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話兔之五:蘭州城外清代名將獵獲神奇兔,蒲松齡44字揭秘緣由

隴史薈王文元 發佈 2023-01-26T16:36:18.748956+00:00

在蒲松齡筆下,他帶著傳奇,發現了神奇化石——土化兔。他就是,清代名將靖逆侯張勇,一個曾經在蘭州生活過的名將。

蘭州有個靖逆侯


在金庸筆下,他是驍勇善戰的名將,坐著轎子指揮戰鬥;在蒲松齡筆下,他帶著傳奇,發現了神奇化石——土化兔。

他就是,清代名將靖逆侯張勇,一個曾經在蘭州生活過的名將。


1.腳受傷,不能穿鞋,坐著轎子指揮


蘭州繁華鬧市區,張掖路和通渭路的交界處。正是張掖路步行街的東頭,它的南面,則是新世界商廈。從這裡,穿過一個門洞,可以通到武都路。



多年以前,這裡有一座皋蘭縣文廟。如今文廟早已搬到了山上,此地只剩下,人來人往的喧囂,車停車走的起伏。

這座皋蘭縣文廟,就是利用清初,靖逆侯張勇的府邸改建的。

靖逆侯張勇,清初名將,一生數百戰,克復五府,五十個州縣,可謂是戰功赫赫。張勇字非熊,陝西咸寧人,善騎射,晚明時為副將。順治二年,英親王阿濟格進軍至長江邊。張勇前來投降,就讓他傳令招撫周圍的散兵游勇。於是,張勇招到700多人,成為陝西總督孟喬芳的一名游擊將軍。

隨後,張勇跟隨孟喬芳平定西北。這時,李自成的部將賀珍、賀弘器、李明義等分據漢中、興安、固原等地,他們計劃下一步奪取西安。順治四年,寧夏叛將馬德勾結賀弘器,攻占了安定。張勇跟隨總兵劉芳名前往增援,張勇攻克固原,抓獲賀弘器、李明義。也就在這一年,米喇印、丁國棟在甘州起兵,先後奪取了蘭州等地,張勇參加多次大戰,最後攻取了肅州,超授甘肅總兵。



張勇智勇兼備,所部兵精馬足,受到順治皇帝嘉獎。隨後,跟隨洪承疇平定西南,最後任雲南提督。

金庸在《鹿鼎記》中,張勇任雲南提督後,因不是吳三桂嫡系,被派到京城閒置,與韋小寶、趙良棟、王進寶、孫思克結為兄弟。後為韋小寶送信時,被歸辛樹拍了一掌,受了內傷。從此,不能站立、騎馬。

實際上,張勇在作戰中,右腳中箭,傷到了骨頭,不能穿鞋,故而常以肩輿督戰。肩輿就是類似於滑竿的轎子。


2.張勇請來李漁修花園


康熙二年,朝廷以張勇久在甘肅,威名素著,遊牧部族向來信服的緣故,命張勇還鎮甘肅。張勇為第一任甘肅提督。甘肅提督為從一品,受總督、巡撫節制,「典領甲卒,節制鎮協,保衛邊防,鎮懾地方」。下轄涼州(今武威)、肅州(今酒泉)、西寧(今屬青海)、寧夏(今寧夏銀川)4鎮,統帥2.8萬人。



張勇任提督不久,加太子太保銜。張勇在河西走廊的大草灘,修建了永固,同時修建了八座營寨。又對甘肅各地兵員進行了調整,為防範事端,在西寧增兵四千五百二十。這部新增加的兵,後來成為平定響應吳三桂的王輔臣的重要力量,王進寶由西寧進軍蘭州。

康熙十四年,駐紮在平涼的陝西提督王輔臣反。為迅速處理河西軍情,康熙命張勇便宜行事,授靖逆將軍,仍領提督,總兵以下聽張勇指揮。這時,王輔臣派人,試圖招降張勇,他斬了王輔臣的人,康熙封張勇為靖逆侯。

  張勇調遣,各路人馬平亂。西寧總兵王進寶率師攻蘭州,孫思克進軍靖遠。隨後,他們逐步剪除王輔臣羽翼。寧夏兵變,戕提督陳福,張勇推薦天津總兵趙良棟接任寧夏提督。後來,張勇率部擊敗吳之茂,收復平涼、慶陽、鞏昌各地。

張勇在蘭州和張掖都有府邸。當時,張掖為甘肅提督所在地,張勇長期生活在張掖。他還邀請著名文人、戲曲家李漁到張掖遊歷。

李漁(1611年——1680年),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浙江蘭溪人,生於南直隸雉皋(今江蘇如皋)。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素有才子之譽,世稱「李十郎」。


