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志中記載戲曲

晉韻風華 發佈 2023-01-15T02:30:33.895827+00:00

在城區和農村現存古戲台 20 余座.榆次解放以來,特別是 70 年代和 80 年代,農村改進和興建了大量的新戲台,至 1990 年底,全市農村共有改建和興建的各種戲台 200 多座。

第三章戲劇曲藝

第一節晉劇

晉劇即舊稱的中路梆子,源於晉中.以境內的「四喜班」為最早,繼而班社盛行。

迄今一百三十多年來,名家輩出,至今榆籍許多著名藝術家仍占領晉劇藝壇。乾嘉以來,聶店王氏和車輛常氏等旺族均以境內經商馳名,富甲一方。他們茶餘酒後,追求文化娛樂享受,多邀蒲州梆子來境演出,旺族的戲曲愛好者、票友、合文家(當地通曉戲曲者)即與落腳境內的蒲梆藝人探索研創新聲,以期適合當地口味,在唱腔和文武場樂器上博採眾長,將蒲梆的典雅細膩、北路梆子的慷慨激昂,地方秧歌的明快清晰之特點融於一體,遂逐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地方特色。

咸豐年間(1851—1861),聶店王家創辦了晉劇「四喜班」,從蘇州定置戲箱,從蒲梆中聘請名演員、鼓師、琴師,由蒲梆藝人「八百黑」和「棒槌紅」掌班。時人將其中名演員編成順口溜:「四喜班,是好戲,禿紅、禿丑蓋陝西,人參娃娃、棒槌紅,後面背得一桿旗,京大花臉唱得好,京二花臉福喜喜,餓了吃得大碗肉,渴了喝得一條魚。」

此後,王胡村三家煤窯窯主合辦了「三合店」。該班從蒲州買回男性幼童 30 余名,聘請晉劇花臉演員兀登和鬚生演員大回州為師,在王胡村一旅店內教戲。培養出名演員二八黑(尚雲峰,蒲州人)。之後,榆次籍晉劇演員陸續步入藝壇,諸如永康村人劉任生(鬚生)、彭村人張有(花臉)、西范村人德海(鬚生),郭村人李八斤(正旦)、王胡村清蠻(正旦)等。

此外,境內的晉劇班社有「馬快班」、「窯黑班」和「保和班」等。光緒元年(1875)流村人崔玉峰辦起「二保和班」。八年(1882)藝名核桃紅(李道德,蒲州人)、順腿流(李俊德,道德之弟,工小旦)以及玻璃脆(黃元,工小旦,嗓音清脆)落戶流村,公推二保和班的鼓師楊青(張村人)為班主,與「馬鑼三」(郭三蠻,祁縣人)辦起「三保和班」。培養出榆次籍名演員有「什貼紅」、「小十八紅」、「八斤紅」(三人均為什貼人)和鼓師楊甲成(楊青之子)。

九年(1883),榆次城隍廟廟會之際,演戲助興,五月二十七日,山西巡撫張之洞親臨,觀看演出,大悅。隨後,令府十縣名班赴並會演,首台參演的有要村人陳大庸的「會音班」,參演班社中,榆次籍名演員有「眾梨園」的「六堡黑」(榮全全,六保村人)、「雙林園」的「磚井黑」(任來順,北磚井村人)、「什貼黑」(什貼村人)、「金勝和」的「小十八紅」(根培)等。三十一年(1905)長凝鎮范雙根辦起「雙勝園」。光緒末,小東關人鄭小二和長凝鎮范銀喜合辦了「四勝和」,都在鄰近縣有一定聲望。

在光緒、宣統年間,邑中名演員還有太原太平班培養的後來馳名晉劇藝壇的「說書紅」(高文翰,有傳)、「狼叼紅」(全成,東墕村人),「二錦霓園」培養的「灌腸紅」李景雲(郝村人),「乾梨園」培養的富根旦(陳林富根,西胡喬村人),什貼人孫竹林。

清末民初,被譽為「上三班」的「坤梨園」、「錦霓園」、「萬福園」多次在境內演出,使榆次的晉劇藝術深受影響。

民國初,榆次籍演員多有升任承事或掌班者,如灌腸紅、六堡黑在祁縣「吉梨園」掌班,磚井黑任承事;小十八紅在平遙「自成園」和徐溝「自誠園」掌班。新一代演員諸如「萬福園」培養的「彥章黑」(蕭亮,馬村人),「小榮梨園」培養的「北田旦」(王增山,北田村人)等。

民國十一年(1922)永康村人張根喜辦了「興盛班」,十七年(1928)近城村人郭再明辦了「聚梨園」。

民國二十三年(1934)壽陽人董鳳來在榆次辦起「坤梨園」,二十五年(1936)南關人王金奎辦起「十股班」,培養了一批晉劇新秀,直到民國三十年(1941),城內人郝珍還辦起「雙梨園」。

