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東戰役:解放戰爭真正的轉折點,也是確立粟裕戰略家地位的一戰

非正常歷史研究室 發佈 2023-02-01T00:56:01.322118+00:00

千里躍進大別山是官方認證的解放戰爭的轉折點,但這個轉折並不是敵我雙方攻守易勢的改變,而是我軍從內線防禦開始轉向了外線防禦的階段,改守為攻把握了戰略的主動權,雖然沒有從軍事上給予敵人特別打的殺傷,但是政治層面和經濟層面帶來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可以看做轉折的開始。

千里躍進大別山是官方認證的解放戰爭的轉折點,但這個轉折並不是敵我雙方攻守易勢的改變,而是我軍從內線防禦開始轉向了外線防禦的階段,改守為攻把握了戰略的主動權,雖然沒有從軍事上給予敵人特別打的殺傷,但是政治層面和經濟層面帶來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可以看做轉折的開始。

但如果說國共雙方攻守易形的分水嶺一戰,自然是粟裕大將指揮的豫東戰役,此戰粟裕把兵力用到了極致,消滅國軍九萬多人,這是在敵人重兵集團之中殲敵,是解放戰爭以來前所未有的一戰,且粟裕以自身的戰略謀劃,充分調動整個中原地區所有兵力,為其他戰場創造了戰機,因此這一戰也是確立粟裕戰略家地位的一戰。

解放戰爭初期的困境

解放戰爭爆發後,我軍基本採取的是守勢,各個戰略區主要採用的就是之前一貫的運動戰,邊打邊跑,和敵人兜圈子,然後在跑路的過程中尋找戰機,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雖然在萊蕪戰役和孟良崮戰役中狠狠地打擊了國軍,但並沒有對其傷筋動骨,總體來說,解放戰爭一開始我軍主要處於一個捉襟見肘的態勢。

1946年到1947年上半年,這個階段是我軍的戰略退卻的階段,當然只是小退卻,國軍一直在進攻和追擊,即便被打退或者被打了悶棍,但是歇一歇又可以捲土重來,在這種情況下,我軍雖然總體處於相持和對峙階段,但時間久了也扛不住,畢竟解放區的人口和物資總體上處於劣勢的,一直這樣被壓縮遲早會崩潰,因此毛主席才說解放戰爭拖不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戰爭消耗實在太大了,消耗不起。

千里躍進大別山

既然解放區很難支撐,那麼不如把戰火燒到國統區,這樣一來就可以減輕解放區的壓力,那麼派誰南下打破僵局呢?

西北方面胡宗南部死死的拖住彭老總的兵力,數量上遠超西北野戰軍,因此彭老總採取的一拖二堵三打的辦法不讓胡宗南分兵東進和南下;

東北方面我軍占領農村,國軍占領城市,雙方短時間內誰也奈何不了誰;

華北方面聶帥被傅作義死死壓住,只能在張家口和天津這個區域出動;

而陳賡和謝富治部作為機動兵團,不僅北邊要防著胡宗南,南邊還要策應劉鄧大軍,不僅如此,他還要盯著華北呼應陳粟部,也不敢亂走;

至於華東陳粟部,其活動範圍都是國軍控制力非常強的江蘇、山東和河南地區,這也是國民黨的命脈,自然看的很緊,因此老蔣將自己大部分嫡系精銳都用來對付陳粟的華東野戰軍,導致華東野戰軍處境一直很艱難。

如果一直這麼下去勢必影響戰局,現在必須改變打法,要主動進攻,打亂老蔣的戰略企圖,那麼唯一的選擇就是劉鄧的中原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子上黨戰役以來一直打勝仗,且有著紅四軍的底子,還有中央紅軍的骨幹,能擔此大任。

1947年6月,劉鄧大軍南下,千里躍進大別山,將主力部隊插進敵人的腹心地帶,以達到調動敵人南下緩解解放區人員和物資方面的壓力。

千里躍進大別山證明了我軍不是一直被動挨打,我們也是可以主動進攻的,因此才有解放戰爭轉折點的說法,劉鄧南下,把握了戰略的主動權,的確是轉折的開始,也體現了毛主席等人在解放戰爭中巨大的勇氣以及對未來局勢的高瞻遠矚。

劉鄧南下遇到的對手主要就是桂系的白崇禧部,其次是老蔣的中央軍,至於布置在中原和華東的國軍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變化,由於是千里躍進,劉鄧大軍重武器一路上基本都損失掉了,加上孤軍深入,補給遇到問題還要打仗,沒有後方支援也不能隨便停留,因此從1947年6月-8月期間,劉鄧大軍多次面臨全軍覆沒的威脅,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勉強站穩了腳跟。

因此到了1948年1月,全國戰局依舊處於敵人進攻我軍防守的情況,且因為中野躍進,華野分兵,我軍在各個戰場上均遭受較大的挫折,且陝北解放區的處境並沒有得到較大的好轉,既然一把刀子沒捅爛敵人的腹心,那麼在遞一把刀捅進去,這把刀就是粟裕,讓他帶著三個縱隊南渡過江,江北部隊由陳老總繼續帶著。

粟裕的反對與堅持

按照毛主席的決策,粟裕率領華野1、4、6縱隊於1948年夏、秋的時候渡江,先圍魏救趙,吸引敵軍二三十個旅,隨後在1949年2、3月份讓3、8、10縱隊跟進,直搗黃龍,為了確保戰略可以順利落地,毛主席甚至想好了設置東南分局和東南野戰軍構想。

粟裕接到命令後發出了一份電報,第一次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除了反對渡江南下之外,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認為南下的10萬大軍還是留在中原與劉鄧大軍協同打幾個大的殲滅戰,將敵人的有生力量消滅在江北,此舉將會有利於南線的全局。

