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埕鐵枝鬧元宵

太姥山白榮敏 發佈 2023-02-04T18:40:22.703845+00:00

2023年正月十三鐵枝:「人類非遺——福鼎白茶製作技藝」難以割捨的傳統民俗元宵節是福鼎市沙埕鎮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傳統的鬧元宵節俗在當地已經延續了幾百年。

難以割捨的傳統民俗

元宵節是福鼎市沙埕鎮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傳統的鬧元宵節俗在當地已經延續了幾百年。今年正月十三至十五日, 濱海集鎮沙埕再現了一年一度繁華的一幕,搬鐵枝、走馬燈、舞龍、舞獅、連燈、車鼓亭等紛紛登場,把人們從四面八方吸引到了沙埕,居民萬人空巷踩街觀燈,元宵佳節的沙埕鎮,一派歡天喜地、歌舞昇平。

記者正月十四日上午趕到了沙埕,發現大多數居民已進入鬧元宵的節日亢奮狀態之中,街頭巷尾議論最多的還是昨日晚上的兩台鐵枝。「今年有鐵枝!」雖然許多人在節前已經知曉,但還是樂意互相傳遞這個消息,然後對昨晚的兩台鐵枝進行對比著評論。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沙埕居民來說,看搬鐵枝是既看熱鬧,更看門道,大多數人已很內行。這不僅由於搬鐵枝在沙埕由來已久,是鬧元宵最有份量的節目,更因為沙埕人民對這項民間藝術的偏愛。許多人把有沒有搬鐵枝節目作為那一年沙埕元宵節熱鬧不熱鬧的主要標準,沙埕群眾認為沒有搬鐵枝節目的元宵節是不熱鬧的。

十四日晚,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馬燈上街了。」「舞龍、舞獅上街了。」「車鼓亭上街了。」隨著群眾一聲又一聲的「報幕」,街上慢慢熱鬧了起來。但只有到了晚上8時,「鐵枝上街啦。」觀者如堵,人隨鐵枝慢慢流動,每個人的眼睛都睜得大大的,臉上顯露出驚異而喜悅的神情,當然,少不了讚嘆和評論,這時的鬧元宵才達到了高潮。十五日晚亦是如此。

「我很小的時候外婆就帶我來沙埕看鐵枝。」1909年出生於距沙埕集鎮約15公里的羅唇村的董春蓮老人回憶起小時候看搬鐵枝還印象深刻,「後來嫁到了沙埕,就每年都可以看了。」她與鐵枝有緣分,嫁了個丈夫與鐵枝打了一輩子交道。劉正初,這個名字已緊緊與沙埕鐵枝聯繫在一起,說起沙埕鐵枝,許多人就說到了他。劉正初生於1907年,比妻子董春蓮大兩歲,但已去世24年。「在我家辦了好多年,架子從一樓綁到二樓。後來移到別的地方做,過完除夕,正月初一就被叫去,從打圖紙到選材料,一直忙到元宵節鐵枝上街。後來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容易上火,頭人燉好西洋參送到家裡來,請他出山。」

「有一段都是內澳和外澳各辦一台,然後比『過枝』。」(沙埕居民把鐵枝承受重量的關鍵部位稱為「過枝」,過枝越隱蔽,設計越巧妙,其藝術性越高。)董春蓮老人回憶起了40幾年前的一件事,「有一年黃瓜魚圍了一萬三千擔,沙埕熱熱鬧鬧辦元宵,少不了鐵枝,內澳請外地師父,外澳由劉正初來主打。內澳辦的是《哪吒抽龍筋》(老人原話,可能就是《哪吒鬧海》),用龍筋過枝,比較粗;外澳辦的是《牛郎織女》,一邊一支紅棍上去,一邊一個算盤,鐵枝搬上街後,引起了群眾的極大興趣,大家圍著猜測到底是紅棍過枝,還是算盤過枝,許多人認為算盤支架太細,不可能過枝,雙方打起了賭,就用鋸子當場鋸掉紅棍,上面的鐵枝巍然不動,果然是算盤過枝,引得群眾一片讚嘆。」

美輪美奐的搬行表演

福建省藝術館對「搬鐵枝」作這樣解釋:「又稱『台閣』,是一種源於清代,曾流行於閩東周寧、福鼎、福安、霞浦、蕉城等地的民間表演藝術形式。它是將鋼管或鐵條焊接成枝狀並固定於車轅上進行搬行的一種民間表演藝術,吸收了民間文藝、傳統戲劇、舞蹈等藝術門類的精華,形成了獨特的表演特色。每架鐵枝大約高2-3米,上面可容納演員5-7人。」據記者了解,高2-3米的鐵枝在沙埕已屬老黃曆,其藝術性亦高於其他地方。

誠然,經過500多年的傳承與發展,沙埕鐵枝具有強烈的閩東漁村風格和濃郁的鄉土生活氣息,成為閩東地區頗有影響的民間節俗活動之一。在我市各地搬鐵枝表演逐步退化的今天,沙埕搬鐵枝則是一枝獨秀,從最初的2-3米單層表演到現在的7-8米多層表演,人物造型從靜態演化為動態,表演內容從原先的傳統戲劇到如今的經濟建設,形成了獨特的表演特色。

