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寺:緣何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嵩山劍客 發佈 2023-01-27T21:12:22.375542+00:00

千古名剎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市中嶽嵩山西麓,面對少室山,背依五乳峰,群山環峙,少溪南流,翠柏蓊鬱,景致幽雅。

王建淞整理

千古名剎少林寺位於河南省中嶽嵩山景區登封市境內,面對少室山,背依五乳峰,群山環峙,少溪南流,翠柏蓊鬱,景致幽雅。它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祖庭和少林功夫的重點發祥地。千百年來,歷代先賢、帝王將相、高僧名士、文人墨客、百姓士民在此巡遊禮佛,習禪演武,歌詠書丹,修閣建殿,拓荒耕耘,留下了眾多的文化遺蹟。

2010年8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1996年12月,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嵩山少林寺被授予中國國家AAAAA級景區;2013年5月,中國國務院將少林寺古建築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那麼,如今少林寺及其周邊還有哪些珍貴的文物和建築呢?筆者在此給您做一下詳細的介紹。

一、少林寺院

  少林寺院即少林寺常住院,為住持僧及眾執事僧主持佛事活動和起居的場所,為寺院中心院落,現通稱少林寺。寺院坐落於嵩山少室山陰的少溪河北岸,背依五乳峰,占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寺院中軸線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方丈室、立雪亭、千佛殿7座建築,兩側還有眾多配殿和亭台樓閣。少林寺規模宏大,殿宇堂皇,為文物古蹟薈萃之地。1963年6月20日,少林寺院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門 是少林寺的大門,由正門和東、西掖門組成,創建於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間正門為單檐歇山式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三架。大門上懸黑底金字匾額,上書「少林寺」三字,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聖祖玄燁所書,匾正中上方有篆書「康熙御筆之寶」六字印章。山門屋頂為造型精美的琉璃脊,兩端龍頭昂首,中間寶塔矗立;四面的坡脊還飾有群獸。山門內正中有一木製佛龕,中供彌勒佛,盤膝而坐,手持布袋,笑容滿面。佛龕背面是持杵而立的木雕韋馱像。山門於1974年落架大修。山門兩側為面闊各一間的硬山式門庭。其前為八字形磚牆,東牆內書「大乘勝地」,外書「嵩山少林寺」;西牆內書「禪宗祖庭」。山門前有一對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雕刻的石獅,獅高1.67米。石獅前左右兩側有1995年重新恢復的旗杆,東西兩旗上分書「佛恩廣大」、「法力無邊」。

石坊 山門前東西兩側有兩座建於明代的石坊。二坊高5.9米,由青石雕造而成,皆為雙柱單孔廡殿式建築。石坊結構嚴謹,屋頂雕有脊飾,坡雕瓦壟狀,下雕斗拱。其最下的橫樑上,東石坊雕有「雙龍戲珠」、「雙獅戲珠」,西石坊雕「雙獅戲珠」、「雙鳳朝陽」圖案。東石坊外面橫額上刻有明徽王正書的「祖源諦本」四字。兩柱外側刻對聯:「地在天中,四海名山為第一;心傳言外,十方法教是初元。」東石坊內側橫額刻正書「跋陀開創」四字,無對聯。東石坊建於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西石坊內側橫額刻明徽王正書的「大乘勝地」四字,內側石柱刻對聯:「心傳古洞,嚴冬雪擁神光膝;面接嵩峰,靜夜風聞子晉笙。」

西石坊的外側橫額刻正書「嵩少禪林」四字,外側兩柱刻對聯:「雙雙玉井,碧澄冷浸千秋月;六六玄峰,翠聳光連萬壑雲。」西石坊建於明嘉靖乙卯年(1555年)。兩石坊皆為明徽王府出資興建。

