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看不起老戲,實際劇團掙錢全靠演老戲,每一出老戲都不簡單

荷露團珠 發佈 2023-01-27T10:11:42.288082+00:00

一些對中國傳統戲曲不了解,喝了一點洋墨水的人看不起老戲,那是他們的淺見和無知的表現。實際現在戲曲劇團,掙錢全靠演老戲,新編戲只會貼錢還不一定有人看,而老戲,那是過去一代又一代的老藝人精心打磨出來的傑作,每一出老戲都不簡單,都不同凡響。

一些對中國傳統戲曲不了解,喝了一點洋墨水的人看不起老戲,那是他們的淺見和無知的表現。實際現在戲曲劇團,掙錢全靠演老戲,新編戲只會貼錢還不一定有人看,而老戲,那是過去一代又一代的老藝人精心打磨出來的傑作,每一出老戲都不簡單,都不同凡響。

舞台上雖然有「三不計」原則,但是還有一條規矩,那就是戲理戲情要「情通理順」。如果前後矛盾,故事講得讓人不信服,說不下去了,那麼這齣戲也是失敗的,很多的前輩藝人,改戲實際很多情況下是改的這方面。

有人說譚鑫培是革新家,但很多時候我們看文獻記載,譚鑫培在繼承傳統方面,那也是別人比不了的。

因此,越是這樣的大師他越是對傳統尊重,不輕易對傳統胡亂下手,改的時候更加謹慎。往往他改的,都是傳統中的不大合理的地方。他修改的目的也不是破壞,是使其更趨完善,實際這也是戲曲改革的一條正確的路子和方向。

不是戲曲上的所有東西都是需要改,改也是改那些不合理不好的地方,而現在的一些所謂的戲曲人,他們是什麼都改,只要他看不順眼,不明白的,他就敢下手,這就有點讓人覺得很要命了!

日前翻閱文獻,看到這麼一段記載。《汾河灣》這齣戲,譚鑫培學的是前輩藝人王九齡。他飾演的薛仁貴,追趕柳迎春到窯門口,於是在窯洞門外,老生有一大段的唱腔,這段唱腔是描述薛仁貴與柳迎春的關係,以證實自己的。

可是過去的老詞兒呢,唱的都是仁貴離家以後的事情,這就讓人很吃驚了,離家以後的事情,柳迎春怎麼會知道?既然她不知道,她又怎麼能證明外頭的這個男人就是她丈夫呢?

所以這就是上文提到的,戲文出現了bug,不能做到情通理順了。

當年譚鑫培也看到了這種情況,於是他就把唱詞整個改了,改成了薛仁貴離家之前與柳迎春的一些事情,這樣既說得通,也講得明了。

他既然能把夫妻二人的一些私事說出來,那麼這絕對就可以證明窯門外的這個軍人,就是她的丈夫回來了,柳迎春開門迎接也就順理成章了。

京劇名旦史依弘曾經在一個講座上說過這樣的話:(大意)「新編戲拿出來才幾年呀,別瞧老戲故事重複,但打磨了上百年,越修繕越完善,它怎麼能不好呢?」

她這實際也說了一個關鍵點。那麼包括這齣《汾河灣》,很多的情節,就是在藝人與藝人之間的這些互動交流;以及演出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劇情劇理;唱腔唱詞更趨完善優美,觀眾更加愛看,因此,老戲其實就像一個精美的藝術品一樣,越打磨越修繕越光彩照人!

這齣老戲中的這個情節,雖然短暫,但完善起來並不簡單,薛仁貴在窯外抒情,窯里的青衣該怎麼樣呢?這就牽扯到中西表演的不同處理方式問題了。

薛仁貴在窯外大唱特唱自己的過往,柳迎春在窯里聽著,也有所觸動。那麼當年齊如山從西洋留學回來以後,看了戲認為這不符合情理,於是寫信給梅蘭芳,說丈夫在外頭說,你在屋裡難道一點感覺都沒有嗎?

於是梅蘭芳就加了很多的身段,一會兒皺眉,一會兒擦淚,一會兒凝神,一會兒翻袖子戳戳點點。台底下彩聲四起!他還洋洋得意呢,結果對面的老譚不樂意了。因為這違反了梨園行在演戲上的另一個規則:那就是別人在表演演唱的時候,如果沒有劇情上的安排,其他人是不允許你加戲的,你動靜太大就是「攪和」在「刨」人家,是看你還是看他?這是絕對不允許的!這樣即讓表演者分神,也讓台下觀眾覺得亂,國戲的這一點,和西方戲劇的那些表演規則,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戲劇舞台上的演員事無巨細都在忙乎,但是中國舞台它是有輕重的,不是說台上的所有的人都是重點,重點是角兒,或者是重點表演的那個人,而不是其他人,沒到該表演的地方,其他人最好不要折騰,這也是中國戲與西方戲劇的重大區別之一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荷露團珠

(聲明:此文章內容文字系荷露團珠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