李漁曾設家戲班,至各地演出,從而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作、演出經驗,創立了較為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成為休閒文化的倡導者、文化產業的先行者,被後世譽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

清康熙五年(1666年)夏,五十六歲的李漁應甘肅巡撫劉斗、提督張勇的邀請,帶著家庭戲班,乘船沿運河到達北京,在張勇大公子張雲翼的安排下,經山西、陝西前來甘肅。

康熙六年(1667年)初,李漁一行抵達蘭州。此時,甘肅巡撫剛剛遷到蘭州,稱為甘寧巡撫。甘寧巡撫劉斗等人,熱烈歡迎這位文化名人的到來。人們還選拔一個有演出天賦的女孩,送給李漁培養,作為戲班角色。這個女孩姓王,是蘭州人,李漁稱她為「蘭姊」,後取名再來。在蘭州李漁還設計了一個園林。

李漁在去甘州途中,經涼州(今武威)時,寫詩道:「似此才稱汗漫遊,今人忽到古涼州。笛中幾句關山曲,四季吹來總是秋。」到了張掖後,李漁為張勇設計了花園和五鳳樓,五鳳樓是張掖知名建築。



李漁還寫了《贈張大將軍飛熊》一詩,詩前有序:「大將軍禮賢下士,為當代一人。予自皋蘭應召至甘泉,謁見之始,大將軍遣使致聲,勿行揖讓之禮,因其數經血戰,體帶瘡痍,勢難磬折故也。昔汲黯為大將軍揖客,千古稱榮,予並一揖而捐之,此等異數,胡不可傳?惜當之者非其人也。」

其詩云: 「將軍揖客重前儒,我見將軍揖也無。才許分庭行抗禮,更收磬折免親扶。授餐不慮侏儒記飽,下榻還愁旅夢孤。知己感恩難並得,於今始作一人呼。」

李漁在張掖暫居一年後,返回江南,將絲綢古道上音樂也帶到了江南,形成了漢劇和京劇的『西皮調』。


3.蘭州城外,張勇發現了土化兔


張勇身為甘肅提督,應該駐紮在張掖啊!為何蘭州還有靖逆侯府呢?這事說起來就簡單了,當時甘肅巡撫遷到蘭州後,張勇到蘭州辦理公務,總不能天天住賓館,總有住的地方,或者說辦事處之類的地方。自然,就在距離陝甘總督衙門很近的地方,修建了靖逆侯府。



乾隆五年(1740年),甘肅巡撫元展成將靖逆侯府改建為皋蘭縣文廟。皋蘭縣文廟也稱縣儒學,在城關區延壽巷4號——6號,原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來異地重建,搬遷到了九州台下,成為現在的國學館。

皋蘭縣文廟由三組建築組成:中為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東為崇聖祠、教諭署;西為明倫堂、尊經閣、訓導署等建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皋蘭縣知縣康基淵等在縣文廟倡設興文社,以捐銀髮商生利,以利息為皋蘭縣士子鄉試、會試旅費。50年代以來為延壽巷幼兒園等駐地。

皋蘭縣文廟大成殿,面闊五間21.5米(含出檐),進深15.20米(含出檐)。建築制式為清代大木結構大式做法,九架抹角梁系,九脊歇山頂,琉璃瓦屋頂。檐下施五踩品字科斗拱計四十二攢。平板枋下為五間木裝修,二十扇福扇門樣式己去古為今。從殘跡觀察,大成殿木構繪青綠雲子彩畫。吻獸到滴水、瓦當,均施龍紋,甚是珍貴。



張勇在蘭州時,曾多次打獵,收穫不小。還發生了一件非常離奇的故事——土化兔。這個故事,還傳到了山東,被蒲松齡聽到了,寫入了《聊齋志異》的第十二卷,全文僅44個字。

「靖逆侯張勇鎮蘭州時,出獵獲兔甚多,中有半身或兩股尚為土質。一時秦中爭傳土能化兔。此物理之不可解者。」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有人說這是古代兔化石的遺存,有人說兔子屍體沒有風化完的結果。還有人認為,這是對張勇賣身投靠滿清的諷刺,以「土化兔」的閒話,來隱喻靖逆侯張勇是「兩截人」。

張勇死後,其子張雲翼,襲爵,官至江南提督。乾隆四十七年,下詔褒獎張勇、趙良棟、王進寶功績,乾隆皇帝稱讚,張勇有古名將之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