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朔州丨老朔州的焰旺火

朔州市文旅集團 發佈 2023-01-31T22:53:54.085030+00:00

HAPPY CHINESE NEW YEAR。在晉北,懷仁人說他們的旺火最高最大,能著三天三夜,此話不假。


印象朔州

HAPPY CHINESE NEW YEAR


旺火流行於山西、河北、內蒙古和北京等地,其中尤以山西為最。在山西,又以晉北為最。在晉北,懷仁人說他們的旺火最高最大,能著三天三夜,此話不假。然而,朔縣人的旺火,在形體上雖說著不了三天三夜,可它卻著在了人們的心坎里,而且一著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就這樣,年復一年的過大年焰旺火便流傳到了今天。

在朔縣,除去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民,其餘人家過年都是要壘旺火的。我小時候,我們巷子裡的人們一般都壘一大一小兩個旺火。小旺火焰於晚上六七點吃晚飯前,名之為「安神」,是時,響一兩掛鞭炮和若干枚大炮就行了。大旺火焰於晚上十一點後到十二點前,名曰「接神」。其實,大多數的朔縣人尤其是城裡人過大年大都喜歡焰兩個旺火。如今一些農村還有這種風俗。


朔縣人最忌諱壘起後的旺火中途倒塌或被人撞倒,更忌諱旺火未冒完大煙或燃燒到高峰前倒塌,認為這是很不吉利的事。小時候,每到大年三十夜晚到夥伴們家裡玩耍,父母親千叮嚀萬囑咐的一句話就是「不敢瞎跑,當緊不要觸正人家的旺火」。要叫旺火不倒塌,有兩個因素需要注意,一是炭要破好,二是壘法要講究。

人們買回來的炭,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壘旺火前需要用板斧順著炭的紋理劈開,厚度一般在3到8厘米之間,然後再敲打成大小不一的長方體,這就叫破炭。在壘法上,一層一層的炭要錯開縫縫,就像蓋房時壘磚一樣嚴謹,同時炭與炭之間要留下適當的火焰出口。旺火的形狀,則根據各自的愛好,有的人壘成了圓錐形,有的人壘成了圓鼓行,有的人類成了寶塔一樣的方形,各有千秋。大致有40至80厘米粗,50至100厘米高。一般而言,壘一個旺火需用炭50至200斤。


旺火有在平地壘的,也有起高壘的。我小時候,父親喜歡在一個一人凳子上撴上一個直徑有60多厘米粗的大鐵盆,裡面裝滿土,再在上面鋪上兩層條磚,中間預先留下火口,鋪上一層厚厚的絨柴,上面撴上一捆碗口粗的旺火柴。這旺火柴最數紅松木的好,有焰、耐著、勁大,楊柳木是比不了的。旺火柴撴穩當後,破好的炭早已閃著黑紫色的光芒等待著主人的檢閱。

旺火壘好後,還有一道工序是把一個豎寫在紅紙上的「旺氣通天」的旺火籤兒粘在旺火的頭頂。遠遠望去,猶如古代大將軍頭盔上飄著的那一束紅纓,好不威風。陽光照射下,旺火周身閃爍著紫藍色的光芒,向著全院的人們微笑。還有的人家喜歡給旺火穿一身彩色的紙裙,遠遠看去,比朝鮮姑娘還好看。它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是,即使旺火沒壘周正,也遮掩了過去。頗受旺火壘得不好看的人家的喜歡。


過去的朔縣城,如今叫朔州老城,曾經大都是四合院落,布局比較井然。新中國成立後,大多院落住著多戶人家,比如說我家這處院落,一共住著五戶人家,我爺爺和奶奶信奉耶穌教,不壘旺火。其餘四戶人家都在自己的家門前壘一個或兩個旺火。


把旺火點燃,朔縣人叫焰旺火,也叫扇旺火。1976年以前,朔縣人的旺火或南北、或東西兩面都留著火口。旺火點著後,兩個人拿著拍拍對著兩個火口使勁地扇。直至冒罷大煙。

我們院裡四戶人家的旺火一般都是晚上10點50分開始點火,然後互相幫忙扇,扇了一家扇一家,輪著扇,十分緊張,十分費勁。旺火點燃後,如果不扇,很容易造成引火的絨柴著完了也引不著旺火柴,或者是旺火柴著完了也引不著旺火炭。容易被「降死」。要是這樣就麻煩了,「黑了旺火」同樣被認為是很不吉利的。因此要使勁地扇,扇爛了拍拍也在所不惜。


在男人們起勁地扇旺火的時候,女人們常常是穿著新衣服圍在一起評頭品足地「哈哈哈」笑。「這個男人會扇」,「那個男人沒勁」的「評論」不絕於耳。 旺火在拍拍的扇動下,卷著一股又一股的濃煙沖天而起,突然「轟」地一聲,旺火紅了,女人和娃娃們「啊」地一聲驚叫起來——旺火亮啦。


晚上11點開始焰旺火,一般在11點半左右,旺火就冒罷了大煙,12點多著到了高潮,旺氣直衝雲霄。此刻,各家管各家,鞭炮、大炮一個勁兒地響。到1985年前後,市民們的光景普遍好了起來,花炮的種類也一年一個樣地多了起來,旺火也比七十年代的大了許多,要不是城裡人家院子的空間有限,旺火還不知道壘多大呢。

大約到了晚上1點多,炮也響得差不多了,旺火從裡到外燃得通紅,裊裊的輕煙,儀態端莊地飄向天空,宛如成熟少婦逛街時的雍容和優雅。此時,一家人伸出雙手圍著旺火烤,正轉三圈烤,倒轉三圈烤,在心裡默默地祈禱著自己來年最想做成的事。


旺火固然千好萬好,但有一個很大的缺點是污染環境,以朔縣城內為例來說,改革開放以後,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的旺火一年比一年壘得大。再加上隨著人口的增加,原本的大院紛紛改建成了小院,戶數也就隨著增加,到了過年,旺火也就自然多了起來。這樣一來可就不得了啦。

還有一個現象是,改革開放後,城裡城外的沿街商鋪逐年增多,不少商家喜歡過年時在商鋪前壘個旺火,小則半人高,大則兩三米,夜幕降臨後,陸續開始點燃,一直持續到夜晚11點多。到了2000年前後,住宅小區雨後春筍般地誕生出來,雖說住進了樓房,但人們依舊還是放不下那個夢魂縈繞的旺火,於是,或者一個小區壘一個,或者一棟樓前壘一個,或者一個單元樓前壘一個,都是高出一人的大旺火,燃燒後的濃煙就可想而知了。


大年三十,從夜幕降臨開始到凌晨兩三點,一個朔州城籠罩在滾滾的濃煙之中。


前幾年開始,我省實行「禁燃禁放」,朔州城裡的旺火基本上退出了人們的視野。隨之而來的是電旺火的興起,不過由於自身的缺陷以及人們觀念因素,至今沒有成了氣候。不過,消失也是一種美,那就讓旺火的印記永遠地留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吧。(作者:陳永勝;文章有刪減)




內容來源丨1度


我們尊重原創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告知,我們即刻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