碑林 在山門後至天王殿中間有一大甬道,兩側有小馬道,為寺院碑刻集中之地,由於碑多如林,故稱「碑林」。這裡原存放少林寺眾多名碑,如唐代《大唐天后御製詩書碑》、宋代《三十六峰賦》,元代《息庵禪師碑》、明代《千崖萬壑碑》、《釋迦雙跡靈像碑》、《淳拙禪師碑》等。1984年至1992年,這些重要碑刻均移至新建的碑廊內保存。如今碑林尚存有碑刻35通。其中明碑10通,清碑11通,現代碑刻13通,年代不詳的1通。知名的有明代《豁免糧差碑》、《月舟禪師碑》,清代《承修少林寺工程碑》、《禁焚山林碑》,現代《日本宗道臣大和尚歸山紀念碑》等。在碑林甬道中間,今存古銀杏樹五株。北邊的一株尤為粗大,高約30米,胸圍5.6米,樹齡在千年以上。

碑廊 碑廊即少林寺慈雲堂,舊時為千佛庵,在山門後碑林東側,建於清康熙時,門額刻有「慈雲堂」三字,兩側有石刻對聯:「誰開東土西方法,人在千崖萬壑間。」對聯為清賈臻書於咸豐辛亥(1851年)秋。原慈雲堂早已倒塌。1984年,重修少林寺時在慈雲堂舊址建42間總面積850平方米的四合院式迴廊,用以保存少林寺碑刻,因名「碑廊」。2005年在庭院正中建方型雙層飛檐樓閣一座。1984年至1985年,將寺院碑林及散存各處的名碑20多通移於碑廊。1986年至2002年少林寺及文物、宗教部門又將散存各處的碑刻70多通移於碑廊。碑廊現存有古碑107通,其中北齊1通,唐碑6通,宋碑5通,金碑5通,元碑10通,明碑70通,清碑7通,年代不詳的3通(重要碑刻見第九節)。

錘譜堂 原名西來堂,在山門後碑林西側。據乾隆十三年《少林寺志》載,西來堂為康熙時曾任登封縣僧會司僧官的少林寺僧真喜創建,乾隆初年重修,清道光時又重修。1985年,重修少林寺時,建42間總面積為850平方米的四合院式長廊,並將歷代少林寺武僧習武的主要拳法及僧兵歷史故事,分14組、215尊塑於長廊之中,由此名之「錘譜堂」。2005年又在錘譜堂正中建方型雙層飛檐樓閣一座。

天王殿 位於山門後中軸線上,是少林寺常住院第二進建築,清雍正十三年前為寺院山門。此殿歷經修建,至正三年(1343年),少林寺住持無為重建山門,將山門改建成面闊五間,進深四架的重檐歇山式建築,同時內塑佛教四大天王像,外塑二金剛神像。原殿正上方舊懸有「天下第一祖庭」匾。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清聖祖玄燁御書的「少林寺」匾也曾懸於殿門上。原殿於1928年被石友三焚毀。1981年7月,國家投資31萬元,依天王殿舊照及《少林寺志》所載原殿舊式重建,殿前重塑了兩座高大的佛教金剛護法神像;殿後重塑了四大天王像,依次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佛教上說四大天王各保天地東、西、南、北一方,使天地間「風調雨順」,故民間稱之為「護世四天王」,也俗稱「四大金剛」。殿上方今懸有楚圖南題的「天王殿」豎匾。

  大雄寶殿 又稱大雄殿,古稱大殿、三世佛祖殿。位於中軸線天王殿後,是寺院規模最大的殿堂,也是寺院進行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該殿為重檐歇山式建築,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原殿重建於金大定九年(1169年),歷代多次重修。殿中原塑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稱「三世佛」或「橫三世佛」。殿內原懸有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聖祖玄燁御書的「寶樹芳蓮」匾額。門外檐下懸有「大雄寶殿」匾額,還有乾隆十五年(1750年)高宗弘曆御書的「香岩雲梵」匾及對聯:「法域啟三明慧通眼藏,香岩標七淨妙滌心塵。」1928年,大雄寶殿被焚,1984年7月重建,1986年10月殿堂竣工。

重建後又重塑三世佛像,並新塑了十八羅漢像。殿中神龕後又塑了綠竹觀音像。殿內東側置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所鑄銅鐘及地藏王木雕像。殿成後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的「大雄寶殿」匾額懸於殿外。門前月台的石階兩側的欄板左右頂端有被焚前雕制精巧的小型獅、龍像。大雄殿的東側為香積廚,西側為庫房,為1995年重建,2004又依舊式再次重建。在大殿的月台下存有諸多少林名碑。如唐代的《皇唐嵩岳少林寺碑》,元代的《聖旨碑》,明代的《重建初祖殿記碑》、《幻休禪師行實碑》、《道公禪師行實碑》,清代的《重修千佛殿碑》、《乾隆詩碑》等。月台下正中還有高約10米的鐵製寶鼎,共三級,為佛曆二五三四年(1990年)鑄造。