1995年12月27日,福鼎撤縣設市,沙埕鐵枝參加在福鼎城區舉行的慶典,其活靈活現、古風淳樸的精彩表演,令來賓大開眼界、為之傾倒。1999年6月29日,福鼎市第一屆太姥山文化旅遊節上,沙埕鐵枝再一次受邀進城,以《八仙過海》、《哪咤鬧海》、《楊八姐闖幽州》等精品贏得了讚譽。人們無法想像,綁在鐵枝上的「小木偶」似的小演員(因身板被固定,故稱),不論身段水袖,還是舉手投足,竟是活靈活現的。渡伯(《八仙過海》中的人物造型)撐船那麼自如逼真,楊八姐射箭(《楊八姐闖幽州》造型)如此傳神,龍太子爬梯(《哪咤鬧海》造型)那樣滑稽多姿,而配樂(南音)又那麼引人入勝、扣人心弦。

那一次,沙埕鐵枝更以10米的高度引來一片讚譽、驚呼。沙埕鎮黨委副書記張慶喜回憶,按照慣例,鐵枝的設計高度擬在7-8米,「但城區有優勢,路面寬且直,理論上可以達到10米以上,最後為安全起見,設計為10米並成功地進行巡迴表演。」張慶喜說,由於沙埕街道較窄,尤其是電線不規則,影響了高度的設計,所以「綁」枝的高度多數維持在7至8米。

據介紹,《哪咤鬧海》是沙埕鐵枝表演隊的代表節目之一。在表演過程中,在一個前後搖擺的機動車的推動下,坐在8米高、最頂端的「哪咤」借勢要向遠離6米的「龍三太子」(坐在鐵枝低座)傳接蓮花,如同雜技技巧中的凌空倒掛。看過《哪咤鬧海》的觀眾表示,看的時候大家都緊張得屏住呼吸,看完之後發現手心全是汗。每傳接一次,全場都會發出一片驚呼;每次穩穩地一坐上頂端,全場又掌聲雷動。

據了解,這各高度,目前還保持著全國紀錄。

精益求精的民間藝術

「搬鐵枝指鐵枝表演的一種過程,要實現這種精彩表演過程,關鍵在於『綁』的工藝。」沙埕鐵枝藝術第四代傳人劉正儉向記者講述了「綁」鐵枝工藝發展的三個變化過程。

「一是從木質「綁」枝到鋼質「焊」枝。隨著鐵枝表演的流動化,要求支架的製作材料不斷優化,這樣才能保證演員連續表演的安全性。」據劉正儉介紹,1990年以前,鐵枝的支架材料都是木質的,不僅容易折斷,而且不能夠循環使用,演員連續的表演安全更無法保證。後來,他們多次嘗試,把支架材料改為鋼管或鐵條,就是把鋼管或鐵條焊接成枝狀並固定於車轅上搬行。「這樣做不僅穩定性增強了,為流動表演增加了安全係數,也為表演過程中安裝讓支架轉動的機動車創造了條件。」

二是從單層、固定到多層、轉動。自從採用鋼架後,沙埕搬鐵枝表演進入一個質的飛躍。劉正儉說,原來,每架鐵枝高一般為2-3米,多數為單層,上面可容納3-5人表演,多為靜態的人物造型,酷似戲曲表演的「亮相」。隨著鋼架等現代先進材料的使用,支架的承受力也得到加強,特別是光、電在支架造型、舞美和表演上的創新應用,使現代搬鐵枝表演更具藝術性和觀賞性。現在,沙埕搬鐵枝高達七八米,一般演員或坐或站的層數至少三層。演員不僅能表演複雜一些的情節和動作,而且還能隨著燈光閃爍轉動。

三是從單純的傳統戲劇到多元融合。搬鐵枝表演雖然經過500多年的傳承與發展,但其表演內容離不開傳統戲劇的經典節目。於是,沙埕搬鐵枝表演設計者在繼承的基礎上,大膽創新,讓傳統藝術順應時代潮流,發揚光大,成為我省民間藝術一顆耀眼的明珠。

據劉正儉介紹,傳統的搬鐵枝表演內容一般局限於傳統戲劇的經典劇目,按照表演的需要做一些較簡單的情節動作,如《水漫金山》裡就有兩個孩童分別扮演白蛇和法海,各持兵器作交手狀。樂隊則緊隨鐵枝後面,採用諸如嗩吶、二胡、鑼鼓等民族民間樂器進行伴奏,浩浩蕩蕩遊街過市,所到之處,善男信女鳴炮燒香膜拜,熱鬧異常。

「這些內容多多少少具有一點迷信的東西。」張慶喜告訴記者,為此,沙埕搬鐵枝表演設計者既注重發揚民間文化的精粹,又積極吸納著現代優秀文化,既十分珍視歷史的文化積澱,又熱忱地孕育和創造著現代文化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性,把表演內容延伸到歌頌當代經濟建設的層面上來,賦予其強烈的時代氣息。吸收了如歌頌黨的十六大召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耕海牧漁等政治、經濟領域的內容,寓樂於教,深受群眾好評。

「表演內容從傳統戲劇融入多元文化,不僅表演場面宏大,渲染了表演氣氛,感染力也得到增強,使演出成為近年來各地民間藝術舞台上的一大亮點,凸顯出沙埕搬鐵枝表演藝術所具有的無窮創造力。」劉正儉說。

(白榮敏寫於2007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