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胡同臥虎藏龍,故事多到說不完

北京紀事 發佈 2023-01-31T14:57:29.800318+00:00

著有《北京中軸線文化游典・建築》、《帶著課本走北京》等圖書,於多家報刊發表文章,並接受《人民日報》等媒體訪談。


【作者介紹】


高申,北京城市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文物學會會員 ,北京史研究會會員,北京市史地民俗學會會員。

中國文聯出版社簽約作者。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財經之聲」欄目、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樂行京津冀」「文化之門」「運河」節目嘉賓。北京日報客戶端「光影記憶」「舊京圖說」「胡同冷知識」客座嘉賓。

著有《北京中軸線文化游典・建築》(北京出版社)、《帶著課本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等圖書,於多家報刊發表文章,並接受《人民日報》等媒體訪談。


【作者說】


我對北京有情,因我生於斯長於斯。我對歷史與考古有意,因我用腳步丈量著這座城市。但是要把「城市」與「考古」相融,卻從未敢想。如今,不妨帶著考古的視角,尋胡同、找名人、觀滄桑、感人情。



「內務部街胡同,在哪裡?北京二中聽說在那條胡同里,就是從未去過。」某個身邊的「老北京」對我言道。「就在史家胡同的北面,在燈市口丁字路口的東側。」哦,哦,好吧。史家胡同倒是很熟悉,常去史家胡同博物館。別處,就很少光顧了。

是啊,只隔了一大排院落的內務部街,似乎是史家胡同背後的影子。或者說,這一條有點尷尬的「燈下黑」胡同。其實啊,內務部街的故事,一點兒都不少呢。咱們從東往西,挨個兒來走走聊聊吧。

明瑞府邸的百年滄桑

曾經居住在內務部街11號(如今的門牌)的明瑞,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在去世兩百多年之後,他的宅邸居然住進了一批電影人。在這些電影人之中,一個名叫姜文的小伙子,後來以明瑞的宅院為背景,創作並主演了一部名為《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影片。歷史,有時候就是這樣令人不可思議。

其實,讓姜文等電影人居住在「內務部街」,也算得上是冥冥之中的某種緣分。內務部街於明朝時被稱作「勾闌胡同」。所謂「勾闌」(宋金時代叫作勾欄瓦肆),本是古代「娛樂場所」的代稱。到了清乾隆時期,此地被更名為「構欄胡同」。晚清時期,由於民政部設於此地,所以稱其「民政部街」。再到民國,北洋政府內務部在此辦公,於是便改名為內務部街,且一路沿用至今。

光陰流轉,時代更迭,會帶走太多的舊時風貌。最初,明瑞居住的這所大宅分左、中(中有二路)、右四路,前後四進,共20組院落,中間兩座垂花門。想當年,大宅朝向街面,開了4座廣亮門,四路並連,氣勢不凡。

如此一座宏闊的宅邸,究竟居住過怎樣一位顯赫的主人呢?明瑞,出自滿洲八大姓氏之一的富察氏。其先祖旺吉努,曾於努爾哈赤起兵時,便率族人歸附。到了明瑞的父親富文,已經官至一等承恩公。而明瑞的叔叔,更是官至保和殿大學士、一等忠勇公的傅恆。當然,富察氏一族最為耀眼的一顆明星,還要算是明瑞的姑姑。她是乾隆帝的第一任皇后,即孝賢純皇后。這可是一位生性恭儉,頗受乾隆帝寵愛的皇后。在跟隨乾隆帝南下的過程中,孝賢純皇后偶感風寒,繼而患上肺炎,不久離世。此事令乾隆帝悲痛至極。而他對孝賢純皇后的那份情感,也轉化成為對富察家族的關懷。

明瑞是以官學生的身份襲富文一等承恩公爵位的。此後,在軍旅之中不斷歷練的明瑞,屢屢得到乾隆帝的封賞。其中,最值得稱道者,是乾隆二十三年(1758)明瑞帶兵追擊大小和卓叛軍。明瑞軍隊在霍斯庫魯克嶺(今帕米爾高原上喀拉湖北側的一個叫哈爾古什的地方),以900人擊敗敵人6000餘人,活捉和卓叛軍300多人。此役便是有清一代「以少勝多」的經典事例——霍斯庫魯克戰役。大喜過望的乾隆皇帝,讚揚他「年少志雄,謂可造就」,進而賞戴雙眼花翎,並加贈雲騎尉世職。征討大小和卓,是清朝政府控制西域地區的關鍵戰役。待明瑞班師回朝後,乾隆帝將其畫像陳列於紫光閣,隨後不久又將明瑞擢升為正白旗漢軍都統。也是在這一年,乾隆皇帝下令在勾欄胡同建宅並賜給明端,成為了明瑞的將軍府。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伊犁將軍設立,標誌著清朝政府在西域地區統治地位的最終確立。而首任伊犁將軍,便是明瑞。由此可見,乾隆帝對於明瑞的才幹,還是極為欣賞的。