緊那羅殿 位於大雄殿前月台東側,面向西。原殿為懸山式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五架,殿前有木製明柱兩根。該殿創建於明初,殿內原供三尊緊那羅王像。該殿於1928年被焚毀,僅存殿基和緊那羅王鐵像。1982年,河南古建研究所重建。殿中重塑三尊4米高的持棍護法、妙法、持法緊那羅像。殿外懸「緊那羅殿」匾及「默坐爨炊世無聞,揮棍嵩少顯禪門」對聯。此殿2004年又依日本所存六祖殿舊照再次重建。在緊那羅殿西南,原有「御碑亭」,為亭閣式建築,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已毀,僅存乾隆御書「宿少林寺詩碑」。

  六祖殿 位於大雄寶殿前月台西側,面向東。原殿為懸山式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五架,殿前有木製明柱兩根。該殿始建於明初,原殿內塑六祖朝觀音像。1928年,六祖殿被焚毀,僅存殿基。1983年重建,殿建成後新置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五尊白色玉雕像。兩山牆下,北側塑禪宗初祖達摩、三祖僧璨、五祖弘忍像;南側塑禪宗二祖慧可、四祖道信、六祖慧能像。西壁塑《達摩只履西歸圖》。2004年又依日本所存六祖殿舊照再次重建,恢復原貌。

  鐘樓 位於緊那羅殿東南側,面向西。原殿為面闊和進深各三間的四層飛檐歇山樓閣式建築,高十丈,是寺內最高建築。鐘樓創建於元朝至正五年(1345年)。建樓時將金代鑄的1.1萬斤大鐵鐘懸於其上。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又鑄高1.75米、跏趺而坐於蓮花台上的地藏王鐵像,置於樓內一層正中供奉。鐘樓歷代多次重修。原鐘樓於1928年被焚毀,僅存殿基、大鐵鐘和地藏王鐵像。1993年10月由河南省古建研究所依據日本常盤大定與關野貞在1920年所拍的鐘樓照片,同時參考了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立的《那羅延碑》上鐘樓線刻圖,依原樣重建,重建時新鑄1.3萬斤的巨型銅鐘懸於樓上,後又將明弘治元年(1488年)鑄的地藏王鐵像金粉後重新置於樓內一層原處。鐘樓現為四層飛檐,高27米,寬10米,長25米。

  鼓樓 位於六祖殿西南側,初名「轉輪閣」,後又稱「轉輪藏」、「藏閣」,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重修後更名鼓樓。原樓為面闊進深各三間的四層飛檐歇山樓閣式建築,和鐘樓對稱等高,同為寺內最高建築。鼓樓創建於元大德元年(1297年),歷時四年於大德四年(1300年)完工。1928年,鼓樓原殿被石友三焚毀。1996年重建鼓樓,由河南省古建研究所依原鼓樓照片,並參考明代碑刻上鐘樓的線刻圖,照原式重新設計建造,並制巨鼓一面懸於鼓樓上。在鐘樓的北側,今存有原鐘樓上懸掛的巨鍾一口,人稱「金代大鐵鐘」。它鑄造於金泰和四年(1204年)。鍾高2.1米,下口徑1.75米,鍾銘文載「重一萬一千斤」。據《少林寺志》載,此鍾「聲聞三十里」。1993年重建鐘樓時將其移至北側陳列。金代大鐵鐘,造型優美,工藝精湛,銘文清晰,為古代高超鑄造藝術的代表。

