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文化——「元宵節」詩詞和燈謎

吳老師學語文 發佈 2023-02-05T09:45:56.232850+00:00

剛剛立春,我們緊接著迎來了。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

今天是

2023年2月5日

癸卯年正月十五

剛剛立春,我們緊接著迎來了

——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

丨元宵節由來丨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在中國,農曆正月是元月,古代稱夜為「宵」,所以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名為「元宵節」。


元宵節最早起源於漢代,公元前180年的正月十五,漢文帝劉恆登基大赦天下。以後每到元月十五,皇帝都要出宮遊玩,張燈結彩,與民同樂。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燈與河川,二月人間。今年的元宵,願你始終相信,那些艱難的日子總會過去,希望永遠都在前方,萬家燈火正輝煌。

丨正月十五‬吃元宵‬的‬由‬來丨

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一說春秋時期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為這一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而食之。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史料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雖然兩種做法和口感有所不同,但皆取團圓美滿之寓意,象徵全家人團圓幸福,年年歡聚。

丨元宵節習俗丨

吃元宵、猜燈謎、舞獅子、耍龍燈、踩高蹺、鬧花燈、祭門 祭戶、走百病、迎紫姑、逐鼠等‬。



丨元宵節詩詞‬丨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好事近·春雨細如塵》

宋·朱敦儒

春雨細如塵,樓外柳絲黃濕。

風約繡簾斜去,透窗紗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

卻上紫姑香火,問遼東消息。


《元宵煮浮圓子》

宋·周必大

今夕知何夕,團圓事事同。

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

星燦烏雲里,珠浮濁水中。

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宋·姜夔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

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

宋·劉克莊


繁燈奪霽華。戲鼓侵明發。

物色舊時同,情味中年別。


淺畫鏡中眉,深拜樓西月。

人散市聲收,漸入愁時節。

《女冠子·元夕》

宋·蔣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剔殘紅灺。但夢裡隱隱,鈿車羅帕。吳箋銀粉砑。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閒話。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

《燭影搖紅·上元有懷》

宋·張掄


雙闕中天,鳳樓十二春寒淺。

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瑤池宴。

玉殿珠簾盡卷。擁群仙、蓬壺閬苑。

五雲深處,萬燭光中,揭天絲管。


馳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換。

今宵誰念泣孤臣,回首長安遠。

可是塵緣未斷。謾惆悵、華胥夢短。

滿懷幽恨,數點寒燈,幾聲歸雁。


《解語花·上元》

宋·周邦彥

風消焰蠟,露浥紅蓮,花市光相射。

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

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

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

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

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永遇樂·落日熔金》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永遇樂·璧月初晴》

宋·劉辰翁

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托之易安自喻。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


璧月初晴,黛雲遠淡,春事誰主。

禁苑嬌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許。

香塵暗陌,華燈明晝,長是懶攜手去。

誰知道,斷煙禁夜,滿城似愁風雨。


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

緗帙流離,風鬢三五,能賦詞最苦。

江南無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誰知否。

空相對,殘釭無寐,滿村社鼓。

《木蘭花令》

宋‬·蘇軾

元宵似是歡游好。何況公庭民訟少。萬家游賞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島。

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上元夜·其一‬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觀燈樂行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

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閒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





丨元宵節燈謎‬丨

燈謎在春秋時代就有,那時叫「隱語」,到漢魏時才開始稱為「謎」,南宋時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在上元節讓人猜燈謎。


南宋後,賞花燈、猜燈謎讓元宵節的氣氛熱鬧而溫馨。



字謎(打一字)


1.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

2.廣寒宮

3.兄弟二人,同姓同名,若要識我,先識家兄,不識家兄,知我為誰

4.齊人有一妻一妾

5.千金出閨門

6.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7.天安門上太陽升

8.江邊就是王家門


答案:1.日。2.臀。3.二。4.佞。5.娃。6.奇。7.景。8.潤。



成語謎(打一成語)


1.千

2.一

3.倚樹候明月

4.口傳家信

5.天上哪有人間好

6.此曲只應天上有

7.必

8.赤、橙、綠、藍、紫


答案:1.張口結舌。2.大有人在。3.守株待兔(「玉兔」為月亮的別稱)。4.言而無信。5.望塵莫及。6.不同凡響。7.心如刀割。8.青黃不接

地名謎(打一地名)

1.固(打一省份名)

2.金銀銅鐵(打一地名)

3.仙人在何方(打一省份名)

4.八月飄香(打一地名)

5.雪都變成水了(打一地名)

6.東西北三面堵塞

7.談天的都市


答案:1.內蒙古。2。無錫。3.山西。4.桂林。5.通化。6.南通。7.聊城

詩詞謎(打一句詩詞)

1.約定歸期九月九(打一句五言唐詩)

2.乍(打一句李白詩)

3.張翼德查戶口(打一句唐詩)

4.潛水服(打一句唐詩)

5.任人唯親(打《長恨歌》一句)

6.旅館春植樹(打一句唐詩)

7.春回大地(打一句宋詞)


答案:1.待到重陽日。2.昨日之日不可留。3.飛入尋常百姓家。4.遊子身上衣。5.姊妹弟兄皆列土。6.客舍青青柳色新。7.天涯何處無芳草。

詩詞謎面謎語

1.今夜月明人盡望(打一外國首都)

2.獨自怎生得黑(打一字)

3.大珠小珠落玉盤(打一軍事名詞)

4.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成語)

5.遍插茱萸少一人(打一成語)

6.千里江陵一日還(打一字)

7.一半秋山帶夕陽(打一字)

8.野火燒不盡(打一字)


答案:1.仰光。2.伯。3.催淚彈。4.無與倫比。5.一覽無餘。6.皈。7.穢。8.薦




願你生活甜蜜,人生布滿陽光;

願你花開向陽,活出詩意美好;

願你勇敢開始,遇見新的光景。

願你在百轉千回後,找到心中最中意的那個人;

願你在乘風破浪後,實現心中最渴望的理想;

願所有的奔赴都有意義,願所有的驚喜都恰逢其時。



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歡迎點讚、轉發、評論、關注,感謝支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