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節來源的歷史——春節老人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明文廣記 發佈 2023-01-26T02:05:29.068560+00:00

自古以來,春節就是華人文化圈一年當中最隆重的一個節日。過春節的國家除了中國,還有朝鮮、韓國、日本、新加坡、泰國、越南、寮國、緬甸、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春節延續如此之久,份量如此之重,影響如此之深遠,與西方人、印度人、阿拉伯人等以宗教大事跡為節慶日的傳統形成鮮明對照。

自古以來,春節就是華人文化圈一年當中最隆重的一個節日。過春節的國家除了中國,還有朝鮮、韓國、日本、新加坡、泰國、越南、寮國、緬甸、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春節延續如此之久,份量如此之重,影響如此之深遠,與西方人、印度人、阿拉伯人等以宗教大事跡為節慶日的傳統形成鮮明對照。

關於過年(「春節」是在辛亥革命以後才定的新名稱)節慶的起源,並沒有確實可據的史籍記載《尚書》、《禮記》中似有言及,但語焉不詳。《尚書大傳》有:「正月一日為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二朝』,亦曰:「三始』。」隋杜台卿《玉燭寶典》:「正月一日為元日,亦云「三元』: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兩處意思均指春節是一年的開端。

一般認為,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臘祭)與過年節慶相關。最晚到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舊歲交替之際慶祝豐收和祭祀祖先的風俗活動,是為「過年」的雛形。古代的春節有「元日」、「新年」、「正旦」、「元旦」、「歲首」、「三元」、「元朔」等名稱。現今通行的春節起源說都是以民間傳說為藍本,而這些傳說並不見於古籍文獻,似乎無據可查。

一、「過年」和"除夕"文字來源考證

「年」字的起源極早,在出土的甲骨文的《卜辭》中 ,已有一些 「卜年 」的詞句。甲骨文年字從禾從人,年字的本義指五穀成熟,《尚書·多士》:「爾厥有斡,有年於茲洛。"孔穎達傳:「有豐年於此洛邑。」《毅梁傳·桓公三年》:「有年,五穀皆熟為有年也。」於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年乃就一切穀類全年的成熟而言。」

一切穀物都獲得成熟需要一個時間周期,中國古代曆法很早就把這樣一個時間周期定為三百六十天。「年」從穀類成熟之義引申為代表特定時間周期的單位並成為它的主要字義,約在周朝。《詩經·翻風》「自我不見,於今三年。」《爾雅·釋天》詳細解釋了「年」意義變遷的過程:「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郭璞注:「歲,取發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邢貴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為歲名。」

「過年」一詞意為度過「年」,出現應在「年」字用於時間單位之後,意義古今變遷不大。農耕社會的人們在安居樂業之餘便有了各種定期節日,也漸漸形成一些約定俗成的慶祝方式,即所謂節慶民俗「年」字從穀物收穫而來,古人最初慶祝新年也是出於豐收的喜悅和對來年的祈願,而後漸成習俗。春節的慶祝活動由來已久,商、周之時的節慶都是以祭祀祖先、歡慶豐收為主,作為大節慶的春節應在此例。


除夕」的變遷過程較「年」更為複雜。「夕」字甲骨文原與「月」字極相似,其義也正來自「月」。《說文》:「夕,莫(暮)也。從月半見。」「夕字有多個含義,本義為傍晚、夜晚,《周禮·天官》「夕擊析而比之。」鄭玄注:「夕,莫也。」《詩經·唐風》:「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後引申出傍晚朝見君王;傍晚活動;及代指日落的西方等含義,均由本義引申而來。其中一義「別稱每年的最後一季,每季的最後一月,每月的最後一旬」,如《管子·立政》:「季冬之夕,即季冬之暮。」此處「夕」的意義便與「除夕』一詞相同,乃指一年十二月的最後一天。

舒月也是十二月的別稱,十二月稱為舒月是取其冬去春來,氣候漸漸舒緩之意,《爾雅·釋天》:「十二月為塗。」塗、舒字通用。「除」字本義是官殿前的台階,除夕之除是「塗」字的假借,與其本義無關,即如今「除夕」一詞本為「舒夕」意為十二月的最後一個夜晚,與今義吻合。