  東西禪堂 東禪堂在香積廚北,面向西,始建於元延祐末。原殿為懸山式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七架,殿前有四根石制明柱。此殿為寺僧坐禪修行之所,後世多有修葺。原殿於1928年被焚毀,僅存殿基。1983年至1984年重建,2004年又依舊式重建。西禪堂,今名客堂,在庫房北,與東禪堂對稱。該殿始建於元代至順時,後倒塌,明成化六年(1470年)重建。原殿為懸山式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七架,殿前有四根石制明柱。明正德五年(1510年)重修。原殿也是少林寺僧坐禪修行之處。1928年,殿堂被焚,僅存殿基和檐柱。1983年至1984年重建,並更名為客堂。東西禪堂2004年依日本所存原殿舊照又重建。重建後的東西禪堂為兩座面闊三間、進深七架的懸山式建築。

  法堂 又名藏經閣、講堂,位於大雄寶殿後中軸線上,為高僧講經說法和存放經卷典籍之所。原殿建於元至正初,弘治十年(1497年)至十八年(1505年)重建。原殿為單檐歇山式建築,面闊五間,進深四架,殿內原供達摩面壁石及包括明代銅版藏經在內的5000餘卷佛經圖籍、法器等。1928年,該殿被石友三焚燒,殿內經卷、武術書籍、達摩面壁石等俱被焚毀,僅存殿基及牆體石柱14根。1992年重建法堂。該殿依原式重新建造。殿內神龕上現供1997年緬甸居士所贈送的重16.5噸、長7米的巨型白玉臥佛一尊。殿內現存有歷史上保存下來的清康熙三年(1664年)的部分木刻版藏經及其它經書、武術書籍。殿外懸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所書的豎匾"藏經閣"。在法堂前的月台下還有兩通巨碑,一是元代的《重建達摩大師碑》,一是明代的《徽府恩錫碑》。

鐵鍋 石磨 在法堂殿前月台下東側存有一巨大的明代鐵鍋,直徑1.68米,周長5米,重1300斤。鍋外壁有五耳,鍋上沿壁鑄有:「萬曆四年十一月,少林寺常住造大鐵鍋一口,重一千三百斤。」由此可知,該鍋為明萬曆四年(1576年)所鑄造。此鍋傳為寺僧做飯或炒菜用的巨鍋,今多稱為炒菜鍋。在鐵鍋西側,有巨大石磨一盤,直徑1.17米,上扇厚0.32米,下扇厚0.22米。這個造於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的大石磨乃寺僧加工麵粉的用具。

  方丈室 位於法堂後中軸線上,為硬山式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該殿為少林寺住持(方丈)起居和處理寺院事務的場所。該殿歷史上曾多次重修。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因弘曆帝游少林寺時曾以此殿為行宮,故乾隆後該殿被稱為「行宮」,又稱「龍庭」。方丈室門外,原懸有乾隆游少林寺時題寫的「秀挹嵩雲」匾額及「登峰何必全規李,築室無妨小似廬」對聯。在方丈室東側檐下,懸有後至元二年(1336年)鑄造的大鐵鐘一座。鍾外壁鑄有「嵩山祖庭大少林禪寺命工鑄鐘壹顆重650斤、至元二年十月二十五日」字,還鑄有主持造鐘的少林寺眾執事住持沙門息庵、書記邵元、首座義照、監寺子羲等。銘文上還鑄有當時分布於全國各地的少林寺下院22個。方丈室東西兩側分別為廓然堂和方丈退居,前左和前右分別為東寮房和西寮房。

  立雪亭 位於方丈室後中軸線上,原名初祖殿,又稱達摩亭(庭),為單檐廡殿式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立雪亭創建於金元時,今亭為明朝正德七年(1512年)所重建。該殿之名的來歷,傳說是二祖慧可立於雪中候達摩傳法,雪過雙膝,最後斷臂而得衣缽法器,因名立雪亭。殿內正中有一木製神龕,內供銅鑄達摩坐像。該銅像據《營造祖龕記》碑載為明朝正德時司禮太監張永所施贈。銅像前塑有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像。神龕正上方懸乾隆十五年(1750年)弘曆帝御書的「雪印心珠」橫匾。

在立雪亭門外正上方有1983年任永昌所書的「立雪亭"匾及"禪宗初祖天竺僧,斷臂求法立雪人」對聯。在立雪亭門口石階東側有一立於明朝嘉靖十年(1531年)的石碑,正面刻有"立雪亭"三個大字。在立雪亭正前方有27級垂直石台階,台階上有兩株千枝柏,枝條層層向前伸展,覆蓋於27級石階上方。