從 30年代以來,榆次籍的晉劇第一代名演員牛桂英(小張義村人),郭鳳英(藝名「十一生」,郭家堡村人)在晉劇藝壇嶄露頭角,她們和丁果仙一起,獻身梨園,對藝術精益求精,成為晉劇藝壇「丁、牛,郭、冀」四派中的代表人物。

牛桂英(女,小張義人),郭鳳英(女,郭家堡人)、王愛愛(女,南關人)三人是當代晉劇(中路梆子)旦(青衣)生(小生)代表性演員,蜚聲三晉。

牛桂英工青衣,以唱腔婉轉纏綿,吐字清晰,扮相俊秀,表演穩健大方、細膩傳神著稱,善於博採眾長,在唱、念方面有所創新,形成了獨特「牛派」表演藝術風格。

1952年,她與郭鳳英參加了全國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打金枝》獲二等獎。1955年,該戲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為舞台藝術片,在全國放映。

郭鳳英,藝名「十一生」,唱腔圓潤,扮相英俊,做派瀟灑,擅長刻畫人物內在神情,其翎子功和腿功極著,善於吸取名家之長,提煉發展,形成獨特的小生表演風格。

王愛愛是新中國建立以來晉劇(中路梆子)中代表性的優秀演員,以青衣唱腔獨絕,她承傳統而不泥古,尊師法而不守舊,行腔清脆圓潤,吐字真切,創獨樹一幟的「愛愛腔」,譽滿三晉。她的表演優美舒展,細膩傳神,刻畫人物性格維妙維肖。

1961 年赴首都中南海演出《見皇姑》一折,受到中央領導的好評。她演唱的《見皇姑》、《算糧》、《打金枝》等戲被中央電視台錄相播放。

郭鳳英、牛桂英,王愛愛是當代在全國享有聲譽的晉劇表演藝術家。

此外,榆次籍名演員有任玉珍、任玉玲(龍白村人)、筱桂花、武筱亭(牛村人)、高艾卿(孟高莊人)、白桂英(演武村人)、許娟娟(永康村人)、白桂枝(南關村人)、侯剛英(王都村人)等。

晉劇文武場上,境內也有不少人才活躍在藝壇。從咸豐以後,最著名的鼓師為流村人楊青,18 歲時成名,曾在二保和班為藝人魚兒紅、金鑲翠等執鼓多年。時音樂伴奏人才匱乏,便悉心栽培後進,為晉劇音樂曾培養了一批新秀,其子楊甲成就是他親自指點出的司鼓名手。甲成 20 歲後,入「上三班」(錦霓園、坤梨園、萬福園)中先後司鼓十多年,後入「乾梨園」任教。他腕力特好,善於掌握劇情,與演員配合默契,頗得「三盞燈」、「說書紅」等名演員的好評。稍後,城內人劉柱以晉胡馳名劇壇,他青年時受教於著名琴師常麟瑞(車輞村人),萬金子,出師後,先後為名演員蓋天紅、三兒生、筱桂桃、說書紅、獅子黑、丁果仙等伴奏。1952 年赴京參加了首屆全國戲曲觀摩匯演。1956年,參加省戲曲觀摩調演獲獎。1960年以後,執教於省晉劇院青年團、省藝校。

劇目咸同之際的「三合店」以演出晉劇《忠保國》、《反棠邑》、《沙陀國》馳名遐邇。光緒十年(1884),榆次「會音班」參加了由山西巡撫張之洞下令的府 10 縣6大名班的調演,為期一個月,會音班被指定為第一班演出,歷時 5 天,劇目為:

新中國建立以來,本市晉劇團上演的劇目以數百計,其中包括傳統劇目,改編移植劇目,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四類.傳統劇目諸如《蘆花》、《教子》、《下河東》《算糧》、《蝴蝶杯》《孫安動本》《空城計》《走山》、《三岔口》《斬子》、《打金枝》《十五貫》等 200 余個,改編、移植劇目諸如《秦香蓮後傳》《姐妹皇后》、《靈堂花燭》等40餘個,現代戲諸如《劉胡蘭》《李雙雙》《朝陽溝》《高山勁松》《龍江頌》、《三上桃峰》、《追報表》《你追我趕》等 30 余個,新編歷史劇諸如《三醉雙梅樓》、《楊業歸宋》、《幽州救駕》等近 10 個。

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表




第二節其它劇種

一秧歌

廣泛流傳於榆次城鄉的晉中秧歌,最早可追溯到清代的咸豐年間。當時,近城村藝人范黑小、李小蠻等自發組織起業餘秧歌班,於農閒季節在本村演出。

1940年,近城村秧歌藝人張海洋、李仲林等組織了「同樂班」,演出了《回家》、《算帳》等劇目,不久散攤。

榆次解放後,李仲林、李俊卿等人又在范家堡組織起「同樂社」,赴鄰村演出。

1950 年,以范家堡同樂社為主體的「榆次縣秧歌改進隊」正式成立,秧歌名藝人張效富(疙瘩丑)、董世俊(有兒旦)、張偉(照明旦)等相繼進入改進隊。劇目有《大挑菜》、《巧雙配》、《對金環》等 50 余個。

