪,時年13歲,長敘家一下出了兩位嬪,轟動了許久,並擇吉日入宮。

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珍妃和瑾妃由本家粉子胡同接入宮中,在兩姐妹上轎前,姐妹跪在母親趙氏面前告別說:「額娘,我們走了」,趙氏強忍淚水,伸手打了兩女兒一人一個巴掌,說道:「只當我沒生你們這兩個女兒!」說完轉身哭著進了裡間屋子。

趙氏知道宮廷里家法森嚴,從今往後再想見到女兒,那比登天還難。

公元1888年封他他拉氏為瑾嬪,公元1894年封為瑾妃,公元1894年因為受到妹妹珍妃牽連被降為瑾貴人,公元1895年恢復瑾妃位號,公元1908年封為「皇考瑾貴妃」。

紫禁城裡的「活寡婦」

不得光緒皇帝寵愛的瑾妃

姐妹二人入宮後,光緒帝一心一意寵愛珍嬪。珍嬪長相俊美,活潑可愛,為孤獨苦悶的光緒帶來許多快樂。而姐姐瑾嬪則相形見絀,其貌不揚,體態偏胖,性格沉穩,並沒有得到光緒帝的寵愛,只是一個擺設而已,對此,瑾嬪也毫無怨言。即便是在妹妹珍妃被害之後的近十年時間裡,瑾妃依舊不得光緒皇帝的寵愛。

她明白,自己既沒有妹妹珍嬪的那樣動人的姿色,又沒有隆裕皇后那樣的家族背景。只能看開點,過好自己的日子。每日在後宮中練字作畫,研究美食。



公元1894年,慈禧60大壽之際,這兩姐妹同時被封為妃。然而沒過多久,珍妃就仗著光緒帝的寵愛,竟然賣官斂財,慈禧太后知道後大怒。

本來隆裕皇后就備受冷落,平時動不動就在慈禧太后面前哭訴,如今抓住了珍妃的小辮子,慈禧太后要懲罰珍妃。

慈禧太后給珍妃定的罪名是「破壞家法,干預朝政」。雖然這次瑾珍二妃俱責受罰,但重點在於珍妃。珍妃在這次懲罰中被施以"褫衣廷杖"的酷刑,也俗稱為:一丈紅。

褫衣廷杖,就是脫去衣服直接對肉體施刑,這一刑罰主要針對朝中大臣,在此之前還沒有過對後宮嬪妃施刑的先例。

瑾妃也因為珍妃而受到連累,無故被慈禧太后訓斥一通,她低眉順眼,任憑老佛爺發泄心中怒氣。事後,姐妹倆又同時被降為貴人。

姐妹倆被降為貴人的諭旨

當年十月二十九日下旨:「朕欽奉慈禧皇太后懿旨,本朝家法嚴明,凡在宮闈,從不敢干預朝政。瑾妃、珍妃承侍掖廷,向稱淑慎,乃近來習尚浮華,屢有乞請之事,皇帝深慮漸不可長。據實面陳,若不量予儆戒,恐左右近侍藉以為夤緣蒙蔽之階,患有不可勝防者。瑾妃、珍妃均著降為貴人,以示薄懲,而肅內政。

在被降為貴人一年後,慈禧太后又下旨將兩人復為妃位。

經此一劫,瑾妃愈發的明白,深宮之中,慈禧才是真正的掌權者,只有順從慈禧,才會有好日子過。

慈禧太后處死妹妹珍妃

瑾妃跟隨慈禧太后西逃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時,慈禧太后光緒皇帝西逃時,由於事發突然,所以隨行人員並沒有很多,當時與兩宮隨行的皇室成員中僅有隆裕皇后,瑾妃以及大阿哥溥儁。

公元1900年7月20日這天,慈禧太后以「珍妃」年輕貌美,留下必遭洋人侮辱,愧對列祖列宗。」等藉口,強詞帶走珍妃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輕惹出是非,因命太監將樂壽堂前的井蓋打開,要珍妃自盡,珍妃不肯死,遂令太監將珍妃推入井中,年僅二十五歲。

瑾妃雖然不受光緒帝的寵愛,但她卻沒有得罪慈禧,所以才沒落得珍妃那樣的下場,也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瑾妃之所以可以和慈禧太后一起西逃,完全是因為自己後來居上的。她是被慈禧落下後又自己追上的。