然明瑞人生中的高光時刻並沒有持續太久。到了乾隆三十年(1765年),緬甸軍隊多次侵擾雲南。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被乾隆帝點將出征的明瑞,以雲貴總督兼任兵部尚書的身份,走向了自己的人生終點。明瑞並不是沒有贏得過階段性的勝利,他也曾與數十倍於己的緬軍血戰。但天不假年,時運不濟,等待明瑞的結局,竟然是被圍困之中的自縊身亡、為國捐軀。

乾隆帝聞之大驚,為明瑞等死去的將領在京建立祠堂,並親臨其府奠酒,諡果烈。

明瑞死後,他的府邸由其子孫繼承。道光十四年(1834),明瑞的曾孫景慶襲爵。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道光帝的第六女壽恩固倫公主,被指配下嫁給景慶的弟弟景壽,明瑞宅邸從此被稱為「六公主府」。按說,承襲爵位的景慶,比景壽更有資格成為駙馬才對。但造化弄人。景壽的人生道路,要比景慶精彩得多。

就在景壽十三歲的時候,也就是道光二十四年(1844),他便被賜頭品頂戴,並於上書房讀書。到了咸豐十年八月(1860年)景壽扈駕熱河,並於十一年(1861)七月與怡親王載垣、肅順等共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就成為我們所熟悉的「八大顧命大臣」。然風光未久,慈安、慈禧兩位太后便與恭親王奕訢聯袂發動「祺祥政變」。由於景壽不是肅順集團的核心成員,所以沒有受到嚴懲。及至同治元年(1862),景壽起復。同治三年(1864)授領侍衛內大臣,十三年(1874)受命管理神機營事務,至光緒十五年(1889)六月去世,諡端勤。

景壽的好運氣,或許是沾了他的嫡福晉壽恩固倫公主的光。但這位六公主卻是個薄命之人,無福享受太多年的世間榮華。就在咸豐九年(1859),虛齡三十歲的壽恩固倫公主便撒手人寰了。

景壽之子志端,娶的是慈禧太后的養女、恭親王奕訢的長公主榮壽固倫公主。所居住的府邸,而今是寬街路口西南方向北京中醫院的所在地。可惜志端死得太早,讓榮壽固倫公主年僅十八歲便守了寡。

時光荏苒,一晃便到了民國初年。明瑞後人的家道早已敗落,時任鹽業銀行經理的岳乾齋就此買下明瑞老宅。坊間流傳的藏寶山洞,據說就是這個銀行經理藏寶的地方。

時間到了新中國誕生的1949年。就在這一年的11月,剛剛成立的中央軍委總後勤部辦公機構,被設於內務部街11號院。朱德總司令參加的第一次全軍後勤部長會議,便在此地舉行。

當然,此時明瑞府邸的真正主人,還要算是總政治部機關。自1951年起,這裡成為總政機關的家屬大院。大院的門牌早先是內務部街5號,待門牌號單雙數分開後改為內務部街11號。上個年紀的老街坊,還會習慣地稱這裡是「5號」大院。

1975年,年僅十二歲的姜文,跟隨全家人一起搬進了昔日的明瑞府。姜文的父親,是軍隊幹部出身的姜洪齊。他參加過抗美援朝,是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部隊的職業軍人。《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王學圻,據說就是以姜洪齊為人物原型的。那時候的內務部街11號院,不僅是成年人的世界,更是孩子們的天堂。軍娃們層出不窮的人生故事與傳說,都使青少年時期的姜文十分著迷。多年以後,這些段子都被他收入《陽光燦爛的日子》之中。當然,攝入鏡頭的,還有他心心念念惦記著的內務部街11號院。

永難忘懷北京二中的人與事

就在距離11號不太遠的地方,即內務部街15號,是一處擁有著中西合璧的近代門臉,卻呈現出現代化風貌的大型建築群。這裡,就是京城名校——北京二中所在地了。

提及北京二中,咱們還得從清雍正二年(1724)建成的左翼宗學說起。這座左翼宗學,實乃左翼四旗(鑲黃、正白、鑲白、正藍)未封宗室的年紀在十歲以上的子弟學習清書(滿文)、漢文和騎射的地方。其最初校址,是在如今東四南大街(東四十字路東側至燈市東口)馬路東側的街面上。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末新政時期,左翼宗學改為左翼八旗第五初等小學堂。到了宣統二年(1910),又改為左翼八旗中學堂,校址也移至史家胡同西段路北,也就是而今史家胡同小學的位置。民國元年(1912)再度改為京師公立第二中學校,後更名為北平市立第二中學、北京市立第二中學。

到了民國二十五年(1936)11月1日,出於擴大學校使用面積的目的,北京二中由史家胡同遷入內務部街15號。這裡曾經是民國北洋時代段祺瑞政府內務部公署的辦公地點。民國時期的內務部,前身是清末設立的民政部。民國元年(1912)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將「民政部」改稱為「內務部」,北洋政府沿用此稱,一直到行政中心遷至南京。

目前所能見到的二中校門,就是按照當年內務部公署大門復建的。只是原來公署內的建築早已蕩然,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教學樓及操場等教學設施。新中國誕生之後,北京二中被評為北京市重點中學。

