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國》:生命如果是一場徒勞, 那麼愛呢?

丁明念響 發佈 2023-01-25T16:51:15.027764+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川端康成的《雪國》開篇一句話,就把人帶往那個白茫茫一片的雪國土地上,而在這片土地上會發生什麼,可能會發生什麼,其實已經交待在這句開篇中,也如同《紅樓夢》中那一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川端康成的《雪國》開篇一句話,就把人帶往那個白茫茫一片的雪國土地上,而在這片土地上會發生什麼,可能會發生什麼,其實已經交待在這句開篇中,也如同《紅樓夢》中那一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川端康成,這位日本文學界「泰斗級」人物,著作等身,他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小說,其中在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當年評選委員會主席安德斯·奧斯特林致授獎辭時強調:「川端先生明顯地受到歐洲近代現實主義的影響,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確地顯示出這種傾向:他忠實地立足於日本的古典文學,維護並繼承了純粹的日本傳統的文學模式。在川端先生的敘事技巧里,可以發現一種具有纖細韻味的詩意。」

纖細韻味的詩意在川端康成的小說中隨處可見,同樣也存在於中篇小說《雪國》之中。

開往一句話已經把讀者帶入一個桃花源似的世界,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有如《桃花源記》中描述的那樣: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01

雪國中有愛情嗎?

這裡面貌似有愛情,然而在雪國中的愛情註定是虛無的,這估計同川端康成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有關。

自古以來,各類文學作品中對於愛情的描述各有千秋,一直是文學的永恆主題,這些愛情或是熱烈,或是深沉,或是生離死別和悲情,更有那無望的愛戀。

而在川端的筆下,愛情並沒有多少纏綿悱惻和歡樂氣氛,更多的則是一種輕淡、略帶憂傷的愛情,如果硬上配上標籤,可能就是無望和徒勞。

如同《伊豆的舞女》中兩位主人公從頭至尾都沒有說過一句愛慕之話一樣,在《雪國》中看似有愛情,更有床第之間的那些事,然而卻都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不著痕跡地表現。


02

島村到底愛不愛駒子?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在《雪國》中有許多島村對駒子的心理反應,如他心想:這個女人在迷戀著我呢。這又是多麼可悲啊!

但是,島村對於駒子又有一份扶:儘管遠離了駒子,島村還不是惦念著她。

然而兩人一旦又呆在一起,又會讓島村感覺到一點虛無:儘管駒子是愛他的,但他自己有一種空虛感,總把她的愛情看作是一種美的徒勞。

這種徒勞從世俗來看也是對的,畢竟對於島村而言,在雪國這個小村鎮之外,他是有家室和孩子的,和駒子註定是一場萍水相逢。

而且更具諷刺的是,島村對於數面之緣的葉子卻又念念不忘,內心深刻總有那一份渴望存在。

愛情在島村之里,只能說是填補空虛的一種安慰劑罷了。


03

哪怕愛得再深沉,有時也是一種虛幻。

駒子對於島村卻是滿滿的愛,是一種憧憬從未見過愛戀的一種想像,然而,這種愛在對方眼中只是一種徒勞,是一種飛蛾撲火似的愛情。

這種愛情看似有點傻,有點自我的局限性,卻也是駒子對美好生活嚮往的一種夢想。

在《雪國》這部小說,如果從絕對主人公來說,駒子是其中的主角,雖然是從島村的視角來展現這部小說,說的那些事,最讓人動容的,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則是駒子。

人們總是在尋找生活的意義所在,有的已經找到自我,有的人隨波逐流,有的人空虛無聊(島村就是這種),有的在尋找的路上堅持著,駒子正是這後一種。

她可以放棄任何幻想,安心地做藝妓賺錢或者享受紙醉金迷的生活就成,然而她卻有自己的堅守,對於愛情的無限憧憬就是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的映射,只不過命運對於駒子來說實在磨難重重,然而在這樣的磨難之下依舊沒有被打倒,倒是有一種旺盛的生命力在其中。

當然,這其中也有搖擺和無力感,也許這就是駒子為什麼對島村一往情深的原因所在吧,對方身上的那種虛無及神秘感,可能正暗合著駒子的一部分自我在內。

只不過,如同杜十娘所託非人一樣,這樣的愛情註定無望的期盼。

04

川端康成筆下一脈相承下的愛情永遠是輕淡和感傷的,一切都平平淡淡的發生,然後可能就這樣平淡地結束,留下的則是無窮的韻味。

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對於川端康成來說永遠不會存在,存在的則是仰望星空過後:銀河比任何滿月的夜空都要澄澈明亮,地面上沒有什麼投影。

白茫茫的一片,留下的痕跡終究會被下一場雪所掩蓋,只剩下淡淡的傷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