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我們如何正確地進行歸因?

樂達源心理 發佈 2023-01-24T14:34:18.302319+00:00

歸因這個概念,是心理學上的一個術語,是指個體根據有關信息、線索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原因進行推測與判斷的過程。如果用通俗的語言來進行解釋,歸因就是人們用自己的經驗和認識來分析事物的過程,從而做出符合內心價值的判斷。個體在歸因的過程中往往有很大差異。

歸因這個概念,是心理學上的一個術語,是指個體根據有關信息、線索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原因進行推測與判斷的過程。如果用通俗的語言來進行解釋,歸因就是人們用自己的經驗和認識來分析事物的過程,從而做出符合內心價值的判斷。

個體在歸因的過程中往往有很大差異。原因是每個人的認識不同,知識能力和環境不一樣,從而得出的結論也會千差萬別,同一件事每個人的看法都會大相逕庭。

例如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條新聞,一位女大學生愛上了教授,兩人結婚在了一起。有的人看到了會表示祝福,會覺得他們的愛情特別美好;有的人則會嗤之以鼻,覺得學生愛上教授,怎麼能有這樣的行為呢?荒唐至極。

個體在歸因的過程中,常常會有自我捲入以及代入情感的過程,會有明顯的自我價值保護傾向。自己覺得對的,就會認同;要是不符合內心的價值判斷,則不會認同對方。

而且在成敗歸因的時候,這個現象會更加明顯。成功了會傾向於「內歸因」,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很厲害才能獲得成功。要是失敗了,則會「外歸因」,很少有人會主動承認自己做得不好,會到處找理由說要麼環境不行,要麼人不好導致自己失敗,減少外界對自己負面評價的壓力。

如果一個人沒有處於合理的位置,或者說具有良好的心態,那麼他的歸因行為就會出問題。輕一點的,可能會導致自己做事情碌碌無為,很難獲得成功;嚴重一點的,會導致人際關係破裂,由於過於喜歡推卸責任,做事情太注重自我防衛,引起別人反感。

作為普通人,我們該如何對事物進行正確歸因呢?

首先得合理調整自己的認知過程。認知很重要,一個人是否能歸因合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體看待事物的過程,能否辯證客觀、中立地去看待問題。這句話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上能夠做到的人並不多,許多人看問題都會帶著個人偏見去進行看待。

比如某天刷社交媒體,你看到有個人發小作文,在網上痛斥自己被丈夫打了一頓,打得鼻青臉腫的,還發了自己的圖片出來。看到這個動態以後,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一般人可能會感到憤怒,怎麼男人能打女人呢,這個行為要不得;還有的會憤世嫉俗,在網上討罵、指責男人的不是,說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但如果你要合理歸因,學會這個過程,就不能這麼去想。你可能得這麼思考:

1、發生家庭暴力的原因是什麼?是如何產生的?兩個人是什麼情況導致大打出手,究竟誰有過錯在先?得先了解情況。

2、網上發小作文是真實的嗎?一面之詞到底可不可信,萬一是誣衊或者詆毀、誹謗,情況就不是這樣了。

3、男的是怎麼打的?打了一頓是拳打腳踢,還是其它的做法,在沒有了解情況之下,先不能主觀下判斷去認同這個行為。

在腦袋裡,你得有這些疑問。當這些情況明了,具體細節得到更多解釋,你才能下一個準確合理的歸因。

不忙著歸因,先把認識的事物合理化,具有邏輯性的看待問題,是歸因合理的第一步。

其次,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看待問題,摒棄以自我為中心的角度進行觀察。歸因的時候,很多人會犯以自我為中心的錯誤,看待事物往往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解釋問題。

比如一個人犯了盜竊罪,偷了超市的麵包。得知這個消息後,會覺得這個人十惡不赦,是個大壞蛋。但是如果你換個角度,從這個犯罪的人身上去分析問題,你會發現並不是這樣。

原來他是為了孩子,好久沒吃東西了,很餓。身上沒有錢,於是他做出了偷東西的這個行為。

如此一看,你的歸因就可以更加合理準確。一方面,你會認同法律的做法,他盜竊了判罪理所當然,是他該承擔的責任;另一方面,你也能理解他犯罪的理由,他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大壞蛋,犯罪是有背景原因的,我們得客觀看待他做的這件事。

犯罪是犯罪了,但是並不能一棒子打死他這個人的行為。刑滿釋放以後,回歸社會,這個人依然還可以重新投入生活。

這種歸因,才是合理的認識事物的過程。它是中立的,不帶任何情感和偏見去進行分析,以就事論事的態度去面對,那麼人的認識也會變得更加合理。

最後是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歸因是很複雜的行為,有些是穩定的,有些會有變化,不是隨時隨地都會是同一標準。一個人做事情,成功還是失敗,它是多個因素影響的結果。會有環境、個體努力等多方面的變化。

看問題時,我們既要內歸因,從自身身上找原因,同時也不能忽視外因,從外界尋找做事成功或者失敗的過程,片面地只看內因或者外因都是不合理的認識態度。

當一個人能夠更加合理、全面地去認識事情時,歸因就不會有誤,從而也能大大提高一個人對於周圍事物的認識能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