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浿水的說法

用戶山與海真人 發佈 2023-02-01T04:42:32.775251+00:00

古代東北,有一個浿水。這條河流很重要,曾是古朝鮮與燕國、及後來的秦、漢邊界線。也曾是句麗國都——平壤西南側的一條主要河流。浿水曾關聯著古朝鮮和古高句麗的存亡,但它的位置在哪?一直是爭論的問題。《說文解字》解為:「浿水出樂浪鏤方,東入海」 。而酈道元卻說:「說文及水經非也」。

古代東北,有一個浿水。這條河流很重要,曾是古朝鮮與燕國、及後來的秦、漢邊界線。也曾是句麗國都——平壤西南側的一條主要河流。浿水曾關聯著古朝鮮和古高句麗的存亡,但它的位置在哪?一直是爭論的問題。

《說文解字》解為:「浿水出樂浪鏤方,東入海」 。而酈道元卻說:「說文及水經非也」。但最後,《說文解字》總結為:浿水是「今朝鮮國之大通(同)江,在平壤城北,平壤城,即古王險城,漢之朝鮮縣也」。

《康熙字典·巳集上·水部》載:「浿:廣韻、集韻、韻會:普蓋切,音霈,水名」 。按此文,浿字的現代發音為:「pèi」。同時還說:「浿水出遼東塞外,西南至樂浪縣西入海」(樂浪郡,非縣也)。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載:「浿水,水西至增地入海」。

《隋書》說:「故平壤城南臨浿水」。

以上各解,從不同角度說明了浿水的位置和流向,及浿水與古平壤城的緊密關係。同時,也清楚地看出後三者與《說文解字》的解釋是有矛盾的。

孰是孰非?讓我們分析一下:

史料中,與浿水相關的記載,還有古朝鮮。《史記》、《漢書》、《後漢書》等,凡說及古高麗(古朝鮮)、高句麗的記載,基本都有浿水這個概念。

同時,一些史料中,多次提到:古平壤城既古王險(儉)城…… 。

北魏酈道元為《水經》作注,其中《水經注·卷十四》載:

《水經》中,浿水「出樂浪鏤方縣,東南過臨浿縣,東入於海。許慎云:浿水出鏤方,東入海。一曰出浿水縣。《十三州志》曰:浿水縣在樂浪東北,鏤方縣在郡東。蓋出其縣南徑鏤方也。昔燕人衛滿自浿水西至朝鮮。朝鮮,故箕子國也。箕子教民以義,田織信厚,約以八法,而下知禁,遂成禮俗。戰國時,滿乃王之,都王險城,地方數千里,至其孫右渠。漢武帝元封二年,遣樓船將軍楊朴、左將軍荀彘討右渠,破渠於浿水,遂滅之。若浿水東流,無渡浿之理,其地今高句麗之國治,余訪蕃使,言城在浿水之陽。其水西流徑故樂浪朝鮮縣,即樂浪郡治。漢武帝置。而西北流。故《地理志》曰:浿水西至增地縣入海。又漢興,以朝鮮為遠,循遼東故塞至浿水為界。考之今古,於事差謬,蓋《經》誤證也」。

酈道元列舉了《水經》的記載,並以《十三州志》內容說明。接著以「若浿水東流,無渡浿之理」,來闡述自己《水經注》的內容。是說,如果浿水是向東流的,漢軍破朝鮮時就不需要渡浿水了。酈道元說:「余訪蕃使」,是他直接與高句麗的使臣進行了查訪,進一步落實了浿水的具體情況,然後才得出準確的結論。酈道元肯定了《漢書》地理志中對浿水的記載,最後明確地說:「考之今古,於事差謬,蓋《經》誤證也」——糾正了《水經》的記載錯誤。

酈道元這段話,證實了如下幾個問題:

酈道元的話,是專門訪問過高句麗來北魏的使臣,經過驗證的。

浿水縣的位置在樂浪東北,鏤方縣在樂浪東側。

浿水出浿水縣往南,經過鏤方縣,

浿水非東流,而是「西南向經過朝鮮縣,至增地縣入海」。《資治通鑑·隋紀五》載:隋軍攻打句麗時「衛文升出增地道,皆會於鴨綠水西」充分說明,增地在鴨綠江西側,遼東半島上。

