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程2023|遊戲出海,誰能成為下一個《原神》

銀柿財經 發佈 2023-01-28T00:10:52.068976+00:00

這是遊戲史上最大規模的停服事件,受到了眾多玩家的關注。第三方機構七麥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底,年內共計有6.2萬款遊戲在蘋果商店下架。

暴雪國服的正式停服,給新年氣氛平添了一絲「寒意」。

這是遊戲史上最大規模的停服事件,受到了眾多玩家的關注。但更多遊戲的生命是在悄無聲息中被終結的。第三方機構七麥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底,年內共計有6.2萬款遊戲在蘋果商店下架。

除了停服,遊戲行業在2022年還經歷了更多波折:遊戲版號收緊、研發項目中途「夭折」、裁員陰影籠罩……在這一系列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遊戲廠商把目光投射到出海上,生生地把藍海「卷」成了紅海。

「2023年,出海還是得繼續堅持。」從業多年的帕奇(化名)表示,儘管2022年4月版號開閘並逐漸實現常態化,「但一味依賴於政策鬆緊還是會有很多風險,而且遊戲海外發行『方法論』也開始清晰起來。」

「必須得考慮出海」

對遊戲行業而言,2022年註定不平凡。「2022年,我國遊戲行業受新冠疫情影響,多項市場指標出現下滑。」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於近期披露的數據摘要中評估表示,行業整體處於承壓蓄力階段。

數據還顯示,2022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658.84億元,同比減少306.29億元,下降10.33%;遊戲用戶規模6.64億人,同比下降0.33%。自2014年以來,這兩項數據均首次出現了負增長,國內網際網路流量見頂。

另外,2022年自主研發遊戲國內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223.77億元,同比下降了13.70%;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73.46億美元,同比下降了3.70%;中國移動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930.58億元,比上年度減少324.8億元,同比下降14.40%。

疫情影響之外,政策環境也是一大原因。遊戲版號可以說是遊戲重要的生命線,2022年發放的版號數量則是近五年最低,遞減趨勢明顯。

據國家新聞出版署公示信息,截至當年12月28日,2022年一共有529個遊戲版號過審。而對比過去幾年裡,2018年發放版號2064款;2019年發放版號1570款;2020年發放版號1405款;2021年發放版號755款。

「2021年7月版號停發後,遊戲廠商就不得不考慮出海了。」也是在這兩年,帕奇明顯感受到,出海是一道必答題,「我們公司在2019年開展海外業務,其實算是時間比較晚的了。」

國海證券也在研報中稱,在遊戲版號等政策背景下,出海成為遊戲廠商新的增長途徑。一方面,海外遊戲市場沒有版號限制;另一方面,海外移動遊戲市場前景廣闊,未來增量空間可觀。

帕奇稱,現在國產手遊質量較高,在海外競爭力也強,也取得了一定的出海成績。2012-2021年這九年間,中國遊戲廠商在海外的收入實現超過30倍的增長。2012年,中國遊戲廠商在海外的收入僅僅只有5.7億美元,到了2021年年底,中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一路增長至180.13億美元

另外,全球遊戲市場規模還在持續增長。市場調研機構Newzoo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遊戲玩家達到32億,預計為遊戲市場創造1968億美元收入,同比增長2.1%。

揚帆出海的方法論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AppMagic統計的2022年度全球收入最高的手遊發行商Top30,中國遊戲廠商有7家入榜,騰訊控股(00700.HK)、網易(09999.HK)和米哈游一舉包攬了榜單的前三位,一共創造了103.47億美元的年收入。

實際上,對比三七互娛(002555.SZ)、莉莉絲等遊戲廠商,大廠出海的時間相對較晚,但他們卻追趕迅速,後來居上。

梳理這些頭部廠商的出海策略,不外乎三個步驟:先聚焦一個地區,用成熟的手遊模式占領單類市場;再是自建海外工作室;最後,獲取全球知名IP授權,並結合自身優勢切入海外熱門賽道,快速建立品牌影響力。

