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專家共識 | 非轉移性和轉移性NSCLC生物標誌物檢測推薦一覽

醫脈通腫瘤科 發佈 2023-01-09T00:46:09.508928+00:00

參考文獻:Mitsudomi T, Tan D, Yang JC-H, Ahn M-J, Batra U, Cho B-C, Cornelio G, Lim T, Mok T, Prabhash K, Reungwetwattana T, Ren S-X, Singh N, Toyooka S, Wu Y-L, Yang P-C, Yatabe Y, Expert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n biomarker testing in metastatic and non-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Asia,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 doi: 見原文連結 j.jtho.2022.10.021。

全球每年約60%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病例發生在亞洲,亞洲患者的基線特徵、腫瘤分子特徵和治療與西方國家有較大差異。近日,亞洲專家共識小組在JTO雜誌發表了亞洲轉移性和非轉移性NSCLC患者生物標誌物檢測共識建議。醫脈通特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非轉移性NSCLC生物標誌物檢測推薦建議(圖1 和 2)

非轉移性可切除 NSCLC

腺癌

  • IA期患者:不推薦將EGFR突變和PD-L1檢測作為常規檢測。

  • IA期以上患者:診斷時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評估EGFR突變狀態。如果腫瘤為EGFR突變陽性或PD-L1>1%,遵循當地治療建議(圖1)。

鱗狀細胞癌

  • 對於IA-IIIA期患者,不建議將EGFR突變檢測作為常規檢測;對於IA期患者,不推薦進行PD-L1檢測。

非轉移性不可切除 NSCLC

  • 如果患者適合根治性放化療,則考慮評估PD-L1表達狀態(不論組織學類型)和 EGFR突變狀態(僅限腺癌),並遵循當地治療建議(圖2)。

  • 如果患者不適合根治性放化療,則應遵循轉移性疾病的檢測建議。

在未切除腫瘤的情況下,診斷時生物標誌物的評估應使用組織活檢。

切除腫瘤檢測結果的周轉時間約為3周(可接受),由於治療的緊迫性,≤2周周轉時間為可切除患者的首選。

圖1 非轉移可切除肺癌生物標誌物的檢測

圖2 非轉移不可切除肺癌生物標誌物的檢測

轉移性NSCLC生物標誌物檢測推薦建議

初始治療前的生物標誌物

檢測建議(圖 3)

  • 所有肺腺癌患者都應同時檢測 PD-L1表達狀態和EGFR、ALK、ROS1驅動基因突變。考慮因素:臨床醫生應儘可能地等待一線治療之前的生物標誌物檢測結果。治療決策不應僅基於PD-L1檢測結果。

  • 在可用的情況下,腫瘤組織應用於基因組的檢測。如果腫瘤組織不可用,或重新活檢不切實際,應考慮ctDNA檢測。

  • 推薦的檢測方法:使用PCR檢測EGFR、使用免疫組織化學法(IHC)檢測ALK重排、使用螢光原位雜交(ISH)法或IHC法檢測ROS1 重排。當需要檢測更廣範圍的突變時,應考慮其他方法例如第二代測序(NGS)之類的方法。

  • EGFR突變的檢測應評估所有常見和不常見的驅動突變,包括20外顯子插入突變。僅進行PCR檢測可能會遺漏一些致病性突變。因此,應考慮NGS。

  • 如果有靶向療法可用,初始治療前應檢測所有相關的潛在突變(除EGFR突變、ALK和 ROS1重排之外,還應檢測BRAF V600E、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KRAS和ERBB2突變、RET和NTRK 重排)。考慮因素:如果要檢測多個基因突變,應考慮panel檢測而不是單個生物標誌物的順序檢測。

  • 獲得檢測結果的首選周轉時間為≤ 2周。

  • 不推薦腫瘤突變負荷(TMB)和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作為常規檢測。

對於轉移性腺癌,若初始檢測時

未檢測到有用的生物標誌物信息(圖 3)

  • 在初始檢測後未發現驅動突變(組織或血漿的單基因分析),應後續進行基因組生物標誌物的檢測。考慮因素1:若初次檢測是基於NGS panel(組織或血漿),則後續不推薦NGS panel。考慮因素2:後續檢測時,基於NGS panel(組織或血漿)的檢測是首選。

