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玄李豐案:堂堂曹魏宰相高官,因何被人當庭砍死?

青言論史 發佈 2023-01-28T19:38:44.346769+00:00

熟悉三國歷史的人,想必對「衣帶詔」事件並不陌生。建安五年,(據說)漢獻帝密詔國丈伏完、車騎將軍董承、左將軍劉備等人,要他們誅殺曹操。事情敗露後,董承被夷三族,其女董貴人身懷六甲亦被處死,劉備出逃,伏完則在死後五年被查出涉及此案,其女兒伏皇后被廢,所生皇子被殺。

熟悉三國歷史的人,想必對「衣帶詔」事件並不陌生。建安五年,(據說)漢獻帝密詔國丈伏完、車騎將軍董承、左將軍劉備等人,要他們誅殺曹操。事情敗露後,董承被夷三族,其女董貴人身懷六甲亦被處死,劉備出逃,伏完則在死後五年被查出涉及此案,其女兒伏皇后被廢,所生皇子被殺。

了解這個故事的人,大多都對曹操之殘忍、獻帝之軟弱印象深刻,也為伏後、董貴人命運之不幸而嗟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天道有輪迴」,在伏後被廢(公元214年)後四十年,同樣的命運也降臨到了曹操的後人頭上。

曹魏的歷史,可以以正始十年(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變作為分水嶺:高平陵之變以前,曹魏的大權都是把握在曹家人(曹丕父子和曹爽)手裡的;自司馬懿發動政變誅殺曹爽以後,魏國大權就落入了司馬氏彀中,並在十六年後由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正式完成了禪代之舉。

相比於曹氏代漢,司馬氏的篡位之路要少走了八年(曹操控制了劉協二十四年)。但這並不代表司馬氏的奪權之路是一帆風順的;相反,十六年間司馬氏掌門人三度易主,為其取代曹氏稱帝帶來了巨大的阻礙。因此,魏晉嬗代之際,政治空氣尤其肅殺,各類大案層出不窮,西晉王朝,可以說就是建立在這樣一種殘酷而高壓的政治氛圍之中的。

在司馬氏所興起的多樁大案中,有一件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它與當年的「衣帶詔」案相似度極高,讓人不得不懷疑是司馬氏一手釀就的冤案,這就是發生在正元元年(公元254年)的夏侯玄、李豐案。

夏侯玄出身於譙郡夏侯氏,夏侯淵的從孫,其母又是曹操養子曹真的妹妹,算得上是半個曹家人。曹真之子曹爽執政後,作為其表兄的夏侯玄也跟著官運亨通了起來,被拜為征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州諸軍事,成為了具有實際兵權的封疆大吏。更難得的是,他還和司馬懿保持著不錯的關係,這也讓他在曹爽被殺後作為表親居然未被株連,只是被除去兵權、調回洛陽擔任閒職而已。

從夏侯玄在史書和《世說新語》中的表現來看,此子名士派頭十足,但是行政能力恐怕就不過爾爾了,屬於廣大群眾刻板印象中的官二代公子哥。但是,失去兵權的夏侯玄卻悒悒不樂,覺得自己身為夏侯氏宗親,竟然被如此閒置,實在是暴殄天物,所以經常和朋友們抱怨。他這一抱怨,就引得別人注意了。

注意到夏侯玄的人是中書令李豐。李豐出身馮翊李氏,父親李義曾任曹魏諫議大夫。李豐和夏侯玄、司馬師等人一樣,都是混曹魏官二代圈子的,只不過他的家族沒有夏侯和司馬氏勢力大,父親死的又早,於是只能在諸位大少爺們跟前虛與委蛇兩邊不得罪。當然,也正是這種兩頭討巧才讓李家在高平陵之變中全身而退,他自己本人甚至還在司馬懿死後遞補了中書令這一要職,算是因禍得福。

夏侯玄和李豐兩人年少時關係就不錯,都屬於有家底有關係,沒腦子沒能力的二代。問題是,這兩個沒頭腦又不高興的話偏偏又有野心,想要趁著司馬懿死後司馬師立足不穩的時候將其扳倒。畢竟,當年都是一起混京城少爺圈子的,誰又比誰高明呢?