以網易為例。國海證券在研報中分析指出,網易早期出海主打日本市場,並憑藉本地化運營能力破解「遊戲孤島」,《荒野行動》長期占據日本暢銷榜TOP10;後利用全球化IP《暗黑破壞神》和《哈利·波特》進攻歐美市場,高品質端游《永劫無間》率先衝擊全球市場,創下國產買斷制遊戲銷量紀錄;投資併購海外工作室,自建名越、櫻花、蒙特婁三間海外工作室,多款全球化PC+主機遊戲密集研發中。

提及出海的標杆作品,米哈游推出的《原神》是繞不開的。《原神》從立項到正式發布經歷了將近4年的時間,遊戲上線時的研發團隊超過了400人。而手遊的一般研發周期在18個月,研發團隊在30~150人左右。

米哈游聯合創始人兼CEO蔡浩宇曾介紹,《原神》的研發成本達1億美元,未來還將每年投入2億美元進行進一步研發。由此,《原神》引發了行業對於「精品出海」的思考。帕奇對《原神》評價也很高:「這種高質量的全球大作,不僅提高了國內的玩家品味,也提高了國外的玩家品味。」

早期出海,遊戲廠商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買量」這種模式(遊戲廠家或發行商通過廣告投放的形式,在某一時間內在各大渠道集中曝光,從而達到引導玩家下載、註冊遊戲的目的)。

但現在,買量營銷已經使得遊戲在海外市場的獲客成本增加。據Sensor Tower發布的《2022國內手遊出海白皮書》數據,自iOS14.6更新以來,全球重度手遊廣告獲客成本已暴漲78%。

「不像那些頭部廠商,中小廠商沒有那麼多錢砸,只能劍走偏鋒,要麼做小而美的產品,要麼嗅覺敏銳開拓藍海。」帕奇補充道,對垂直客戶精準買量之外,公司還在社交媒體上通過內容和品牌進行營銷,目前也有不錯的效果。

合規及本地化難題

隨著遊戲廠商出海競爭加劇,並於2022年達到新高峰,隨之而來的是「合規」成了該賽道的熱門話題。

墾丁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諾誠遊戲法團隊負責人朱駿超介紹,遊戲廠商在出海時會很注重出海國家的監管紅線問題,例如遊戲資質問題(是否需要有版號之類的要求)、遊戲分級、遊戲玩法內容設計、數據保護問題等。

「近年來,國內遊戲廠商逐步向海外發展,對海外項目合規也越來越重視。國內遊戲廠商在進行遊戲海外發行項目時,一般都會對出海目的地的法律進行深入了解研究。」朱駿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蘋果、谷歌隱私保護政策也發生了變化。全球手遊廣告投放也明顯存在摻雜諸多違規內容、虛假宣傳、推廣素材侵權等問題。

結合律所此前服務過的案例情況,朱駿超說,現在買量模式的核心關注要點,在於投放平台的素材合規要求以及目標投放地區可能存在的廣告類、消費者權益類法律法規。

他建議,遊戲廠商一方面要對主流買量平台(如Facebook、Apple、Google等)所設置的各類投放要求、素材要求予以明確,確保買量推廣業務能夠順利推進;同時對於特定國家所重點關注的法律法規也應當予以關注。

朱駿超還補充道,遊戲本地化運作是除遊戲產品力之外非常重要的研發議題,也是許多出海遊戲產品能夠獲得當地用戶認可的一個重要方面。「從我們團隊過往的經驗來看,各國各地區對於內容合規的要求存在不同的關注點。

以中東及東南亞部分地區為例,涉及宗教的內容需要非常慎重,例如遊戲角色的宗教化設計應該保持一個較為正面積極的展示;涉政治方面,以泰國為例,遊戲或廣告中對於皇室成員、稱謂方面的內容需要謹慎使用,這在當地存在非常嚴格的監管要求;涉文化習俗方面,俄羅斯、新加坡地區對於同性戀情節較為排斥等。

對於2023年遊戲出海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帕奇也提到了「本地化運作」。他坦言,內容之外,海外玩家越來越看重服務向的東西。如果找本地代理,服務還比較好解決。「但如果是國內廠商自己發行,海外各種地區的客戶服務,現在其實還有跟不上的。中小廠只能包給大平台做發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