1955 年 4月,榆次縣秧歌改進隊更名為「榆次市秧歌劇團」。在此後的十餘年間,秧歌劇團除演出傳統劇目數十個外,創作、改編、移植了《李二嫂改嫁》、《倆兄弟》、《張大叔從軍》、《李雙雙》等 30 余個現代戲。

1970 年,以「秧歌不能演樣板戲」為藉口,秧歌劇團被撤銷,藝人被迫改行。

1979 年,榆次市秧歌劇團得以恢復。1981年、1982年兩年,劇團演出了移植戲《狀元與乞丐》與現代戲《迎女婿》《鬧菜棚》,三劇均被省電視台錄相播放。

恢復以後的秧歌劇團,對伴奏音樂進行了改革,曲調累計達 200 余個。所演節目除 30 余個傳統劇目外,創作、改編、移植的劇目有《搶新郎》《追騾》《槐樹莊》、《五女拜壽》《鳳凰戲烏鴉》等近 30個。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湧現出了一批深受觀眾歡迎的秧歌演員,如李俊卿(近城村)、李仲林(近城村)、王基珍(蓋汾陽,原籍汾陽),邱金蘭(女,蓋平遙,原籍平遙)、馬寶蓮(女,使趙村)等。

二 木偶皮影

榆次最早的木偶皮影班社,是光緒三十年(1904)聶店人王長海所辦之「賣院猴兒班」。

王長海外地商號頗多,光緒二十年(1894)後先後倒閉,家境日衰。他將村中院落賣掉,從蘇州買回衣箱,成立了木偶皮影班,「賣院猴兒班」由此得名。

此後,木偶皮影班不斷出現,民國十年(1921)張維在城內成立過「保勝班」;李墕村人錦兒在本村成立過「錦兒班」;民國二十九年(1940)西榮村人根戌成立過「三變化班」;抗日戰爭前夕至 50年代,車輞人常麟玉(常雙玉)、常麟瑞在城內成立過「玉慶班」;抗日戰爭初期,鞏村人鄭守義在本村成立過「守義班」此外,城內的朱有蠻,逯村的梁四娃、郭村的郝長福等,都先後成立過木偶皮影班。

由於木偶和皮影的演出,有班子小、人員少、道具少、活動方便等共同特點,因而兩者常組成一個班子,白天演木偶,晚上演皮影。

木偶所演劇目與晉劇大體相同;皮影所演劇目有《五花馬》、《大變化》、《三皇姑》《通天河》等幾十個。

60 年代以來,境內無木偶戲演出。

三 評劇

評劇原名「蹦蹦」,民國十七年(1928)在蹦蹦名演員李金順倡導下改名為「評劇」。

1956 年,新光評劇團從臨汾調來榆次,改名「榆次市評劇團」,全團共有演職人員 63 人,節目有《宇宙鋒》、《李三娘》《打狗勸夫》《花為媒》等二十多個。

1958 年,劇團部分人員調走,另招收學員 16 人;同時,發掘整理出《鳳還巢》、《杜十娘》《嘉興府》《三笑點秋香》等劇目,並排出《小姑賢》《風箏誤》、《十五貫》等劇目,分赴石家莊、大同等地演出,每年演出 300 場以上,平均年收入七萬元左右,主要演員有朱筱霞等。朱筱霞曾於 1957 年在山西省第二屆戲曲會演中主演《李三娘》一劇,榮獲優秀演員獎。

除演傳統戲外,評劇團還排演了《消毒計》《除四害》等現代戲。

1965 年,榆次市評劇團調往大同。

四 話劇

民國二十七年(1938)9月,榆次路東抗日縣政府從當時的抗日學校抽調 15——25 歲的青年學生 20 餘人,組成「抗日奔流話劇團」,上演劇目有《參軍》《做軍鞋》《除奸記》《松花江上》等。

二十九年(1940)秋初的一個早晨,駐紮長凝鎮的日軍出發至劇團所在的西見子村,劇團成員全部衝散,從此,劇團不宣而散。

第三節 演出場所

境內農村,除山莊窩鋪外,村村都有戲台。有的大村鎮多至 4--5 座戲台,供各個劇種演出使用。

榆次解放以來,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娛樂需求也日益迫切,城鄉不僅新建了戲台,改建了舊台,城市和鄉鎮所在地更興建了影劇院,既演戲,又放電影。截止 1990 年底,市區有前進影劇院、中都影劇院、晉華職工影劇院 3 所,晉中工人俱樂部,榆次工人文化宮、晉華禮堂 3 處演出場所也演出各個劇種。

在城區和農村現存古戲台 20 余座.榆次解放以來,特別是 70 年代和 80 年代,農村改進和興建了大量的新戲台,至 1990 年底,全市農村共有改建和興建的各種戲台 200 多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