「除夕」本義極簡單,指一年的最後一天,是較為固定的曆法出現之後隨之產生的一個指稱。「除」字原本並無「去掉、清除」之意,最早見有此義的是六朝時的《廣雅·釋話》:「除,去也」;東晉時的偽古文尚書《泰誓》:「樹德務滋,除惡務本。」

依此推斷,把「除夕」解釋成除掉怪獸「夕」的故事,應在「除」字有了「去掉」的意思之後,亦即在漢魏三國以後。同理,關於怪獸「夕」的傳說也應是在此之後才有,否則便沒有「除掉」「夕」獸的意義。由此看來很可能是因為民間不了解文字的假借流變,誤以後來「除」的「去掉、清除」之義來解釋早已有之的「除夕」,並結合年獸傳說,將其演繹成春節起源的一個故事版本。

二、春節與落下閎創立《太初曆》

春節起源於曆法與王法的結合,形成於政治與科學的統一。

自古以來,中國就以農曆紀年,每年第一個月叫元月(或正月)。黃帝歷、顓頊曆、夏曆、殷歷、周曆、魯歷合稱古六歷。不同朝代,不同曆法,元月日期不相同。夏朝行夏曆,以孟春元月為正月,商朝行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商王欽定以十二月初一日為「春節」名為「元朔」。周朝仍按《夏曆》欽定元月初一日為春節,名為「元旦」。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顓頊曆》,以十月為正月。漢初的曆法基本上是沿用秦以來的顓頊曆。可見那時,元月是歲首,春節是迎春,迎新年與迎春天,兩者時間不一定相同。

真正把「迎接新年」與「迎接春天」統一起來並沿用至今的人,是西漢時期的閬中人落下閎。

落下閎(前156年—前87年),複姓落下,名閎,字長公,巴郡閬中(今四川閬中)人。西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太初曆的主要創立者。漢武帝時任待詔太史,渾天說創始人之一。曾製造觀測星象的渾天儀,創製「太初曆」,又稱「八十一分律歷」,在天文學上有較大的影響。其在家鄉閬中蟠龍山建立了中國最早的民間觀星台,改制了觀測儀器渾儀,近代天文學史家朱文鑫說:「自漢落下閎作渾天儀,始立儀象之權輿」,後來的天文曆法家如賈違、張衡、祖沖之等人,則是在落下閎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發展的。落下閎完善了古代天文學說渾天說,奠定了中國古代先進的宇宙結構理論基礎。他在天文學上的貢獻,承前啟後,對於推動中國天文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閬中古城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嘉陵江西岸,山圍四面,水繞三方,2300多年來,一直為巴蜀要衝,軍事重鎮,有「閬苑仙鏡,風水寶地」之美譽。

唐代大畫家吳道子在《三百里嘉陵江山圖》中,曾經稱閬中為「嘉陵第一江山」。這裡山川形勢獨特,山水城融為一體,其城市選址按照中國古代風水學的理論為指導,非常符合龍、砂、穴、水的意象,是中國第一風水古城。

在歷史上,「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圍山勢鎖煙霞」的閬中古城,曾經是巴人活動的中心地區,也是巴國境內緊鄰苴國的一個地方,巴國的最後一個國都就定於閬中。

2010年2月4日,經過國內眾多專家的評審,認為閬中在傳承春節和保護春節文化資源在全國都有標本意義。為此,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受相關部門的委派,授予閬中市「中國春節文化之鄉」稱號。四川省閬中市是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發源地,在民間傳說中,漢朝閬中人落下閎被尊稱為「春節老人」和「春節先聖」。


西漢初年,沿用秦朝的《顓頊曆》,但《顓頊曆》有一定的誤差。漢初使用從十月朔日開始的曆日制度,漢武帝元封年間(公元前110年—公元前105年),曆法由於多年未修以至於非常混亂,與天象嚴重不合而影響農業生產。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顯然漸覺這種政治年度和人們習慣通的春夏秋冬不合。同時漢初以後,人們對於天象觀測和天文知識,確實有些進步,這為修改曆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即改制後的太初元年)五月,漢武帝命公孫卿、壺遂、司馬遷等人議造漢歷,並徵募民間天文學家20餘人參加,其中包括治歷鄧平、長樂司馬可、酒泉郡侯宜君、方士唐都和巴郡落下閎等人。他們或作儀器進行實測,或進行推考計算,對所提出的18種改歷方案,進行了一番辯論、比較和實測檢驗,最後選定了鄧平、落下閎提出的八十一分律歷。把元封七年改為太初元年,並規定以十二月底為太初元年終,以後每年都從孟春正月開始,到冬季十二月年終。並頒布實施這套《漢歷》,後人以此頒布年號稱呼此歷為《太初曆》,它是中國最早根據一定規制而頒行的曆法。

