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藝術 | 迎新春,看展去!武漢雙年展等你解鎖

鳳凰藝術 發佈 2023-01-21T20:30:17.694074+00:00

參展藝術家王朝斌、黃漢成、劉翔宇三位藝術家都是上世紀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的學生,在最美好的年華相遇相知,同樣才華橫溢且熱愛藝術,一同用油彩繪製了各自的人生藍圖,後又都回歸母校,成為湖北美術學院的教師。

2022武漢雙年展

12月28日,2022武漢雙年展

開幕,預約人數爆滿。這次雙年展以武漢美術館(琴台館、漢口館),合美術館為主場館,展出285位中外藝術家、446件(套)的世界級藝術作品,展期持續5個月。還有遍布三鎮的湯湖美術館、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美術文獻藝術中心、芷美空間、東湖杉美術館、近覺空間、剩餘空間、美蓮社藝術空間、佑品空間等九家藝術機構成為雙年展的平行展場館。

迎新春,從看展開始。武漢雙年展主場館和平行展場館無疑是春節期間的好去處,帶上家人朋友一起打卡、感受藝術的魅力!

以下,鳳凰藝術為您帶來現場報導。

溝通世界,藝以通衢

在雙年展期間,除了主場館以外還有很多精彩的平行展覽,它們將成為城市文化的發動機,讓更多人感受到武漢濃厚的藝術氛圍。收藏這條微信,未來近半年裡,喜歡藝術的你,跟著我們一起去打卡吧!

湯湖美術館

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興華路1號湯湖美術館

@武漢2022 城市、記憶與遊戲

——王朝斌、黃漢成、劉翔宇三個展

展覽時間

EXHIBITION TIME

2023.1.7—2023.2.2

展覽地址

VENUE

湯湖美術館1/2號廳

展覽簡介

INTRODUCTION

參展藝術家王朝斌、黃漢成、劉翔宇三位藝術家都是上世紀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的學生,在最美好的年華相遇相知,同樣才華橫溢且熱愛藝術,一同用油彩繪製了各自的人生藍圖,後又都回歸母校,成為湖北美術學院的教師。回顧他們在武漢的三十年,恰好經歷一個風雲激盪的歷史時代。在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劇烈變動的大浪潮中,他們奮鬥、尋思和沉浮,幸運地成為一名親歷者,也是視覺歷史的忠實記錄者。看,這是他們的眼中的世界,他們眼中的武漢!

@武漢2022 湯湖新勢力

魯楊藝術計劃

展覽時間

EXHIBITION TIME

2023.1.10—2023.4.20

展覽地址

VENUE

湯湖美術館3號廳

展覽簡介

INTRODUCTION

本次魯揚個展將會是以更開放的姿態將新銳、多元化的藝術展覽呈現出來。不僅包括傳統的藝術形式,還將設置專業的影像展廳、裝置專區、來在相同的空間讓思想、觀念、材料和藝術形式在同一個展陳空間產生交響。青年藝術家不僅僅凸顯著涌動的勃勃激情,他們富於鮮活多樣的作品形態,彰顯著文化生態多元性與活力,亦是向青年藝術家和城市繁榮的文化致敬。

逐·物

——李正文、李原、李純三個展

展覽時間

EXHIBITION TIME

2023.3.1—2023.3.21

展覽地址

VENUE

湯湖美術館1/2號廳

展覽簡介

INTRODUCTION

逐·物 ——李正文、李原、李純三個展,共展出 3 名藝術家 90 多件作品。這是湯湖美術館首 次系統性梳理家族美術史,三位藝術家的作品以陶藝、雕塑、油畫為主,不僅包括傳統的藝術觀念, 同時還呈現了當代藝術的知識系統。將家族美術史放置在一個動態的網絡關係中,在美術館的場 域中,既能看到傳承,也能看到革新。三位藝術家在觀念、材料和形式的選擇上,通過二維與三維 空間的藝術作品展示,充分體現了各自對藝術作品的理解與學術傳遞。同一個展陳空間對不同藝 術形式和觀念的交響,足以體現我們的文化繁榮與自信。

「疊衍」

——新青年七人展

展覽時間

EXHIBITION TIME

2023.4.28—2023.5.21

展覽地址

VENUE

湯湖美術館1/2號廳

展覽簡介

INTRODUCTION

此次「疊衍」——新青年七人展,試圖以女性視角為切入點,源於她們所受到的生活啟發或個體直觀感受,通過不同社會語境內部的根源性的圖式表達,闡釋出另一維度勇敢且堅毅的女性世界,以不可小視的敏銳的洞察力,解讀獨特的形象與文化價值。以整體角度,呈現七位女性藝術家在個體生存所基於的群體場域內部,從可外延的方向,對仍然存在、不容忽略的性別現實困境的「能指」與「所指」的獨特見解和深度思考,生動展示她們所試圖消解的「時代、社會、性別、命運、家庭、婚姻......」等元素所被囚困的性別壁壘、身份壁壘、空間壁壘。