慈禧太后雖然厭惡珍妃,但也知道珍妃的所作所為與瑾妃無關,瑾妃又不得光緒皇帝的寵愛,也是在「守活寡」,實在是一個可憐的女人。

所以慈禧太后也自始至終沒有為難過瑾妃,但是在逃亡之前,慈禧太后不知道是因為行事匆忙,還是覺得人多不便而沒有通知瑾妃,眾人在逃出紫禁城後。

此時還在宮中的瑾妃才得到消息,慌忙的叫太監套上馬車,隨後追上了慈禧太后一行人。慈禧見到瑾妃趕來,也就沒說什麼。這才一路與她們一起西逃,死裡逃生後,於第二年一同返回紫禁城中。

兩宮駕崩,封為兼祧皇考瑾貴妃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公元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在中南海的儀鸞殿內去世,在前一天的11月14日,光緒皇帝駕崩。兩宮幾乎同時駕崩後,光緒帝的「瑾妃」他他拉氏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公元1908年十二月二日,溥儀在太和殿即位,改年號為「宣統」。由於慈禧太后臨終前命令溥儀繼承皇位,把他過繼給同治帝載淳為嗣,同時兼承光緒帝之祧,一人祧兩房。

瑾妃是光緒帝的嬪妃,屬於「兼祧」。所以溥儀登基後,尊封大行皇帝瑾妃為「兼祧皇考瑾貴妃」,讓她繼續居住在永和宮內。

地位提高,稱為「端康皇貴妃」

宣統帝溥儀遜位後,民國二年1913年二月二十二日,隆裕太后去世,瑾貴妃在小朝廷中的地位繼續有所提高。在1913年3月為「瑾貴妃」上徽號為端康皇貴妃。她和溥儀的關係一般。此時的「他他拉氏」還只是端康皇貴妃,而不是太妃。

端康皇貴妃,是四位太妃中年齡最小、思想較開通的一位。她積極和宮外各勢力走動串聯以謀求復辟。

效仿慈禧太后 爭奪母權管教皇帝

要做「婆婆」慈禧太后的「翻版」

端康皇貴妃不僅成為四位太妃之首, 她還效仿婆婆慈禧太后與隆裕太后,竟然想以太后自居管教小皇帝。

因為宣統帝溥儀在法統上是同治帝和光緒帝的兼祧子,所以同治帝的遺孀獻哲皇貴妃和光緒帝的遺孀端康皇貴妃,對於教育皇帝的問題上形成了黨派鬥爭,她們都希望自己能更多的占有母權地位。

按照清朝皇室家法,同治帝的遺孀「獻哲皇貴妃」和瑾妃,她們都只是個妃子,按照後宮嫡庶有別的規制,她們是沒有資格管教皇帝的,更沒有資格讓皇帝喊她們為「皇額娘」。

1913年,隆裕太后去世後,瑾妃被尊封為:端康皇貴妃,她迅速把持了後宮大權,完勝了同治帝遺孀「獻哲皇貴妃」。她開始效仿慈禧太后不僅管教皇帝,還處處干涉皇帝的生活。

端康皇太妃並不是太后,她沒有資格管教和干涉皇帝生活,皇帝身邊的師傅和大臣們也紛紛上折要求端康皇貴妃不要干涉皇帝的生活,更沒有資格教育皇帝。

宣統皇帝溥儀也覺得端康皇貴妃對自己管教太過分,於是找到端康皇貴妃對她大喊大嚷,表示抗爭,而溥儀這次的魯莽的行為也讓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端康皇貴妃逼死皇帝生母的事件

溥儀生母瓜爾佳氏的死亡真相

因為溥儀這次公開與端康皇貴妃叫板,惹得她不快。她就叫來溥儀的親生母親與祖母進行訓斥出氣。

溥儀的生母——瓜爾佳氏·幼蘭

瓜爾佳·幼蘭,滿洲正白旗人,她是軍機大臣榮祿的女兒,後來成為載灃的嫡福晉,溥儀的親生母親。在溥儀年幼時就與親生母親分離,和他很少有機會見面。

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慈禧太后將幼蘭指婚給了光緒帝的弟弟載灃為嫡福晉。



同年秋九月,十九歲的載灃遵照慈禧旨意,同比他小一歲的瓜爾佳氏舉行了隆重的、介乎皇子和親王之間的高規格的婚禮。

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正月十四日,瓜爾佳氏幼蘭在北京什剎海邊的醇王府生下長子溥儀。