《太初曆》規定一年等於365.2502日,一月等於29.53086日;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將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正月為歲首;開始採用有利於農時的二十四節氣;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調整了太陽周天與陰曆紀月不相合的矛盾。這是中國曆法上一個劃時代的進步。《太初曆》還根據天象實測和多年來史官的記錄,得出一百三十五個月的日食周期。

落下閎在實測的基礎上,考訂歷代重大的天文數據,改革了不合理的歲首制度,改定為從孟春正月為歲首,即《太初曆》一年的開始,依照春、夏、秋、冬順序,至冬季陰曆十二月底為歲終,使農事與四季的順序相吻合,有利於農業生產發展。其次改革了置閏方法,使節令、物候與月份安排得更為準確。《太初曆》採用的歲首和科學的置閏法,中國的陰曆一直沿用至今。

因此,確立孟春正月為歲首的曆日制度是落下閎又一偉大功績。落下閎確立正月為歲首後,人們將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新年」,民間習稱「過年」,民間也就有了「春節」的說法一直沿用至今。所以,今天,我們也就尊稱落下閎為「春節老人」。



落下閎第一次將24節氣納入曆法,此一作法,奠定了春節的基礎,同時也是遺惠千秋萬代的創舉。24節氣是中國古代農業學的一大獨特的創造,完整的記載於《淮南子·天文訓》(公元前140年左右),幾千年來對中國的農牧業生產和人民生活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落下閎的貢獻是告訴人們將24節氣中太陽移到黃道上24個具有季節意義的位置的日期,首次編入《太初曆》之中,並規定節氣(即立春、驚蟄、24節氣中是奇數項的氣)可以在上月的下半月或本月的上半月出現;而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等,24節氣中是偶數項的氣)一定要在本月出現,如果遇到沒有中氣的月份,可以定為上月的閏月。

落下閎制定農曆十一月為子月,以寅月即正月為歲首,以沒有中氣的農曆月為閏月,以135個月為交食周期。這些特點都是開創性的。有些已成為傳統,至今仍在發揮功能,例如,中國人的春節、過大年。落下閎的貢獻在農業中、生活中發揮直接的指導作用。


從改歷的過程可以看到,當時朝野兩方對天文學有較深研究者,可謂人才濟濟。特別是來自民間的天文學家數量之多,說明在社會上對天文學的研究受到廣泛的重視,有著雄厚的基礎。中國古代制歷必先測天,曆法的優劣需由天文觀測來判定的原則,這時就已得到了確認和充分的體現,這對後代曆法的制定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它的制定是劃時代的。


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宣布將黃帝紀元4609年11月13日(1912年1月1日)作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之後黃帝紀元停止使用。一些國學機構仍然使用黃帝紀元,並將其稱為「中元」 。

1911 年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改用公曆、國曆、農曆三者並用紀年法,將「元旦」名稱讓給公曆每年一月初,將中國農曆一月初一定為「春節」,1912 年稱中華民國元年。

上述過程表明,春節是曆法與王法的結合,是科學與政治統一的產物。換句話說,春節是將曆法中的一個節氣日提升為國家級的全民節日,受國法認定保護,具有政治、社會、法律等多種意義。所以,「春節」並不是簡單純粹的「民間節日」。

三、落下閎的其他科學成就

落下閎還提出渾天學說,落下閎是渾天說的創始人之一,經他改進的赤道式渾天儀,在中國用了兩千年。他測定的二十八宿赤道距度(赤經差),一直用到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由一行重新測過。

渾天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重要宇宙理論,《晉書·天文志》云:「天如雞子,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

落下閎製造了渾天儀。象的構造是一個大圓球上刻畫或鑲嵌星宿、赤道、黃道、恆隱圈、恆顯圈等,類似天球儀。渾儀是一觀測儀器,內有窺管,亦稱望管,用以測定昏、旦和夜半中星以及天體的赤道坐標,也能測定天體的黃道經度和地平坐標。渾儀由早期四游儀和赤道環組成。