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

武漢市武昌區中山路374號

湖北美術學院(曇華林校區)院內

學院新創—超模型

湖北美術學院青年教師五人展

時間

EXHIBITION TIME

2022.12.25—2023.2.25

展覽簡介

INTRODUCTION

展覽以藝術創作的「模型」構建視覺之外能夠賦予圖像生命的準則及聯繫。「模型」既是物理性上的視覺表徵,又是抽象意義上的思維範式;是法國哲學家雅克·朗西埃所稱的「組織結構、行為準則、情感模式以及思維範式「的交叉點。展覽打破風格流派的分野、超越媒介的界限,聚焦藝術家個體的獨特視角,關注藝術的生成方式,呈現五位當代青年藝術家不同的視覺樣本、創作路徑和藝術實踐方式。

參展的五位藝術家,在建構自身的藝術邏輯、生成藝術語言、製造意義符號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潛力和面貌。他們對視覺圖像的認知和處理機制可視為不同的「模型」,用差異化的藝術實踐構建意義。同時,他們都以模塊化的工作方式和傳統的手工製作抵抗現代技術統治,可視為對「機械複製時代」的逃逸與反思。他們帶有冷靜的工業美學和極簡特質的創作在作品內部構建出一種充滿邏輯秩序、思維編碼式的智性世界。

美術文獻藝術中心

武漢武昌和平大道716號恆大世紀廣場18棟

鄭達·副感知

時間

EXHIBITION TIME

2022.12.17—2023.2.25

展覽簡介

INTRODUCTION

藝術總是伴隨著媒介的更新而發生新的演變。在網生文化時代,甚至更多地依賴於媒介的表現與傳達功能。新媒體藝術已然成為一種超越以往視覺經驗的方式,無所不在地深刻影響著人類的感知系統。

從未有哪個時代,「未來」距離我們如此臨近,那些曾經難以置信的預言,如生物工程、遺傳密碼、人工智慧等,轉瞬就開始實現了。高速運轉的社會系統推搡著我們,有時一步就能抵達曾經遙不可及的未來。而藝術家對當代文明程度的敏感與思考,導致了藝術創作在觀念、方法、媒介上的不斷實驗和探索。

鄭達的創作聚焦於藝術與科學的跨媒體藝術,在現實與虛擬世界交錯的中間地帶,交融並模糊著藝術的邊界。他通過機器、算法、編程等超連結轉化、整合的方式,在不斷超驗與想像之外,為我們對世間萬物的認知,以及具身性的視聽感官的互動,提供了一種新的觸感視覺體驗。

或許,世間並非你所見,遠見超越了你的未見。

芷美空間

武漢市洪山區野芷湖西路16號

創意天地9號創意工坊

「美食劇場」

——邂逅

時間

EXHIBITION TIME

2022.12.28—2023.4.26

展覽簡介

INTRODUCTION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並不缺少相遇,卻缺少邂逅的時代,我們虛擬的朋友越來越多,而真實的友情卻越來越淡薄。我們品嘗的美食越來越多,而值得回味的美麗卻越來越稀有。

美食劇場第二季「EAT ART · 邂逅」是一個開放的、不斷生產邂逅的混合場域敘事項目,通過藝術與科技相融,表演與體驗相融,食品與作品相融,展覽力圖打造一場在地化的、情境性的、參與式的、體驗化的藝術實驗現場,在這個場域裡,舌尖邂逅心尖,美味邂逅美麗,現實邂逅虛擬,形而下邂逅形而上。

「EAT ART · 邂逅」是你和我共同體驗美好生命的場域,讓我們以藝術和美食為藉口開啟一段不期而遇的美麗邂逅。

東湖杉美術館

武漢市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魯磨路668號

《回來鳥》

沈愛其的畫

時間

EXHIBITION TIME

2023.1.6—2023.3

展覽簡介

INTRODUCTION

2023年1月6日東湖杉美術館將推出沈愛其個展「回來鳥——沈愛其的畫」。本次展覽由東湖杉美術館發起人沈宙帶領團隊策劃執行,將展出沈愛其水墨作品及大量文字。

2019年8月沈愛其受邀參加香港漢雅軒《書畫一氣:莽蕩山林——沈愛其;疾風狂草——卜茲》聯展,為參加本次展覽也為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沈愛其於2017年揮毫落紙一幅《回來鳥》。