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宣統帝溥儀與端康皇貴妃之間爆發激烈的衝突。瓜爾佳氏與醇親王的母親劉佳氏一同被端康皇貴妃召入宮中,受到嚴厲的訓斥。

端康皇貴妃,她患有甲狀腺肥大症,脖子粗,眼睛突,但掌權的快樂,讓她像變了個人似的,飛揚跋扈,作威作福,成了慈禧太后的翻版,只可惜她還沒有學到精髓,反而是弄巧成拙。

端康皇貴妃對身邊的宮女太監百般刁難,看誰不順眼,立馬逐出宮去,搞得宮內人心惶惶,對小皇帝溥儀更是處處防範,派小太監暗中盯梢,已經是家常便飯,她和溥儀的關係也日益緊張。

一次,瑾妃因不滿太醫范一梅,將其驅逐出宮。溥儀在太監們地慫恿下,怒氣沖沖前來永和宮質問:「開除太醫是皇帝的事,你也太專橫了,我還是不是皇帝?」

瑾妃被氣得臉色慘白,渾身發抖,立馬叫來溥儀的生父和幾位王公大臣,向他們要說法,還不解氣,又把溥儀的祖母和生母幼蘭叫來,好一頓呵斥。

因為溥儀的生母,瓜爾佳氏幼蘭的個性極強,受不了這個刺激,從宮裡回去後就吞鴉片煙自盡,死時年僅37歲。這件事給溥儀造成的打擊很大,在清代的皇貴妃敢於逼死皇帝生母,這也是唯一的一個特例。

端康皇太妃得知溥儀的母親自殺後,心裡也很害怕。因為她在宮中所有的權勢都是因為她目前可以管教溥儀,如果溥儀與她徹底翻臉,那麼她的地位才真正的不保。

在祖母劉佳氏的勸諫下,溥儀給端康皇貴妃道歉,這件事使得溥儀對她的怨念頗深。此後數年,他們之間的關係緊張,直到溥儀大婚前後才有所緩和。

溥儀大婚,尊為端康皇貴太妃

端康皇貴太妃親自選定婉容為新皇后

1922年,在遜清朝廷為溥儀議婚時,端康皇貴妃堅決支持接受過西方教育的候選道輕車都尉榮源的女兒「郭布羅婉容」為新皇后。

在溥儀選皇后的問題上,端康皇貴妃與同治帝的獻哲皇貴妃發生了分歧,當時溥儀已經選中了獻哲皇貴妃看中的「文繡」作為新皇后。

只是後來在端康皇貴妃的堅絕反對下,溥儀才不得已又重新圈定了端康皇貴妃看中的「婉容」為皇后,文繡為淑妃。


也正是由於她的堅持選擇,才造成了婉容來後悲慘的人生結局。這也讓溥儀覺得自己的婚姻大事都受制於人,讓他對端康皇貴妃更加不滿。

溥儀在提到養母端康皇貴太妃時,不會稱呼她為「額娘」,而是直接說「端康如何如何」,並對端康太妃責打宮女,派人監視自己的行為感到十分不滿。

端康皇貴妃——端康皇貴太妃

溥儀大婚前才尊封為「端康皇貴太妃」


出於禮制,溥儀在大婚前夕,又尊封端康皇貴妃為「端康皇貴太妃」,此前雖然她也是溥儀的養母,但並不稱作太妃。

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1日,溥儀大婚,娶了一後一妃: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繡,她們也進入了紫禁城成為溥儀的皇后和皇妃。


「端康皇貴太妃」的晚年退休生活

最愛吃醬肘子的「胖娘娘」

光緒帝的瑾妃是位「胖娘娘」,她的身體並不康健,她的粗脖子也是飽受甲狀腺疾病困擾的原因。





後宮的長期壓抑和勾心鬥角也對她的身心健康是一種極大的折磨,她在歷經妹妹珍妃身故、慈禧光緒駕崩,又迎來溥儀繼位大婚,在動盪的年月里,瑾妃終於熬成了太妃,開始了她晚年的太妃生活。

端康皇貴太妃十分講究生活品味。她晚年所作的書畫尚有存世。她還喜歡收藏各色工藝鐘錶,永和宮東西配殿擺設的几案上擺放的瓶盤盆景,都瓖嵌著精製的銅表,座鐘內也設有花鳥、人物,坯胎細膩的花瓶瓷罐、造型別致的精緻鐘錶、描彩填色的琺瑯器。



