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9年,32歲的徐霞客遊山玩水回來,發現小妾連同腹中的孩子被賣

馮文說史 發佈 2023-01-27T04:27:34.502629+00:00

1619年,32歲的徐霞客遊山玩水回來,發現小妾連同腹中的孩子,被妻子賣了!他心中不平,但是自己長年不著家,也不好因此與妻子撕破臉皮。而小妾生下來的兒子,長大後堅持不姓徐。萬萬沒想到,正是靠著這個外姓兒子,徐霞客的一世英名才得以流傳下來。

1619年,32歲的徐霞客遊山玩水回來,發現小妾連同腹中的孩子,被妻子賣了!他心中不平,但是自己長年不著家,也不好因此與妻子撕破臉皮。

而小妾生下來的兒子,長大後堅持不姓徐。萬萬沒想到,正是靠著這個外姓兒子,徐霞客的一世英名才得以流傳下來。

徐霞客雖然生在交通運輸不便的明朝,但是他一生遊山玩水,堪稱旅遊博主的鼻祖,放在今天,妥妥的旅遊形象大使。

但或許有人不知道的是,令他最出名的著作《徐霞客遊記》,其實作者另有其人?而這位深藏功與名的人,卻是他流落在外的異姓兒孫——李寄。

個中曲折,是三代人的故事。上一代,徐霞客的父親,徐有勉。此人祖上殷實、享有萬貫家財,再加上娶了個能幹的妻子王氏,家財更是越聚越多。

有錢人自然有不尋常的愛好,徐有勉不仕科舉,非常酷愛遊山玩水。耳濡目染間,或許徐霞客的探險基因正是得此人真傳。

說起徐霞客本人,他乃是父母老來得子,非常受寵。但是在他十八歲時,父親過世,母親擔心這個整日寄情山水的小兒子不能持家,便為他安排了婚事。

徐霞客的原配,是位姓許的婦人,但這位原配夫人早早病逝。之後,他便迎娶了另一位羅氏為妻。這位羅氏,能幹,十分擅長算帳理財,對於放蕩不羈愛旅遊的徐霞客來說,可以稱得上一位賢內助。

自此,有人料理家事,徐霞客更加自由,整日學父親遊山玩水。這夫妻二人感情原本不錯,不過這位羅氏卻十分善妒……

徐霞客為緬懷亡妻許氏,私下將其陪嫁丫頭周氏納為小妾,這下可惹惱了這位正牌夫人羅氏。

趁徐霞客出遊,她將懷孕的周氏賣於一位李姓人家做老婆,不久周氏誕下一子,是為李寄。這便是徐霞客的下一代,承其養父之姓,加以寄字,是徐霞客的寄居在李家屋檐下的兒子。

身為徐家事實上的兒子,年少時李寄並非不想認祖歸宗,可是親生父親徐霞客,瀟灑至極,又怎麼有心思分給這位出生在別人家中的兒子呢。

漸漸長大後的李寄明白了這個道理,因此對於這位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缺席的父親,李寄並未過多理會,決心憑自己的才華出人頭地。

李寄這番遭遇奠定了他不趨權貴的品性,徐家回不去,李家也並不關心這位便宜子孫,母親柔弱沒有話語權,他只能自尋出路。

李寄在上過一段時間的私塾,有想過考取功名,但是造化弄人,他甚至沒能考中秀才。李家覺得他沒有希望了,不願繼續為別人養孩子,於是便斷了他的經濟來源,自此李寄只得教書為生,十分可惜。

數九寒天,李寄沒錢買棉衣,就躺在床上硬挺。即便生病也是沒錢買藥,硬生生熬過去。無書可讀,他就去找朋友借,背著沉重的書,心裡卻滿滿的收穫知識的開心。

就是這樣一位清高而有學問的人,他的才華在王朝末期卻並沒有得到彰顯,年輕時沒考取功名的他,結交了一眾知心好友,在明末清初的動盪年代,以隱士自居。

甚至於面對新王朝清朝伸出的橄欖枝,在明朝未曾考中秀才的李寄卻也實在頗有傲骨,並沒為這個異族建立的新王朝效力,仍舊過著隱居的生活。

或許是天意,花甲之年的李寄,在晚年久違地感受到了父親的存在,那是經由父親的友人交給他的一沓沓手稿,是他親生父親徐霞客寫給他素未謀面的祖母的。

徐霞客的父親,在山水間徜徉,其母也是十分嚮往。「兒啊,我想跟著你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大好世界。」王氏看著繼承了徐家旅遊基因的小兒子主動出擊,要求其帶自己一同游賞。

徐霞客十分灑脫,欣然答應。因此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實際上是與母親共同遊歷大好河山的。可漸漸的,母親老了,無法出門,於是他便將美景付諸筆端。

每逢出遊便將所見美景與民俗寫成書信,寄給家中的老母親,讓她足不出戶便能夠出遊萬里。

也許是這份筆尖傳遞的融融親情和孝心令李寄感動了,所以儘管他沒有真正感受過父愛。但是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之時,他看著那手稿,下定了決心——把父親的手稿,整理出來。

之後,歷經十年奔波,尋找,整理,通過李寄的一番努力,《徐霞客遊記》編成了,那年,他已經走過了自己的七十歲。

兩年後,孑然一身、清貧一生的李寄終於功成身退,去往了另一個世界。他的骸骨差點埋於家中的舊水車筒之中,因為他一生家貧,沒有錢財購置棺材。

幸好,他還有朋友,其友夏世名,為他舉辦葬禮,將他的骸骨好生安葬在了由里山,他母親的墓旁。

李寄,不趨權貴,動盪中守著自己的文人氣節。他終其一生沒有感受過父愛,卻還給父親一部沉甸甸的書。

《徐霞客遊記》在經李寄整理前,不過是一篇篇零落的手稿,不知何時會消散在歷史長河中。是李寄挺身而出,細心整理收集,給世人呈現了一部巨著。有親理不清,飄搖寄此生。

作者:奶油杏仁

編輯:小馮

參考資料:《江陰縣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