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慈善傳統 | 《禮運》與慈善

公益時報 發佈 2023-01-15T17:25:07.533300+00:00

位於江蘇省常熟市內的言偃故居《禮記·禮運》書影2500多年前,言偃所撰《禮運》篇,最早提出「慈善」的理念,在中國慈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歷史發展至今,重溫《禮運》篇記述的有關慈善的理念,發揮慈善的作用,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助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500多年前,言偃所撰《禮運》篇,最早提出「慈善」的理念,在中國慈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歷史發展至今,重溫《禮運》篇記述的有關慈善的理念,發揮慈善的作用,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助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言偃,孔門十哲之一,名列文學科之冠首。他所撰《禮運》篇,記述隨侍孔子「參加魯國歲終祭神大典(蜡祭)時與孔子的對話,系統論述了「大同」「小康」的社會理想。

孔子論述的「大同」世界中,即體現了慈善的理念:「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孔子認為,大道施行的時代,天下是人們共有的。選擇有賢德的人,推舉有才能的人治理國家。人與人之間講究誠信,和睦相處。所以人們不僅關愛自己的雙親,也關愛別人的雙親;不僅關愛自己的子女,也關愛別人的子女。使老年人得到奉養安度晚年,使壯年人都能發揮作用,使孩童能得到撫養健康成長。年老喪妻、年老喪夫、少兒無父、老而無子以及殘疾、生病的人,都能得到照顧和供養。男子有自己的職務,女子出嫁有歸宿。對於財富貨物,人們應厭惡浪費,但卻不允許自己私藏;對於為大眾勞作要竭盡全力,但不允許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生,盜竊、作亂和害人的事情不會發生,所以大門都不用關上了,這叫做「大同」的理想社會。

被尊稱為我國當代「公益慈善事業之父」的中華慈善總會創辦人崔乃夫先生,對「慈善」的概念,作過精闢的論述:

什麼叫慈呢?父母對子女的愛為慈,講的是縱向關係,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什麼是善呢?人與人之間的關愛為善,講的是橫向的關係。什麼是慈善呢?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們之間的互助行為。

崔乃夫先生的慈善「縱橫」說,其實就是言偃《禮運》篇中所言的「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將對自己雙親、子女的關愛推廣到對別人雙親、子女的關愛,乃至對社會上一切需要救助的人們的關愛。崔乃夫先生把「慈善」定義為「有同情心的人們之間的互助行為」,我們在言偃《禮運》篇的上述論說中,已經看到了這種慈善精神的真諦。

關於《禮運》的作者言偃,人們對其身世也有一番研究。言偃被後世尊為「言子」,司馬遷《史記》載明他是「吳人(見《仲尼弟子列傳》),古常熟之地,春秋時期屬吳國。言偃是孔子眾多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三國時魏人王肅注《孔子家語》,誤記言偃為魯國人,他大概見言偃長期在魯讀書、做官、講學,才致此誤,一度造成對言偃籍貫上的意見分歧。南宋儒學集大成者、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人稱「南方孔子」的朱熹,用大量依據,斷定言偃的籍貫是平江府常熟縣(詳見朱熹《平江府常熟縣丹陽公祠堂記》,宋時言偃被朝廷封為丹陽公)。常熟有《言氏家譜》,記言偃及其後裔的完整世系,常熟有言子墓、言子專祠、言子故居及許多與言子相關的遺蹟。常熟市政協文史委員會編寫的《南方夫子言偃》一書,系統記述言子籍貫生平與功績。《禮運》篇是言偃所撰,學界久有定論。早在南宋,著名學者胡明仲說:「《禮運》是子游作。」(見朱熹《朱子語類》卷八七)近現代康有為說「著《禮運》者,子游。」(見《康南海先生口說·禮運》)郭沫若說:「子思之儒和孟氏之儒、樂正氏之儒(樂正克為孟子弟子——筆者注)應該只是一系。這一系事實上也就是子游氏之儒。《禮記·禮運》一篇,毫無疑問,便是子游氏之儒的主要經典。」(見郭沫若《十批判書·儒家八派的批判》)

《禮運》篇是言子之學的重要部分,是孔門儒家學派之一子游氏之儒的經典教材。孔子直傳言子,言子直傳子思(孔子之孫),子思多傳至孟子。孔子——言子——子思——孟子的道統譜系中,言子是極為重要的一環。《禮運》篇中「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慈善理念,在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分明可以看到相承傳遞的軌跡。言偃《禮運》篇提出的慈善事業理念,150多年後經孟子的接遞傳揚更擴大了影響力。

在《禮運》篇之前,也有關於慈善理念的零散記錄。比如西周時期有「保息六政」,《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春秋時期,齊相管仲實行「九惠之教」,《管子·入國》:「入國四旬,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養疾,五曰合獨,六曰問疾,七曰通窮,八曰振困,九曰接絕。」但《周禮》成書遠晚於言偃《禮運》篇,而且偏重於談司徒官的若干救賑方法,管仲「九惠之教」偏重於談民生治理的幾條具體措施,《管子》一書也遠晚於言偃《禮運》篇。言偃所撰《禮運》篇,成篇於春秋時期,以對人類理想社會的宏論作為大背景,加上宏論出自聖人孔子之口,歷來被奉為儒學精華。此篇提出推己及人,互相關愛,救助貧弱,不謀私利,竭力為公,是達到太平,幸福的理想社會的途徑。從其成篇早、格局大以及從認識的深度和概括的高度看,此篇應該視作我國最早提出慈善事業理念的光輝歷史文獻。

言偃《禮運》篇中所謂「大同」「小康」之說,是言偃記錄孔子言論,還是假託孔子所言以述己見,這個問題古今學者歷有爭論。自南宋起,「假託」說日盛,認為不是孔子之言,而是假託之辭。如元代禮學家陳澔注《禮運集說》曰「《禮運》疑出於子游門人之所記……篇首大同小康之說,則非夫子之言也。」列入《禮運》篇的《禮記》一書,學界認為多假託之詞,孔子弟子們往往借孔子之言,展示自己的思想,言偃《禮運》篇很有可能也是通過師生對話,表達作者本人的社會觀。成書於漢代的《孔子家語》卷七中也收錄《禮運》篇(與收入《禮記》的《禮運》篇有些不同之處),其中載明孔子是在擔任魯國司寇(相當於現在最高法院院長)參加魯國祭神大典(蜡祭),當助祭者(賓)的,祭典結束後對陪侍在側的言偃談論「大同」「小康」的理想社會(「孔子為魯司寇,與於蠟。既賓事畢,乃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言偃侍曰:『夫子何嘆也?』孔子曰:『昔大道之行……』。」)孔子任魯國司寇參加蜡祭,時年52歲,按《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所言,言偃「少孔子四十五歲」,則當年言偃才7歲,孔子是不可能與幼童時期、身在吳國的言偃講論「大同」「小康」之義的。這或可說明言偃《禮運》篇是假託孔子之言表達己見之作。

言偃投師於孔子,孔子傳道於言子,言子應該是長年從孔子處親聞過他的理想社會觀,然後融入自意的看法,假託孔子之言,寫成了《禮運》篇。言但將此篇作為教材傳播其弟子,再由弟子記傳,終成中華文化的千秋名篇,成為儒學的不朽經典。慈善事業的理念,亦隨此篇影響並貫穿於我國慈善事業的歷史進程。

(據《中國政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