高句麗的都城是王儉城,在浿水北岸。

《水經》以前的記載有誤,應以《水經注》為主。

《史記》卷一百一十五,朝鮮列傳中寫道:漢武帝其「秋,遣樓船將軍楊僕從齊浮渤海,兵五萬人,左將軍荀彘出遼東,討右渠。」

漢武帝滅朝鮮時,派樓船將軍楊仆率五萬人,從山東北部地區(原齊的地方)越渤海,入浿水,去攻打朝鮮的國都。同時,派左將軍荀彘率大軍從遼東出發,討伐右渠(朝鮮王)。

請注意,是從山東北部原齊國的地方越「渤海」去攻打朝鮮,沒說黃海和東海。顯然,此時朝鮮的西境在遼東和遼東半島上。

滅掉朝鮮後,漢朝把原朝鮮的地方,分為玄菟、樂浪、真番、臨屯四郡。但在《漢書》和《後漢書》的「地理志」中,都是只寫出位於遼東郡北部的玄菟郡,和位於遼東郡東南側、遼東半島的樂浪郡,以及當時位於東北的一些郡國。而真番和臨屯兩郡卻沒有出現,是為什麼?

——顯然,真番和臨屯兩個「郡」都位於鴨綠江東南、朝鮮半島的地方。說明兩漢都沒有把真番和臨屯劃入漢朝的版圖。雖然在公元前82年,漢昭帝劉弗陵廢除了真番和臨屯兩郡,但決不是這兩個郡的地方拼入漢朝其它郡內,而是這兩個郡的地方已經成為「三韓」(馬韓、弁韓、辰韓)等郡國的地方。

西漢時,在遼河南流段以東的地方有三個郡:

北為玄菟郡,含三個縣——句麗、上殷台、西蓋馬。

中西為遼東郡,含十八個縣——襄平、新昌、無慮、望平、遼隊、遼陽、房、候城、險瀆、居就、高顯、安市、武次、平郭、西安平、文、番汗、沓氏

東南為樂浪郡,含二十五個縣——朝鮮、冄邯、浿水、含資、黏蟬、遂成、增地、帶方、駟望、海冥、列口、長岑、屯有、昭明、鏤方、提奚、渾彌、吞列、東湤、不而、蠶台、華麗、邪頭昧、前莫、夫租。

東遼河北有:鮮卑、夫余、邑婁,到海邊有濊貊。再往北有:室韋、索離、邑婁等。

東漢時,在遼河南流段以東的地方有三個郡:

玄菟郡,含六個縣——句麗、上殷台、西蓋馬、遼陽、高顯、候城。

遼東郡,含十一個縣——襄平、新昌、無慮、望平、候城、安市、平郭、西安平、汶、番汗、沓氏

樂浪郡,含十八縣——朝鮮、冄邯、浿水、含資、占蟬、遂成、增地、帶方、駟望、海冥、列口、長岑、屯有、昭明、鏤方、提奚、渾彌、樂都。

其中:西漢時的吞列、東湤、不而、蠶台、華麗、邪頭昧、前莫、夫租八縣被東漢劃給辰韓。三國時,曹魏曾想把這八縣重新劃回樂浪,但辰韓那地方此時被韓國占領,韓國不依,並因此發生了戰爭。致使三韓國家滅亡,並在辰韓的地方出現了新羅國。新羅成立後受晉的封號,這八個縣歸新羅所轄。顯然,這八個縣是在鴨綠江東南,朝鮮半島東北的山地中。

前面,這三個郡所屬的地面,既漢版圖內,並沒有鴨綠江以東或以南的地方。東遼河以北的國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只是句麗擴大了自己的地牌,逐漸脫離漢朝的勢力範圍。

根據前面記載,浿水縣、鏤方縣等——漢朝樂浪郡管轄內的地方,也就是浿水流域的地方在哪裡?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載:唐滅句麗時,「後二年,天子已平百濟,乃以左驍衛大將軍契苾力何、右武衛大將軍蘇定方、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率諸將出浿江、遼東、平壤道討之」。

既,唐平百濟後,派三位大將軍分別出浿江道、遼東道、平壤道三處討伐句麗。其中:遼東,是指遼東城,既現遼寧省遼陽市。平壤,可能不是指現朝鮮平壤城;因為唐要攻打的句麗國,此時主要集中於在現朝鮮平壤城中。從此看,浿江與這時的平壤顯然不在一地。如果浿水在平壤城南,則有了平壤道,便不會再設置浿江道。

《遼史·地理志二》記載,遼國東京遼陽府所轄的縣中:

「遼陽縣,本漢浿水縣地(屬漢樂浪郡)。」

「仙鄉縣,本漢遼隊縣地(屬漢遼東郡)。」

「鶴野縣,本漢居就縣地(屬漢遼東郡)。」

「析木縣,本漢望平縣地(屬漢遼東郡)。」

「興遼縣,本漢平郭縣地(屬漢遼東郡)。」

「紫蒙縣,本漢鏤芳縣地(屬漢樂浪郡)。」

很明顯,浿水縣、鏤方縣、朝鮮縣、增地縣等都近臨遼東郡和遼陽所屬的地方不遠。那麼,浿水中上游流域,也只能在遼國東京遼陽府附近。浿水下游向西南折,更不可能靠近鴨淥江一側。

