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直轄市的重慶,為什麼地盤那麼大?

水經注gis 發佈 2023-01-12T03:39:49.091637+00:00

重慶在四個直轄市面積特別突出,有8.24萬KM²,就算在全國各市面積排名中也能排到前十,重慶市的轄區面積明顯已經具備了省一級的體量,為什麼重慶市的地盤會這麼大呢?

概述

在我國現有的四個直轄市中,北京、天津、上海與重慶都是由周邊臨近省份析置而出,因為特殊的政治經濟因素而成為了省一級的行政單位。

重慶在四個直轄市面積特別突出,有8.24萬KM²,就算在全國各市面積排名中也能排到前十,重慶市的轄區面積明顯已經具備了省一級的體量,為什麼重慶市的地盤會這麼大呢?

地理區塊

今天的重慶市轄境主要是以嘉陵江、烏江與長江交匯處的長江河谷地形為主,東南有武陵山,東有巫山,北依大巴山,南靠大婁山。

這一片區域水網密布,山川平行分布,且向東有三峽窄口作為通往長江中游的通道,因而在人文自然地理層面相對自成一體,容易形成相對統一的文化圈,也就自帶了較大的巴文化區塊。

從先秦到西漢時期,巴國與巴郡都是單獨囊括這一地區,便證明這一地區地緣屬性的內在統一。

三巴之地的核心時代

建安六年(201年),曾經的益州刺史劉璋將原來的巴郡一分為三, 分別將今天川東的南充、達縣一帶設為巴西郡,重慶市中西部一帶設為巴郡,重慶市東萬縣與奉節一帶設為巴東郡,這就是後世「三巴」的來源(由此可知早期的重慶文化圈還囊括了今四川東部部分地區)。進入蜀漢時期後,劉備又在重慶東南設置涪陵郡(今重慶涪陵區)。

漢末巴郡行政區劃的一分為四,一方面是兩漢四百年間巴郡經濟社會發展的直接作用,更重要的原因則是漢末大量北方人口(尤其是關中隴右一帶)為避黃巾之亂與軍閥混戰而大量湧入。

對古代農業社會而言,人口便是最為直接的生產資源。本身擁有江河水陸之便,且位居東西通衢之地的重慶,在大量人口紅利的加持之下,也開始了經濟的快速騰飛。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重慶的政治經濟中心也逐漸從江北轉移到了今天的兩江交匯的渝中半島上。

蜀漢時期 李嚴修築「大城」

蜀漢時期,重慶城發生了巨大變化。江州都護李嚴駐守重慶時,修築起了如今下半城雛形的重慶城,史稱「李嚴大城」。

為什麼李嚴所築的城池被稱為「大城」?據史料記載,李嚴所修築的重慶城,規模已達到明清時期重慶城的大小。

那時候的重慶城究竟有多大?順著明清時期古地圖上的「九開八閉」17座城門看去,除了通遠門所在的五福宮山沒有被納入大城範圍,其它的「八開八閉」16門框起的範圍,就是蜀漢時期大城的城址。其方位,南線相當於今朝天門以南起沿江至南紀門,北線約在今新華路人民公園、較場口一線。

李嚴修築的大城,城牆由泥土夯築而成。這座大城修築完畢後,李嚴還將東漢時期重慶城的統治中心,從現在的江北劉家台一帶,搬回了現在的渝中區下半城內。隨後的千餘年裡,重慶城統治中心的位置,再沒發生過大的改變。

經濟決定

唐宋兩代,重慶境內的人口繼續增長,逐漸形成了包括渝州(重慶主城區)、合州(合川區)、涪州(涪陵區)、忠州(忠縣)、萬州(萬州區)、夔州(奉節縣)在內的六個州府級行政單位,組成了相對完整的巴渝內部城市經濟圈。

隨著隋唐大運河的疏通,長江水道與大運河組成的聯運水道再次激發了南方經濟的內在潛力。

宋代重慶命名之後,以夔州路為主的「大重慶區域」獨立與四川盆地其他領域,其經濟方面的內部聯繫與依存基本定型。這種強大的向心力也一直延續到了後來明清兩代。

民國時期,重慶成為直轄市與陪都,逐漸確立起相對西南地區政治經濟發動機的位置。1950年,中央政府曾在今天重慶市轄區設立川東行政公署(表明當時這一區域已經具備了獨立建制的條件)。

改革開放之後,重慶作為長江上游航道核心的經濟地位日漸重要。

1992年,重慶闢為沿江開放城市。

於是,國家政策導向上,重慶作為國家西部開發與建設的驅動器,必須具備一個足夠的經濟體量與規模,而原四川省永川地區,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在歷史上本身就是屬於重慶輻射下的經濟文化圈,1996年,重慶市從四川省手中代管上述區域。

一年後,隨著重慶直轄市的成立,一個重組後的大重慶便橫空出世。

總結

總體上,重慶直轄,拉開了蓉渝兩市爭奪西部中心地位的大戲,由此促進競爭的市場復甦,在你追我趕的競爭中,帶動了周邊所有市的改變,他們不得不在兩強之間玩合縱連橫,爭取兩位大哥的投資以及東部省份的產業轉移,這也正是國家戰略、重慶直轄的意義。

關注水經注,不僅可以學點地理趣味知識,還可以學到專業的GIS技術。

水經注還提供豐富的地圖數據與專業的GIS服務,如果您在工作中遇到與GIS相關的任何難題,請通過關注公眾號「水經注GIS」留言告訴我們,我們將針對比較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從而將我們「為您提供豐富的地圖數據與專業的GIS服務」之宗旨落到實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