除了他們兩人外,張皇后的父親張緝也摻和了進來。張緝和他們一樣,也是覺得自己不受重用,再加上和李豐又都是馮翊老鄉,幾個失意人經常聚在一起借酒消愁,喝多了就想搞事,一來二去,一個除掉司馬師的計劃就悄悄形成了。

計劃的內容說起來也簡單,是在嘉平六年(公元254年)二月,利用皇帝封拜貴人的機會,利用宮中的侍衛除掉司馬師。當然,想要實施光靠這幾個外臣也是不行的,於是李豐等人又聯繫了宮裡的宦官蘇鑠等人,許諾事成後給他們封侯,而夏侯玄將取代司馬師為大將軍。

然而,夏侯玄、李豐等人之間頻繁的互動引起了司馬師的警覺,他派人將李豐請到府上詰問。李豐自知此行有去無回,直接承認了所有密謀,被司馬師讓衛士一擁而上亂刀砍死。夏侯玄等人下獄,不久後均被夷滅三族,皇后張氏也被廢黜。

以上案情,均是由時任廷尉鍾毓記錄並呈交、晉人陳壽又寫進《三國志》裡面的。裴松之在給這一段作注時,又提到了另一種說法,並被司馬光採錄進了《資治通鑑》之中:

李豐在中書令之位上幹了兩年,經常被皇帝曹芳單獨召見談話,司馬師見君臣二人過從甚密,便讓李豐主動交代都和皇帝談了什麼。李豐沒有給司馬師說實話,司馬師便直接讓人處死了李豐,又把和他關係不錯的夏侯玄等人下獄,並讓鍾毓為之羅織罪名。夏侯玄對此事心知肚明,直接問鍾毓:「我夏侯玄有什麼罪?您自己看著編吧,我全都認!」於是,一篇誣陷夏侯玄等人密謀刺殺司馬師的口供一夜之間便炮製而出。

兩種記錄,差之千里。《三國志》中的記載,是夏侯玄撿了條命不要,自己沒能耐還要作死,最終咎由自取;《資治通鑑》的記載則是將矛頭直指司馬師,認為是他策劃了這場大獄。那麼,誰是對的呢?

歷史的真相我們已經無從查尋,但是我個人更傾向於《資治通鑑》是真相。原因有很多:

首先,此案的案情和「衣帶詔」案實在是太過相似,甚至參與人中都有一個不得志的國丈。這種過於雷同的劇情,不得不讓人懷疑是司馬師依樣畫葫蘆;

其次,陳壽為司馬氏遮掩的案例實在是不勝枚舉,使得魏晉之際的歷史變得極其撲朔迷離;再加上夏侯玄案後不久曹芳就被廢黜,更使人懷疑此案背後是否有所隱情;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哪怕是陳壽的原文,也沒有否認李豐在面見司馬師後即被直接殺害。作為皇帝的親家(李豐的兒子是曹芳的駙馬),宰相級的高官,竟然沒有任何哪怕是走流程的審判就直接被同僚殺死,這能說明什麼?恐怕只能說明司馬師心裡有鬼而已!

夏侯玄、李豐死後,皇帝與司馬師間的關係進一步惡化。該年九月,詔令司馬昭率軍抵擋姜維,司馬昭竟然直接帶兵進京。當然,這道詔令應該是司馬師以天子之命下達的,司馬昭進京也是早就安排好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廢帝。

直到此時,曹芳身邊的人依然看不清形勢,攛掇他以司馬昭抗旨的名義將其誅殺,並把他的兵拿過來對付司馬師。詔書寫好了交給曹芳,曹芳沒有蓋章,也許是因為害怕,也許是因為知道這麼做沒用。不久以後,他就被司馬師廢為齊王,結束了他為期十五年的統治生涯。

值得玩味的是,曹芳被廢後,居然過得還不錯。司馬師並沒有難為他,此後的司馬昭、司馬炎也不曾加害他,就這樣平平安安地活到了西晉建立以後,以邵陵厲公的頭銜結束了自己四十三年的生命。他的結局,與山陽公劉協大致一致,也比接他班的曹髦好了不少,算是善終了。

至於此案的幕後黑手司馬師,則在兩年後平定毌丘儉叛亂中眼珠迸裂而死,死前甚至沒能留下一個兒子。雖然說什麼「因果報應」都是封建迷信,但是司馬師乃至整個司馬氏最後的結局,都不能不讓人遐想他們是否在為不光彩的得國而買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