落下閎還發明了通其率算法。在數學方面,他發明「連分數(輾轉相除)求漸進分數」的方法,定名「通其率」,現代學者稱之為「落下閎算法」。「落下閎算法」比採用類似方法的印度數學家愛雅哈塔早600年,比提出連分數理論的義大利數學家朋柏里早1600年,它影響中國天文數學2000年。

我們稱「通其率」算法為「落下閎算法」。「落下閎算法」通過輾轉相除求出一系列漸近分數,用以解決多種數學問題。中國古代曆法計算中的「強弱術」「調日法」「求一術」等等,都源於「落下閎算法」。從現代數學和觀點看,「落下閎算法」可以實現用「有理數逼近實數」,以及「最佳逼近」等,是具有普通意義的數學方法。


《太初曆》頒行之後,漢武帝封落下閎為侍中(顧問),他辭而不受,回到閬中繼續研究天文;並將他的淵博知識傳給後代。在他的巨大影響下,漢唐時期的閬中成為我國古代著名的天文學研究中心,人才薈萃,群星燦爛。

西漢末,閬中出現了著名天文學家任文孫、任文公父子。三國時期的周舒、周群、周巨,祖孫三代天文學家。現今周氏祖孫住宅所在街道被命名為「管星街」。唐代天文學家、風水大師袁天罡、李淳風,定居閬中研究天文、數學,後終老於閬中。早在唐代就有天宮院、淳風寺的紀念性建築,並有袁天罡墓、李淳風墓,現已成為閬中風水文化旅遊的朝聖和體驗地。


太初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記載的曆法,在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而落下閎在天文學、數學、農學上的一系列開創性的貢獻,也已經被學術界公認,英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稱他為「中國天文史上最燦爛的星座。」

2004年9月16日,經國家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提名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已將其發現的國際永久編號為16757的小行星命名為「落下閎星」。從此,落下閎真正成為一顆璀璨星座永恆的閃耀在星空中。

四、春節與易經

春節的哲學基礎是《周易》,《易傳·繫辭上傳》的第11章,原文為:「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兩儀生四象,四象包括春夏秋冬,春節的正月初一,為首月之元,首季春天之元,一年之元(第一天),統稱「三元」。

乾卦四德,謂之元、亨、利、貞,可見春節以「三元」充分體現《周易》乾元的思想特徵:即體現乾坤陰陽變化規律的起源或開始,是事物正常順利發展直至成功的關鍵。俗話則稱,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要說八卦的話,首先們要先說一下太極和兩儀的概念。太極生兩儀,這裡的兩儀其實就是陰陽兩儀,一個太極就是一條長橫。陰也稱陰爻,由兩個短橫組成。陽也稱陽爻,由一個長橫組成,在陰爻上面再加個陰爻,叫太陰也叫老陰。在陰爻上面加個陽爻,叫少陽。在陽爻之上加個陰爻,叫做少陰。在陽爻上面再加個陽爻,就是太陽也稱老陽,這就是兩儀生出的四象。

再說四象,四象當中有太陽和太陰,也有少陽和少陰,那麼根據季節來講,太陽就是一年當中陽氣最足,日照最長的一天,就是夏至,而太陰是一年中日照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就是一年的冬至。從夏至到冬至期間,是陰長陽消,就是晚上越來越長,白天越來越短,冬至到夏至,則正好相反,而個過程當中,有兩天的白天和黑夜一樣長的,是陰陽參半的,這就是春分和秋分。對應的就是少陽和少陰。

總結起來是,春分是少陽,夏至是太陽,秋分是少陰,冬至是太陰,這樣通過立竿觀影測量日影的長度,就把一年劃分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而這四季的起點和終點,又分別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年當中,按時間劃分的8個自然時令就此產生。

這八個自然時令就是八個節氣,分別是,乾對應夏至,坤對應冬至,震對應立春,離對應春分,兌對應立夏,巽對應立秋,坎對應秋分,艮對應立冬。


什麼是「天人合一」?《周易·文言傳》中的回答是:「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凶吉。」這裡的「與四時合其序」,就是與四季春夏秋冬序列合為一體,與時俱進。

而春節是「天人合一」的開始,繼春節之後還有正月十五元宵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八月十五月的中秋節、十一月初一前後的冬節,十二月廿九或卅日的除夕。按照二十四節氣進行春種秋收,安排工作生活,都是「天人合一」的過程,也是年復一年的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的順應自然天道的行事法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