《遼史·地理志二》載:遼國東京遼陽府附近有太子河、渾河、遼河等,主要的有「蒲河、清河;浿水,亦曰泥河,又曰蓒芋濼」。現在,在遼寧遼陽市附近,可輕易查找到太子河、渾河、遼河、蒲河、清河等。只是沒有發現「浿水,亦曰泥河、又曰蓒芋濼」這條河。

但可清楚看出,浿水決不應該是大同江。因為,在遼陽附近寫了這麼多的河流,不可能隔著一條比它大的鴨綠江不寫,而把千里之外的大同江寫進遼陽府附近。若寫大同江,一定要寫鴨綠江。不可能漏掉大江,寫小江。再說,大同江到遼河間的江河太多了,不應該都漏掉。所以,浿水只能在遼陽附近。

《明史·地理志二》載:蓋州衛(現遼寧蓋州市附近),屬遼陽路。「東北有石城山,又北有平山,其下有鹽場。又東有駐畢山,西濱海,有連雲島,上有關。又東有泥河,南有清河(現大清河)東南有畢里河,下流皆入於海……。又西北有梁房口關,海運之舟由此入遼河。」

蓒芋,既蕕草。衍義曰∶蕕(音猶)草,《爾雅》曰∶蔓於。《左傳》亦曰∶一熏一蕕,十年尚猶有臭者。是此草。

清·顧祖禹在 《讀史方輿紀要·山東八·遼東行都司》中寫道:「泥河在衛東七十里,亦曰『蓒芋濼』,以水多蓒芋草也」。

「衛東七十里」:因是說「遼東行都司」的情況,所以「衛」的最大可能是指「東寧衛」(現遼寧省遼陽老城),另外不大的可能性是指蓋州衛(現遼寧省蓋州市)和鐵嶺衛(遼寧省鐵嶺市)。不管是指這哪個「衛」,都是在鴨綠江北,遼東的地方。

看似,泥河在首山(駐畢山)東側,大清河北面。但是,現在這個地方已經沒有泥河。是因為這條河流,在遼時已經被稱為「泥河,矣曰『蓒芋濼』,以水多蓒芋草也」。顯然是個即將枯死的河流,現在已經乾涸,不存在了。

同文還說:遼陽路的範圍是:「東至鴨綠江,西至山海關,南至旅順海口,北至開原。」——很明顯,泥河——浿水,只能在這個範圍之間。

遼陽,西漢時,屬遼東郡;東漢時,屬玄菟郡。遼時,遼陽的位置可能與漢時遼陽的位置稍有變動,但不會變化太大。漢樂浪郡的浿水縣,此時是遼國東京遼陽府屬下的遼陽縣。隸屬不同,名稱不同,但所在的地方一定是相同的。

從上面資料可見,漢樂浪郡西或北部地方,是緊挨遼東郡和玄菟郡的。

浿水縣,也就是出浿水的地方,距離遼陽不會太遠。浿水源頭,也一定是距此不遠的地方。又從《史記》、《漢書》、《水經注》等書中知,浿水西南流,入增地後再入海。

《北史·列傳第八十二》載:高句麗「其國,東至新羅,西度遼,二千里;南接百濟,北鄰靺鞨,一千餘里。……都平壤城,亦曰長安城,東西六里,隨山屈曲,南臨浿水。」

此時,高句麗的東界是新羅國的西界,新羅西界在鴨綠江一帶,尚未過現在朝鮮的大同江。而這時高句麗的國都是平壤,也就是王儉城。城市依山屈曲,南面是浿水。——顯然,這個平壤城不是現在朝鮮的平壤,浿水也不是現在朝鮮平壤的大同江。

浿水曾是古朝鮮與漢朝的邊界,但不是高句麗的邊界,更不是高句麗的東界或西界,所以浿水只能在遼東。

很明顯,《說文解字》的結論不足信。浿水所在地的浿水縣近臨現在的遼陽附近;樂浪郡應以遼東郡東部為主,北鄰玄菟郡,也包括部分朝鮮半島東北部的地方。

另外,《水經注·卷十四》載:

「小遼水又西南徑襄平縣為淡淵,晉永嘉三年涸。」

在遼東這塊土地上,南北同向、距離很近的河流有很多條,入海的河流更是不勝枚舉。像淡淵這樣乾涸的河流也很多。同流向的浿水,到遼時,「浿水,亦曰泥河,又曰蓒芋濼」(見前引)。可見,其水已經混濁,多泥,長滿了蓒芋草。很明顯,浿水此時已經開始枯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