「胡同大使館」內的民國往事

北京二中的西側不遠處,也就是內務部街21號的位置,坐落著京內唯一一家躋身胡同之內的外國使館。這便是盧森堡大公國駐華大使館了。

在這處使館之中,擁有一座造型十分别致的宅院。宅院內的洋樓前面,是一處英式花園。花園的中心有一座燈塔,南側有一座日晷。花園本身,則被傳統的中式遊廊三面包圍。這座建築面積不算太大的洋樓,呈現出獨特的中西合璧風格。

據說,此院於民國時期的主人,曾經是王紹范。王紹范的祖父,是擔任過北洋時期湖北省督軍、兼任湖北省省長的王占元。此人在從軍、從政、從商方面,都頗有才幹。在自己的軍旅及宦海生涯中,王占元為自己及後代置辦了京津冀地區的一批產業。王紹范也算是遺傳了祖父的經營頭腦。民國二十五年(1936),時年29歲的王紹范以商人的身份,由天津來到北平闖蕩。他先後低價購買了宣武門外西城根35號的房產、內務部街的房產。

在王紹范購得內務部街房產後,隨即將這裡的老房子全部推平重建。他在昔日四合院的範圍內,建造起一座仿效西方花園別墅式的建築,並為這座建築起名「頤壽堂」。

只可惜,王紹范並沒有福分享受他的「頤壽堂」,便趕上了「七七」盧溝橋事變。不久之後,他離開北平去了津門。民國二十九年(1940)前後,在天津大理道上出現了一座幾乎與內務部街11號建築風格相同的別墅。及至民國三十三年(1944),王紹范將「頤壽堂」東部的院落租了出去。再往後,隨著王家人陸陸續續移居天津,「頤壽堂」也最終更換了主人。

及至新中國成立後的1951年,這座西式宅院被承租給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從此之後,巴基斯坦貴賓一直使用此院長達二十七年時間。至1978年底,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退出「頤壽堂」。到了1980年,院子又承租給盧森堡駐華大使館,並且一直被使用至今。

梁實秋一生眷戀之所

沿著內務部街再往西走,梁實秋故居便是下一處「風景」。位於內務部街39號的這處院落,曾經被梁實秋前後居住過二十多年。當然,梁實秋的居京歲月,是斷斷續續的。第一階段,是從1903年梁實秋出生住到1919年十六歲離鄉;第二階段,是從1934年住到1937年抗戰爆發;第三階段,是從1946年住到1948年平津戰役。此後,便是梁實秋浪跡海外的生涯。

當年的內務部街39號,大致是由外院、里院、後院等五個院落組成的三進四合院。1903年1月6日,梁實秋便出生在里院西廂房。當他於1948年最終離開這個院子時,主要居住的地點,是「西小院」。北房是梁實秋的臥室,南屋則是他的書房。

對於梁實秋而言,「故居的一枝一葉,一草一木,是那樣的引人動情。」根據梁實秋家人的回憶,梁實秋在臥室後面建有一個在當時屬於很講究的衛生間,衛生間的外面有一棵大棗樹,品種是北京特產「郎家園尜尜棗」,棗樹至今仍在。1981年,梁實秋的女兒采了一枝掛滿青棗的樹枝,作為家鄉的禮物送給身在台北的梁實秋。引起文人傷感,「青棗一枝傳佳話,掀起遊魂未了愁」。

留下李敖的童年記憶

梁實秋的故居,是在內務部街的路北。距離其西側不遠處的路南,一座紅色大門之內,曾經留存過寶島當代著名作家李敖的童年時光。這是不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要說起來,民國二十四年(1935)出生於哈爾濱的李敖,在其二歲的時候(也就是抗戰爆發的1937年)便隨家人從東北遷到北平了。當時,李敖一家所租住的地方,正是而今內務部街甲44號的一部分院落。

彼時,這座龐大的院落,總共有三十多間房子,被分割成了史家胡同53號院(南側正門是「好園賓館」),與內務部街甲44號。李敖在這裡居住的時候,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進入新鮮胡同小學讀書。這所小學的前身,是正白旗覺羅學。據說,李敖從小就是能言善辯的「槓頭」,同時也是個孩子王。讀小學三年級的那年,學校要開日語課。李敖恨日本人,有一天與同學合計,在問老師早安時,利用漢語諧音對老師說,我一哈腰你媽就得死,就是日語早上好的意思。結果被老師識破,狠狠懲罰了一下。

14歲的時候,李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四中就讀。時隔未久,他便隨家人離開北平,轉往上海讀書。到了1949年4月,李家乘船離開大陸,去了台灣。

新中國成立後,鄧穎超、蔡暢等在院落南側區域工作過,廖仲愷與何香凝的女兒、廖承志的姐姐、宋慶齡的秘書廖夢醒也曾居住在此。這裡還曾經是華國鋒、紀登奎、李維漢等領導同志的寓所。當然,新中國成立後,此地曾是黃文歡領導的越南駐華大使館臨時辦公地。

內務部街的秘密,還有很多很多。這裡的故事,或許永遠也講不完。


作者丨高申

【本文刊載於《北京紀事》2023年1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