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九劍」有句口訣,多年無人參透,難怪楊過會練錯了

闊爺武俠 發佈 2023-02-07T18:04:40.852874+00:00

曾有記者詢問金庸先生:楊過劍法如何。金庸先生回答他劍術不如令狐沖,因他只學了一部分獨孤九劍。所以各位朋友不要再說楊過不會獨孤九劍了,其實在數場戰鬥中,他的重劍招式就已經顯露出部分獨孤九劍的影子。

曾有記者詢問金庸先生:楊過劍法如何。金庸先生回答他劍術不如令狐沖,因他只學了一部分獨孤九劍。所以各位朋友不要再說楊過不會獨孤九劍了,其實在數場戰鬥中,他的重劍招式就已經顯露出部分獨孤九劍的影子。

當日在重陽宮中,楊過一人獨斗金輪法王、尹克西等一眾高手,原文——噗的一聲,響聲又沉又悶,便如木棍擊打敗革,尼摩星右手虎口爆裂,一條黑影沖天而起,卻是鐵杖向上激飛。以力破敵,一招克敵制勝,獨孤九劍則破招,他也是破招,只不過方式不同。

第二段原文——楊過徑不招架,玄鐵劍當胸疾刺,劍長輪短,輪子尚未砸到楊過頭頂,劍頭距國師胸口已不到半尺。國師立時後退......一招破解金輪法王的攻勢。

第三段原文——他繞著楊龍二人,左攻右拒,縱躍酣斗,雙輪跳蕩靈動,嗚嗚響聲不絕。楊過的玄鐵劍卻似使得頗為澀滯。但不論國師如何變招,總欺不近楊龍二人三步之內。金輪法王攻不進去正是因為楊過招招指向他的破招。

獨孤求敗一生有五個武學境界,即利劍、軟劍、重劍、木劍、無劍。重劍之術是獨孤九劍的雛形,自此開始他才開始逐步創造獨孤九劍,至木劍境界更進一步,最終在無劍境界創出這門武學,遂稱無劍勝有劍,說白了就是無招勝有招。因此,獨孤九劍的前身其實就是重劍之術。

所以金老才說楊過學過獨孤九劍的,可惜他也僅僅只能達到這個水平,楊過之所以沒有練成獨孤九劍,乃是因為他沒有得到獨孤九劍的「口訣」,所以他的想歪了——(楊過)尋思:「玄鐵劍重逾八十斤,這柄輕飄飄的木劍要能以輕制重,只有兩途:一是劍法精奧,以快打慢;一是內功充沛,恃強克弱。」

他只考慮到內力與迅捷的招式,卻沒考慮到獨孤九劍最精華的口訣——料敵機先。自打獨孤求敗創出獨孤九劍至《笑傲江湖》時代,這數百年時間裡,江湖上幾乎再無一人能夠破解獨孤求敗劍法的真諦,即便武當祖師張三丰,他研究了一輩子也只想通「後發制人」這一概念,因而創出了太極拳法,相對於獨孤求敗的「料敵機先」理念,還是有不小的差距,其實後發制人可以算作料敵機先的基礎,可惜張三丰未能更進一步。

原文——風清揚拍手贊道:「對,對!孺子可教。『料敵機先』這四個字,正是這劍法的精要所在......」獨孤九劍有進無退,招招攻向敵人破綻,又何須後退、何必防守?一個人只要行動身體便有徵兆,獨孤九劍之精髓就是通過各種徵兆來得出對手行動的結果,再配合絕妙的劍術來克敵制勝,說白了,這門劍法就是將天下武學行動的各種徵兆融為一體,教人尋找各種破綻而已,因此我覺得獨孤九劍還可以稱為《武學破綻百科全書》

楊過未能領悟這段口訣,最終與真正的獨孤九劍失之交臂,只得以重劍之術縱橫武林,其後他一偏再偏,走上了以內力取勝的路子,與獨孤九劍偏差越來越大,不過天下武學殊途同歸,他最終還是靠內力主導武功取得了極大的成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