  文殊殿 位於立雪亭東,面向西。原殿舊為少林寺的立雪亭,又稱達摩殿、單傳堂,1928年原殿被燒毀,1983年重建,更名為文殊殿。該殿面闊三間,門外懸「文殊殿」匾。殿內正中塑文殊菩薩騎青獅像,左右塑二童子像。殿的西牆壁掛有「佛牌」65幅,南牆壁上有佛牌50幅。殿的北牆壁下供1980年複製的「達摩面壁石」。面壁石側有一塊舊存木製屏板,上刻明董其昌書寫的兩首偈語。一偈為:「路行跨水復逢羊,獨自淒淒暗渡江;日下可憐雙象馬,二株嫩桂久昌昌。」另一偈為:「震旦雖闊別無路,要假兒孫腳下行;金雞喜銜一粒米,供養十方羅漢僧。」屏板背面刻陳摶書寫的字徑達一米的一個巨大的「福」字,蒼勁有力。此木製屏板正面的刻字,系董其昌於明萬曆末所題,寺僧通慧將其刻於石碑上。後寺僧依石碑字摹刻於木屏板上。木製屏板為清代遺物。

  普賢殿 位於立雪亭西,與文殊殿對稱。原殿舊為少林寺的立雪亭,1928年被火燒毀,1985年重建,更名普賢殿。該殿面闊三間,殿內正中塑普賢菩薩騎白象像,兩側塑二侍者。在殿的北壁下,有明代永樂七年(1409年)九月,開封府周王贈送的一尊白玉阿彌陀佛像,像左胸前刻銘文:「周王為生男有爵,建像一尊,佛光萬載。」銘文後為紀年。佛像雕刻細膩,造型優美,為藝術珍品。門外今懸唐玉潤書寫的「普賢殿」匾。

  千佛殿 又名毗盧閣、毗盧殿、千佛閣,位於立雪亭後的中軸線上,是寺院最後一座殿堂。該殿創建於明朝萬曆十六年(1588年),為崇信佛教的慈聖宣文皇太后拆伊王府殿材,鑿山為基而建造的,用來貯藏太后命工匠刻版印製的藏經。千佛殿原為重檐樓閣式建築,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修時改為大硬山式建築。

該殿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八架,總面積350平方米,是少林寺規模最大的殿宇之一。殿內正中置有約6米高的木製神龕,為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所造,內供明萬曆建殿時鑄造的高2.5米的銅質毗盧佛像。銅佛鑄造精良,為明代鑄造藝術珍品。在神龕的上方,懸有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弘曆帝御書的「法印高提」匾,龕前殿柱上懸弘曆帝御書的對聯:「山色溪聲涵靜照,喜園樂樹繞靈台。」

在殿內東、西、北三面的牆壁上有明代建殿時繪製的巨幅「五百羅漢朝毗盧」彩色壁畫。畫幅總長42米,高7.5米,面積為315平方米。壁畫共分45組,計有495個羅漢。畫面上層為山巒,中層為浮雲,下層為流水,五百羅漢圖分三層分布於雲霧水波之間。壁畫中的五百羅漢姿態各異,有的仰面觀天,有的低頭沉思,有的持缽顯法,有的托經研讀,有的怒目而視,有的笑逐顏開,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在每層羅漢圖之間的波濤雲海間,還點綴有白鶴銜杖、文殊騎青獅等與羅漢圖相陪襯的精美圖案。在羅漢像中還有數個轉像,雖歷經400餘年,但立於殿內任何角落,它都注視著你。五百羅漢壁畫,場面宏大,氣勢磅礴,渾然一體。其畫筆線條粗獷,繪製精湛,獨具匠心,為我國古代繪畫藝術珍品。在千佛殿的磚地上,還有48個練功腳踏陷坑,人稱「站樁坑」。