不過由於之前陳老總和劉鄧都同意毛主席的設想,且劉鄧大軍在大別山非常困難,因此這份電報並沒有影響南下的決定,依舊決定按照原計劃進行,甚至還為粟裕規劃好了三選一的南下路線圖,但粟裕經過反覆衡量和對三條路線進行認真分析後,又給毛主席回了第二封反對南下的電報,依舊建議中原的劉鄧、陳粟,陳謝采「取忽集忽分」戰法,輾轉尋機殲敵。

對於毛主席來說,下江南看起來的確是一步好棋,畢竟劉鄧大軍已經達到了將戰火推到國統區的戰略意圖,因此如果粟裕繼續南下,效果會更好,而劉鄧也致電毛主席,如果粟裕南下,他們將會組織強有力的策應支持。

面對執行命令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粟裕陷入了兩難,經過深思熟慮後,1948年4月18日,粟裕發了第三次電報給毛主席,陳述了不能南下的幾條理由,為什麼說粟裕是優秀的戰略家,為什麼說他繼承發展了毛主席的軍事思想呢?他面對已經對過江作戰形成決議的前提下,依舊一而再再而三的建議主張留在江北打打仗的眼光就可以看出來。

能向中央提出不同的建議,我軍高級將領中的確有不少人,但是試圖更改已經形成的決議是屈指可數的,能讓毛主席在大的戰略問題上聽取不同意見甚至讓步的之前只有彭老總和林帥,現在還加上粟裕。

面對粟裕的三次反對,從諫如流的毛主席決定讓粟裕和陳老總一起到城南莊匯報,早有準備的粟裕在毛主席等人面前侃侃而談,讓主席等人認可了粟裕對於戰局的分析和預測,同意暫時不南下,先給粟裕三個月到六個月的時間打一仗再說,對於一場戰爭來說,能夠改變原先的方案,這是對粟裕軍事能力給予的高度信任和極大的期望,畢竟南下有前車之鑑,是一條非常痛苦的路,如果能避免更好,因此豫東戰役就是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

一戰打出了轉折點

毛主席等人對於這一仗其實非常重視的,戰前特地把陳老總調到中野,把華野全軍正式交給粟裕,還讓朱老總親自到華野中進行整訓,為粟裕站台,當然中央一開始不認為這一仗會改變什麼,因此還保留了粟裕在戰後南下的決議,但沒想到這一仗之後天下震動。

這一戰,敵我雙方都拼了全力,國軍將領一掃過去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理,互相團結協作,胡璉、黃百韜、邱清泉等人不顧個人安危超常發揮,竭盡所能拼盡全力,在戰術上也是可圈可點,士氣也保持高昂的狀態,可以說豫東戰役是解放戰爭以來國軍能夠達到的最高點,之前沒有,之後也不會出現。

至於我軍,在粟裕的指揮下,所有兵力用到了極致,以致於手上再也沒有可用的兵力了,不過由於山東兵團和中野一縱不能領會戰略意圖,沒配合上,打亂了之前的計劃沒有盡全功,但戰果也是非常巨大的,要是粟裕手上多一兩個縱隊,或者友軍可以配合有力,那麼豫東戰役中丟掉的就不是區壽年一個兵團和黃百韜一部分了,這一戰的直接結果就是我軍首次攻克敵人的省會城市,在敵人重兵集團中殲敵九萬,是解放戰爭以來前所未有的一戰

其次這一戰是我軍首次在平原地區在敵人重兵集團中以陣地戰的方式硬碰硬圍殲敵人的兵團,尤其是敵人都在用盡全力的情況下依舊喪師覆軍,直接導致日後的戰役中只能抱團才可以行動,再也沒有之前以整編師、軍級別的兵力縱橫往來的氣勢。

最後就是此戰達成了粟裕的戰略謀劃,充分調動了整個中原地區的所有敵人的兵力,同時也為其他戰場創造了戰機,豫東戰役期間,中野趁胡璉、吳紹周兵團調動造成豫南鄂北地區空虛的時候趁機發動襄樊戰役,解放襄陽、樊城;而黃百韜兵團西援的時候,山東兵團趁機解放兗州,而蘇北兵團則趁機控制隴海線,解放漣水、宿遷等地。

因此豫東戰役不僅僅局限於豫東,而是以此為槓桿,趁機撬動了多個戰場的形式,讓局面迅速發展成有利於我軍的趨勢,敵人在華東、中原、華中等地的各種部署,全部被打亂,最重要的是還沉重打擊了敵人的心理,如果之前他們對解放軍心存輕視的話,那麼此戰之後,他們的態度從輕視轉變為畏懼了,以致於之後的濟南戰役中,徐州剿總劉峙坐擁數十萬大軍,都不敢派兵前來救援。

毛主席的認可

戰前雖然同意粟裕在中原打一仗,但戰後還是要南下的,畢竟一開始都認為這個戰局並不會對整個局勢產生根本性的影響,但豫東戰役後,毛主席等人發現,原來我軍已經擁有這麼大的力量了,下江南根本不需要了,因此戰後第七天,毛主席等人就給華野發電報,要求「粟兵團應在現地作戰至明年春季或夏季,殲滅五軍、十八軍等部,然後南進」。

但沒想到,半年後的粟裕徹底消滅豈止是第五軍和十八軍呢?第二年夏天還沒到渡江戰役都勝利了,

縱觀整個解放戰爭,戰場局勢的變化就是以豫東戰役為分界線,用毛主席的話說就是之前我們在爬坡,而豫東戰役後,我們過山坳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