  • 臨床實踐中,當不需要立即治療時,應根據當地治療建議,初始治療前應等待後續檢測結果,這種情況下檢測結果的周轉時間應儘量縮短 (≤2周)。

  • 臨床實踐中,當需要立即治療時,應遵循驅動基因陰性轉移性NSCLC當地的治療指南。

轉移性鱗狀細胞癌患者

的初始檢測建議:

  • 應檢測所有患者腫瘤組織的PD-L1表達情況。

  • 在從不吸菸或輕度吸菸或基於臨床診斷的患者中應檢測EGFR突變狀態。應考慮檢測MET 14 外顯子跳躍突變(強烈推薦,若存在肉瘤樣組織學)。不推薦其他生物標誌物的檢測。考慮因素:如果臨床懷疑腺鱗癌或是具有腺癌成分的鱗癌,例如周圍型肺的鱗狀細胞癌或發生在非吸菸者中的鱗狀細胞癌,應遵循腺癌的檢測方案。

  • 進行EGFR突變檢測時,應評估所有常見和不常見的驅動突變,包括20 外顯子插入突變。

  • 若組織可用情況下,腫瘤組織應用於基因組的檢測。若腫瘤組織不可用或重新活檢不切實際,應考慮 ctDNA 檢測。

  • 獲得檢測結果的首選周轉時間為≤2周。

對於鱗狀細胞癌,若初始檢測時未檢測到

有用的生物標誌物信息,則:

  • 若鱗狀細胞癌患者初始基因組檢測未檢測到驅動突變,則不推薦後續檢測。

圖3 轉移性腺癌患者的生物標誌物檢測

疾病進展時生物標誌物的檢測建議(圖 4):

  • 第一代/第二代 EGFR TKI疾病進展(PD)後:應檢測 ctDNA或重新獲取腫瘤組織(若可行)的EGFR T790M突變。如果在ctDNA中未檢測到可用的生物標誌物,應進行組織活檢,並檢測組織中的EGFR T790M突變並評估組織學類型。

  • 第三代 EGFR TKI PD後:應考慮ctDNA 或重新獲取組織的NGS panel檢測,如果可行。如果在ctDNA中未檢測到可用的生物標誌物,則應進行組織活檢,並評估組織學類型。

  • 其他(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靶向治療PD後:新獲得可用突變的情況不常見。如果資源不受限制,應考慮ctDNA 或重新獲取腫瘤組織的NGS panel檢測,如果可行。

  • 對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和/或化療PD(無靶向治療史)後:

    a) 如果既往已進行了完整的生物標誌物檢測,但沒有發現可用的驅動基因突變:無需額外進行生物標誌物的檢測。

    b)如果既往已進行了生物標誌物檢測,並且有可用的驅動基因突變:需額外進行生物標誌物的檢測。

    c)如果既往進行了不完整的生物標誌物檢測或未檢測過:應進行ctDNA或腫瘤組織(留存組織或重新獲取組織)的綜合NGS panel檢測。

  • 獲得檢測結果的首選周轉時間為≤ 2 周。

圖4 疾病進展時生物標誌物的檢測

結語

本共識旨在為亞洲地區的臨床醫生提供實用的生物標誌物檢測方法,助力臨床醫生做出明智的治療決策並期望能最終改善患者預後。臨床中,也應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包括病史、合併症、治療和檢測的可及性等。本共識的局限性在於生物標誌物檢測及治療和診斷領域研究正快速發展,因此,建議關注關於最佳診斷的最新進展和文獻。

參考文獻:

Mitsudomi T, Tan D, Yang JC-H, Ahn M-J, Batra U, Cho B-C, Cornelio G, Lim T, Mok T, Prabhash K, Reungwetwattana T, Ren S-X, Singh N, Toyooka S, Wu Y-L, Yang P-C, Yatabe Y, Expert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n biomarker testing in metastatic and non-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Asia,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22), doi: https://doi.org/10.1016/ j.jtho.2022.10.021

編輯:Yuna

排版:Yuna

執行:Babel

本平台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台發布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於了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台對發布的內容,並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儘快處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