  白衣殿 今又稱「錘譜殿」、「觀音殿」。位於千佛殿東側,面向西,創建於清初。該殿面闊五間,進深五架,殿外有明柱四根。殿中供白衣大士銅像。登封縣文物部門將少林寺南園白衣殿中的一尊銅質觀音像移於此殿正中供奉。之後又在神龕像側塑神財、龍女兩侍者像。白衣殿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1919年重修,1982年又翻修,並加固了壁畫。2001年又落架大修。白衣殿內南北牆壁上有清末繪製的16組少林武僧演武的「少林錘譜圖」壁畫,南壁繪15組武僧演練兵器的「兵器圖」壁畫。在殿東壁神龕北側,繪《十三和尚救唐王》壁畫兩幅。南一幅繪的是少林寺十三武僧將秦王李世民從古洛城(洛陽)監牢中救出來並與王世充的鄭軍激戰的場面,圖中騎白馬者為秦王李世民,周圍保護者為少林寺十三武僧。

北一幅繪少林寺十三武僧擒住鄭將王仁則的場面,圖中被捆綁者為鄭將王仁則。此二幅壁畫是根據少林寺十三武僧助唐平定王世充及「十三和尚救唐王」的故事而繪製的。在西牆神龕南繪有「緊那羅王御紅巾」壁畫兩幅。在殿北牆壁東端繪有巨幅精緻的「文殊菩薩騎青獅」壁畫,南壁東端繪有巨幅「普賢菩薩騎白象」壁畫。在正中神龕的北壁繪有大幅「伏虎羅漢」壁畫,南壁繪大幅「降龍羅漢」壁畫。

  地藏殿 位於千佛殿西側,與白衣殿對稱,創建於清初。該殿面闊五間,進深五架,殿外有明柱四根。原殿內正中供地藏王像。地藏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佛教說其主要是拯救地獄中受苦受難者。殿內南北牆下原塑有十殿閻君像。殿內牆上原有壁畫,早已脫落。1979年重修時,塑地藏王及左右一老一少二侍者閔公、道明像,同時將十殿閻君塑像改為畫卷,鑲於南北壁上。十殿閻君,為佛教中傳說主管地獄十殿的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閻羅王、變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轉輪王。2002年殿內四壁陳設改為玉石浮雕「西天佛國」圖。

  塔院 位於寺院六祖殿和庫房西側,為寺院早期的建築之一。今塔院占地1300多平方米,其北部有兩座宋代建造的佛塔。西北雙層磚台上為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創建的「釋迦佛塔」,為二重檐樓閣式建築。其上下兩層均有塔門和塔室,上室已空,下室有青石雕刻的高1.73米的釋迦佛像一尊。據塔銘載,塔室內的釋迦佛雕像是經唐代的「會昌滅法」而倖存下來的,滅法時頸項手部均有損壞。故此石像至遲雕於晚唐之前。在「釋迦佛塔」東側台階下,還有宋元祐二年(1087年)建的一座四邊形十級密檐式彌勒佛磚塔,高約10米。塔下有塔室,塔門上橫額刻行書「下生彌勒佛塔」,兩側對聯為行書:「共諸眾生,明正達本。」塔室內原供彌勒佛像,後失,今室內有後人塑的彌勒佛像一尊。

  少陽橋 位於寺院山門前的少溪河上,為單孔石拱橋。橋長37.5米,寬5.1米,高5.3米,拱洞高3.8米。在橋左右的券面上刻有「道光廿六年九月修建」字。據今存寺內的《重修少陽橋碑記》載:相傳,橋處「為龍脈所關」、「一寺呼吸之處」。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之前,很早就有少陽橋,不知建於何時。後橋被山洪沖毀。為了便於香客朝山之便,時任登封縣僧會司僧官的少林僧德武與寂文等,於清道光十年(1830年)倡修新橋,並建造了一座高8丈、寬8丈的大石橋,10餘年後新橋坍塌,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籌建此橋,至三十年(1850年)石橋全部竣工。

二、塔林及寺院周圍的塔

塔林 位於少林寺西500米處的少溪河北岸,占地面積約14000平方米。這裡的塔密布如林,高低不一,大小不同,故稱「塔林」。塔林古時稱為少林的「祖塋」,亦稱「塔院」,乃少林寺歷代僧人的墓地。少林寺僧圓寂火化後(亦有非火化者),將骨灰放入地宮,上面建塔以示紀念。塔前有塔額,標僧名及稱謂,塔後多有塔銘,記述僧人生平。塔林現存唐、宋、金、元、明、清古塔229座(詳見第八節古塔),現代塔4座;一為1990年建的六邊形七級願安正公磚塔;二為1995年建的六邊形七級慧參禪公塔;三為2002年建的喇嘛形喜公塔;四為2005年建的德公小石塔,計232座。

