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4個案例入選2022年「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名單

紅網 發佈 2023-02-06T03:01:23.045475+00:00

紅網時刻新聞2月5日訊(記者 胡邦建 通訊員 肖正湖)近日,文化和旅遊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公布了2022年「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名單,全國共有66個案例入選。

紅網時刻新聞2月5日訊(記者 胡邦建 通訊員 肖正湖)近日,文化和旅遊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公布了2022年「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名單,全國共有66個案例入選。

記者從名單上獲悉,湖南有4個案例位列其中,分別是《瀏陽油紙傘:小小油紙傘撐開共富新天地》《湘西苗繡:「讓媽媽回家」》《棲鳳渡魚粉:小魚粉服務鄉村振興大戰略》《梅山棕編:綠色棕編融入現代生活》。

「十三五」期間,文化和旅遊部會同原國務院扶貧辦開展了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支持各地依託當地富有特色、具備一定群眾基礎和市場前景的非遺資源,因地制宜建設非遺工坊,通過開展技能培訓、展示展銷活動等,帶動當地群眾就近就業、增收致富,在各地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非遺工坊已經成為各地開展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

【新聞多一點】

瀏陽油紙傘:小小油紙傘撐開共富新天地

——達興工藝品非遺工坊典型案例

達興工藝品非遺工坊。

2018年,達興工藝品廠依託長沙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瀏陽油紙傘製作技藝設立非遺工坊。工坊位於瀏陽河上游大溪河畔的達滸鎮椒花新村,通過革新祖傳製作技藝,將「非遺」油紙傘與現代手繪創意、手工藝市場需求相結合,推陳出新創新發展紙傘產品15類。憑藉「網際網路+扶貧」模式開設網店,創辦體驗館和學生手工實踐場所,拓寬銷售渠道和產品類型,讓傳統油紙傘產業「老樹」發「新芽」,年銷售額接近600萬元,產品遠銷歐美、日韓和東南亞等地,成功帶動50餘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

工坊通過探索「村集體+企業+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新模式,幫助村中最困難的貧困戶和殘疾人,讓貧困群眾「在家裡就可以把錢賺了」,讓一把小小油紙傘,撐起一片共同富裕的新天地。

湘西苗繡:「讓媽媽回家」

——湘西七繡坊非遺工坊典型案例

湘西七繡坊非遺工坊。

2018年,湘西七繡坊非遺工坊依託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湘西苗繡設立,由湘西七繡坊苗服飾文化有限責任公司牽頭建設、運營。工坊通過湘西苗繡技能培訓、傳統技藝研究、非遺生產性保護、「非遺+農業+旅遊」等形式開展非遺保護傳承發展工作,並實施了「讓媽媽回家」公益項目,長期對低收入家庭和當地婦女進行公益性湘西苗繡技能培訓,在傳承發展湘西苗繡技藝的同時,為婦女返鄉創業提供平台。

截至目前,共支持1926名農村婦女帶薪培訓,吸納了367名低收入人群就業,間接帶動3000餘人從事湘西苗繡相關產業,其中婦女占比75%,讓300多個留守孩子的母親返鄉就業。工坊在探索以非遺傳統技藝為抓手發展農村產業集群模式的同時,讓湘西苗繡技藝得到了傳承與發展,為非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寶貴經驗。

棲鳳渡魚粉:小魚粉服務鄉村振興大戰略

——湖南鳳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非遺工坊典型案例

棲鳳渡魚粉參展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2019年,湖南鳳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依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棲鳳渡魚粉製作技藝,設立了湖南鳳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非遺工坊,通過規劃頂層設計、創新傳播方式、注重產業創新等形式全面服務鄉村振興工作。

工坊依託郴州市蘇仙區棲鳳渡鎮瓦灶村棲鳳渡魚粉非遺傳承基地,開展面向瓦灶村及周邊村民的公益性技能培訓,吸納脫貧人口和低收入家庭參與,讓村民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從脫貧走向致富。工坊以產品群體定位、包裝裝潢設計等,打造了豐富的方便裝魚粉產品。在工坊的帶動下,瓦灶村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第十批「一村一品(魚粉)」示範村,通過培訓孵化1000多人創業就業,村集體收入實現大幅度增長,棲鳳渡魚粉製作技藝已成為促進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

梅山棕編:綠色棕編融入現代生活

——漣源方才梅山棕編工藝品有限公司非遺工坊典型案例

漣源方才梅山棕編工藝品有限公司非遺工坊。

2018年,漣源方才梅山棕編工藝品有限公司依託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梅山棕編設立非遺工坊。工坊通過將傳統手工藝與現代工藝的緊密結合,依託山棕的資源優勢,自主研發出「山棕製鞋」多項技術成果,為人們提供天然、綠色、環保、健康的生活用品鞋子,成為特色文化名品走入國內外市場。

同時,工坊積極探索實踐「非遺+扶貧」「非遺助力鄉村振興」,免費為當地脫貧人群及特困退役軍人家庭成員提供技能培訓,組織他們參與梅山棕編工藝品和生活實用品的編織製作、創造創新、銷售等各個環節,為鄉村振興戰略貢獻非遺力量。截至2021年底,工坊已開展免費技能培訓25期,培訓各類人員1000餘人次,吸納脫貧戶和特困退役軍人戶62戶,帶動600餘人就業。棕編已成為漣源市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產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