本次展覽以「回來鳥」命名,「鳥」喻指親人、故鄉、童年等一切與人相關的事物,「回來」代表著團圓,它表達的是每個人對父母、孩子、親人、故鄉、童年等的思念,對團聚時刻的盼望與期待。三年的特殊時期到當下回到正軌,那充滿希望的日子也慢慢回來了。

近覺空間

武漢市洪山區野芷湖西路

創意天地藝術家工作室1#102

數據接口

時間

EXHIBITION TIME

2023.2.26—2023.4.26

展覽簡介

INTRODUCTION

圍繞現實和虛擬的數據化這個展覽主題,近覺空間有一個「數據化三重奏展覽計劃」,希望通過持續關注這個板塊的藝術家們的創作和不斷發生數據的昨天,今天,明天,以及不同藏家,不同觀展人們對這個話題持續發酵的討論,形成一個虛實兼具又有趣的階段性的藝術實驗切片數據。

剩餘空間

武漢市漢陽區歸元文化區龍江路

武漢城建·明鏡台

《人間漫遊》

邱岸雄個人展

時間

EXHIBITION TIME

2022.12.30—2023.3.28

展覽簡介

INTRODUCTION

「人間漫遊」之於「人間」二字——納百川,通今古,博萬物,聞宙宇。正如藝術家希望展覽作品中所呈現的,意圖超越現實語境與系統下,與神話和隔間樓宇虛實呼應,不斷向宇宙溯源的奧秘。繪畫《金枝》系列中描繪的動物植物不是現代知識系統中被當作科學客觀認知的對象,而是萬物有靈的世界裡具有神性或者說靈性的生命,它們是世界的奇蹟,互動動畫裝置《事物的變化》通過虛實互動重影,不斷探索真實與虛擬技術的邊界,觀眾漫遊在展覽中會感受到由藝術開啟的超現實語境,一個萬物有靈的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有著隱秘的關聯,這些發生在屏幕上的超現實影子戲劇的背景是一個真實空間,觀眾可以步入其中的花園,當觀眾與影像疊加在一起時,則虛構與現實產生了交集互動。

美蓮社藝術空間

武漢市江岸區黎黃陂路38號

三人行

——白露洋 熬路 褚雲龍水彩畫作品展

時間

EXHIBITION TIME

2022.12.20—2023.2.26

展覽簡介

INTRODUCTION

白露洋、熬路、褚雲龍,三個人從武昌糧道街到漢口文書巷,從東湖杉美術館到中山路視覺書屋。如今,已是他們仨第五次聚在一起。三人,一位美院教授、一位美術出版社副社長、一位藝術總監,同領域而不同視域,同處一景卻所見不同,用武漢話講,這「蠻sán」(很厲害)。三個人的作品中,是各有「涉筆成趣」的通途。從最開始的三人一念,尋個自在樂趣,到如今三人一心,聚個畫意盎然。

佑品空間

武漢市洪山區野芷湖西路

創意天地03創意工坊101

弱水微瀾:物之悟

20222 佑品/又品 年度藝術展

時間

EXHIBITION TIME

2022.12.26—2023.3.26

展覽簡介

INTRODUCTION

人之於物,或物之與人,是一個可以無限延伸的話題。

物有幾重含義:自然之物,即物自身,物有物性,是人的生產生活資料;作為人的對象之物,存在既是被感知,物是人的認識對象,表現為主體和客體的關係;作為人的異己對象之物,表現為技術性的力量,反過來操控人,導致人的物化。

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本就是相依相存、彼此服務、相輔相成的,人與人間需要寬容禮讓,同樣,人與物及人與自然和環境之間也需如此,當人與人、物與物、人與自然和環境的關係做到了和諧共生,美美與共時,「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才算真正達到了和諧。

對此,這本應是來自自身的感受和體驗,但物常常填滿人的心,導致我們精神的遲鈍,因物而惑,但性靈之人也將因超越物而悟。本展覽作品表達了藝術們這方面的思考。

END

(鳳凰藝術 武漢報導 編輯/陳玉潔 責編/dbk )

鳳凰藝術

最具影響力的全球藝術對話平台

藝術|展覽|對話

版權聲明

:凡本網註明「來源:鳳凰藝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如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繫:xiaog@phoenixtv.com.cn,1974004697@qq.com。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鳳凰藝術」。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