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長期忽略的事實,從091潛艇開始,動力輸出就很強勁!

匈奴狼山 發佈 2023-01-28T22:22:49.711045+00:00

早在第一代的攻擊魚,也就是091型,尤其是最早的3艘,雖然整體技術不是很先進,但是核動力包的輸出功率是很大的;


昨天瀚海狼山(匈奴狼山)第一次談到。早在第一代的攻擊魚,也就是091型,尤其是最早的3艘,雖然整體技術不是很先進,但是核動力包的輸出功率是很大的;在同代的攻擊魚中仍然有一流的航速。如果馬力全開,可以高達36節甚至更高。在冷戰年代,也只有蘇聯的少數攻擊核魚有高於這個水下航速的記錄。說到這裡有部分人堅決不信,說誰都是知道091是當時5大國同代核魚中相對技術最落後也是作戰能力最弱的。號稱一出港口,在夏威夷都能聽到。怎麼可能有如此突出的航速記錄?而基本事實是,091確實只是暫時解決了核魚的有無的問題;因為噪音嚴重超標而隱蔽性也差,但是這並不代表091在所有重要的子系統上都沒有什麼亮點。而一旦出現核潛艇相互發現的狀況,091在水下發起飆來,


還真沒誰能輕易拉得住的!其實在二戰以前,潛艇大國就普遍認識到水下高航速是克敵制勝、同時也是躲避反潛攻擊的法寶之一。二戰以後的核潛艇技術競賽;基本在如何降低噪音同時也提高最高航速兩個方向同時努力展開。在這些領域,蘇聯方面由於工業基礎較差,因此更樂意追求高航速與最大潛深這些極限指標;只有在獲得西方高精度工具機之後,蘇式潛艇的噪音水平才有一次顯著性的下降。而美國海軍有全球最完善的大洋水下交戰經驗,因此非常強調最低靜音航速的意義。當然美式主力潛艇也很早認識到高速水下追擊的意義,當時的美式主力常規潛艇也屬於二戰水下航速全球最高的系列。因此「鏢鱸」號和「鰷魚」號在雷伊泰灣大海戰的聖貝納迪諾海峽遭遇戰中,才能攔截並且獵殺由戰列艦與;


戰列巡洋艦組成的高速蒸汽艦隊,先後擊沉重巡洋艦愛宕號與摩耶號。發射魚雷前美軍潛艇已經加速到最高速度而水聲完全暴露,不過對手連雷達都裝備不全,因此潛艇在夜間屬於不惜代價,拼命發射魚雷。最終還是靠接近25節的柴電潛艇航速極限,終於趕上的大艦隊的末尾隊形。如果換做其他國家的同檔主力潛艇只有20節上下的最高航速,那麼戰果絕對沒有那麼大。這個戰例也暗示攻擊潛艇的最高航速仍然有絕對的戰略意義。其實長耳朵家H堆的設計水平是一直不低的。這本身與從研發核彈期間的全球頂尖水平與突破速度直接有關。只不過當時的工業體系整體薄弱,很多東西恐怕都沒有想到過,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或者有人想到過,因為體系不配套也做不出來。比如減震浮筏等降噪設施就是如此。


但091的堆芯熱功率與蒸汽產量,以及由此帶來的水下極限航速卻堪稱同時代一流。導致即使噸位放大到接近9000噸級的092都根本不用換堆。36節也已經是螺旋槳推進的極限,再加大轉速只能產生大量的水下空泡而不會繼續提速。並且在全球最早提出,XX%豐度的鈾燃料裝堆是最合適的。像超級大國那種拿92%的武器級濃縮鈾人工稀釋後裝堆,並不能發揮最大的綜合效益。結果到40年之後,超級大國在新一代核潛艇與核動力航母上,也不再採用武器級濃縮鈾,可見當年是多麼有先見之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