塔林中的塔,有朝代可考者,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8座、元塔43座、明塔140座、清塔10座、年代不詳者24座。塔林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跨越朝代最多的一座古塔群。1963年6月20日塔林被河南省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林古塔千姿百態,是少林社會、經濟狀況和宗教制度的反映。塔形的不同,大致取決於這幾方面:一是僧人在佛教中的影響和社會地位,地位高,建塔就大而精。二是僧人的經濟狀況。少林寺實行的是家族式的「子孫堂」制度,其塔均由其弟子建造,家族經濟條件好建塔就大而精。三是與社會狀況有關。一般來說,社會安定時期,塔就建得多而大,反之少而小。四是不同時代塔式不同。塔受世俗文化影響較深,塔的大小等級受封建等級制度的影響。

塔有一、三、五、七級之分,等級最高者為七級,這表明佛教實際上也存在著等級制度。塔林中塔層為單數,是受世俗「單數為陽、雙數為陰」的建築陰陽思想影響所造成的。塔上的塔銘,與社會上俗人的「墓志銘」是完全相同的。塔林中刻著八卦的塔,是佛教禪宗吸納諸家文化的表現;塔林中密宗的「喇嘛塔」,則是禪宗與各宗派之間相互融合的產物。

少林寺塔林橫跨唐、宋、金、元、明、清六朝,不同朝代所建的塔,為研究各代塔式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塔銘上所記述的歷史事件,內容之多、連貫性之強,是少林寺諸多歷史史料不可比擬的。過去,由於塔林多年失修,倒塌古塔數十座。1959年國家首次對塔林進行整修,搶救了多座危塔。1979年又對塔林進行全面整修,加固維修了風化嚴重及傾斜的古塔,並從淤土中挖出了8座小石塔。1982年新築了塔林圍牆,1993年又新建了塔林南門,並在其內廣植柏樹,從而使塔林得到有效的保護。

  寺院周圍古塔 少林寺地區古塔薈萃,塔林為僧塔的集中之地。除塔林和塔院的古塔外,在少林寺院及周圍還散存有15座古塔及數座現代塔。散布於寺外的古塔,大多具有極高的文物和文化價值。比如少林地區現存最早的唐代法如塔、唐同光禪師塔、五代法華鈞塔等都是研究古塔和少林寺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少林寺周圍現存的古塔共15座,其中唐塔4座、五代塔1座、元塔1座、明塔3座、清塔4座、年代不詳的古塔2座(詳見第八節古塔)。

三、初祖庵

初祖庵位於少林寺西北2公里、五乳峰下的阜丘上,現有山門、大殿、東西對亭和千佛閣等建築。除山門為1986年重建外,余為原建築。它是北宋時少林寺僧為紀念禪宗初祖達摩面壁修行而建的一座完整的小型寺庵,故又稱「達摩面壁庵」。

大殿 建於宋宣和七年(1125年),深、廣各三間,是河南省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築。因為它的時代特點強,在建築學上有很高的價值。1963年6月20日,大殿被河南省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大殿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殿於1957年整修,1984年落架翻修。大殿門口有磚雕對聯:「在西天二十八祖,過東土初開少林」,簡明地說出了達摩的身世和來歷。整個殿房施八角石柱16根,殿內四根金柱浮雕為握杵執鞭、氣度威嚴的武士、活潑的游龍、瀟灑的舞鳳、飄然如生的飛天和龐大的盤龍等。

這些浮雕剛柔融和,引人注目。12根檐柱除四根為素麵外,其它八根飾有浮雕,畫面有蓮、菊、卷草、飛天、坐佛、蓮花化生、鳳戲牡丹、孔雀穿花以及群鶴鬧蓮等。佛台須彌座和殿牆的石護腳上面雕有卷草、猛獅、武士、騎鹿、麒麟、水獸、馬、羊、魚、龜、以及飛舞翻騰、吞雲吐霧的翔龍和維妙維肖的山水人物等。