端康皇貴太妃在永和宮過著很有品味的生活,時常以丹青書法自娛。她還喜歡收藏古物,瑾妃珍藏的兩件藏品:東坡肉石和翠玉白菜。

端康皇貴太妃還是一位美食家,永和宮裡的烹飪很出色,王公舊臣都愛吃她賞的飯。端康皇貴太妃最愛吃肘子,她還經常派人到「天福號」買醬肘子,供她吃早餐。




由於她喜愛吃美食,永和宮裡小膳房廚師的烹飪技術也是相當出色,遜清的王公舊臣都愛吃她賞的飯菜。

端康皇貴太妃,每天都在自己居住的永和宮中想辦法自娛自樂,因為她心寬無憂、豐腴泰和,所以宮中人人都愛在私下裡稱她為「胖娘娘」。

慶祝端康皇貴太妃的五旬千秋

民國十二年1923年八月二十二日,這天是「端康皇貴太妃」的五旬千秋生日。溥儀特請蓮花落趙奎順和徐狗子,在前一天進宮演唱八角鼓、雜耍等技。

溥儀還邀京劇大師「梅蘭芳」等京劇演員進宮為端康皇貴太妃唱戲,端康皇貴太妃也甚是開心。

弼德院顧問大臣那桐,呈進元青四則織金花緯成緞馬褂料成件、翠藍四則閃銀花緯成緞衣料成件等物,獲得端康皇貴太妃回賞的醬色江綢蟒袍一件,大戲從辰初三刻五分在淑芳齋開戲,亥正一刻五分戲畢回宮。

端康皇貴太妃回家省親


民國十三年1924年,端康皇貴太妃的生母趙氏正值七十大壽,端康皇貴太妃回到中老胡同的娘家省親為母親賀壽,之後返回皇宮內。


民國十三年1924年中秋節,溥儀到永和宮請安,並請「皇阿娘」到養心殿賞月度節。這晚瑾妃坐在養心殿首座,和溥儀及婉容、文繡、格格王孫們共度良宵,夜過子時才返回永和宮。但端康皇貴太妃不幸夜涼受寒,一病不起。


民國十三年1924年9月22日丑時,端康皇貴太妃病逝在永和宮中,終年51歲。

端康皇貴太妃的身後事

就在端康皇貴太妃的金棺還擺在慈寧宮的治喪的時候,馮玉祥就將溥儀小皇帝趕出了紫禁城,端康皇貴太妃的金棺也只得移出,送往到地安門外鴉兒胡同的廣化寺內暫厝。

民國十四年1926年九月,溥儀賜端康太妃諡號為:溫靖皇貴妃。

光緒皇帝死後入葬崇陵,依大清喪俗,又在陵東大約五百米的地方營造了妃子墓園。之前,墓園已有珍妃入葬。瑾妃死後,朝廷在珍妃墓的東側給她造了墓穴地宮。

實際上,當時清朝廷根本沒有錢,修建原有的墓穴很寒酸,端康皇貴太妃的父親看不過去,自己拿出錢來,對崇陵妃園寢進行了重新改造,將磚石墓(磚券),改成了石室墓(石券),將墓圍加高加大。

最後一位入葬清西陵的皇妃

民國十三年1925年十二月十三日,一支隊伍從西直門火車站,用火車將端康皇貴太妃的金棺拉到清西陵葬入崇陵妃園寢內,瑾妃也因此成為清西陵內最後一位入葬的皇妃。

端康皇貴太妃在她死後一個月,溥儀就被趕出了紫禁城,她也成功免受了顛沛流離之苦。從入宮後一直居住在永和宮內,直到民國十三年亡故。

作為光緒皇帝的妃嬪,瑾妃和隆裕皇后一樣是徒有虛名的,在紫禁城裡守了一輩子的活寡。

瑾妃一生,持守唯謹,與世無爭,心忠厚而福泰。在晚年時,被命運推上權力的巔峰,一輩子都謹小慎微的端康皇貴太妃總算是為所欲為的活了一把。為自己平凡的人生里增添了一點光彩。

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傑,一無姿色二無靠山的瑾妃,審時度勢,憑藉難得的人間清醒,在風起雲湧的大清後宮活成最後的贏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