東西亭  西亭,又稱「面壁亭」,在大殿後西側,為四邊形亭閣式建築。該亭至遲建於明初,宣德初年之後數度重修1986年又翻修。西亭內原供達摩塑像及「達摩面壁石」。此石乃元末時在少林河中發現的石質紋理呈達摩面壁狀的花崗石,後置於此中供奉。乾隆十五年(1750年),「面壁石」移於少林寺供奉。西亭內原有明代壁畫,已剝落。今亭內東西北壁上的壁畫,大致為1923年重修時所繪。東亭,又稱「聖公聖母亭」或「聖公聖母殿」,在大殿後東側,與西亭對稱,人稱二亭為「東西對亭」。該亭為四邊形亭閣式建築,創建於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由河北趙光祖率眾信士建造。內有1923年繪的19幅壁畫。

千佛閣  在大殿後中軸線上,為初祖庵最後一座殿堂,原名千佛殿,創建於明代景泰時(1450-1456年),原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架,中供佛陀。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初祖庵住持福緣(元)重建時改建為重檐樓閣式建築,更名「千佛閣」。康乾時少林寺任僧會司的真喜重修;清咸豐六年(1856年)又重修,並改為單檐硬山式建築。該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架。民國時,千佛殿失火,屋頂被焚毀,僅存牆體。1963年至1964年,國家撥款修復。殿內現供1986年塑的觀音像及達摩、慧可像。

其它 殿外東南角有一株六祖手植柏,相傳少林禪宗六祖慧能於唐初用缽盂從廣東帶回一株柏樹苗,栽種在這裡,表示對達摩的尊崇和懷念。如今這棵古柏生機旺盛,枝葉茂密,老而不衰。殿房四周,擺布著宋代以後石刻40餘品,其中著名者如宋代書法家黃庭堅的《達摩頌碑》、宋蔡卞的《達摩面壁之庵》六字石刻、金代的《重修面壁庵記》和《新修雪亭西舍記》等碑50通(重要碑刻見第九節)。

四、達摩洞

在初祖庵後面的五乳峰上,有一個天然石洞,相傳為達摩當年面壁九年處。洞前立有明萬曆甲辰年(1604年)的雙柱單孔石坊一座,南額題刻「默玄處」。北額題刻「東來肇跡」。洞外西邊石壁上,有明代蘇民望題刻的:「西來大意誰能窮,五乳峰頭九載功,若道真詮塵內了,達摩應自欠圓通。」另有明代題刻 「古壁洞天」四字。在達摩洞左側峰頂,有1995年修建的一座通高12米的巨型達摩祖師白玉雕像。

五、二祖庵

少林寺西南約4公里、少室山缽盂峰上,有二祖庵,為佛徒紀念二祖修建。庵南斷崖上有養臂台,是二祖慧可的「經行處」,稱「覓心台」、「煉磨台」。庵內現有明代創建、清代重修的正殿三間,明、清碑碣數通,還有明天順六年(1642年)鑄造的重達千斤鐵鐘一口。殿前有古柏三株;庭院四角有水井4眼,這就是有名的「卓錫泉」,又稱「苦、辣、酸、甜」四眼井。庵院四周有磚塔三座,分別為唐、元、明代所建(詳見古塔)。

六、寺周其它建築

在少林寺的周圍還有十方禪院、甘露台、南園白衣殿、和尚祠堂等建築。甘露台位於少林寺西,為高約10米的圓形平台,相傳為跋陀翻譯佛經時天降甘露處,因名。南園是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周王為道公建的一座禪院,現僅存清代雍正時重建的白衣殿。祠堂在寺院西,現存清乾隆時建的大殿一座。十方禪院原為遊行十方、尋師求法的行腳僧之旅舍,1993年改建為內塑五百羅漢的殿堂,已失原貌。在少林寺東側高台地上,有1986~1988年國家旅遊局和河南省旅遊局投資建造的占地面積2.9萬多平方米的向海內外招生。培養少林武術人才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的少林寺武術館,武術館有武術史壁畫長廊、18銅人塑像、演武大廳、練功房、武術賓館等設施。如今這裡已成為中外武術的交流中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