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參評項目 | 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

中國文物報 發佈 2023-02-08T09:16:30.748277+00:00

01發掘單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武漢大學鄖陽博物館十堰市博物館02項目負責人陸成秋圖1 遺址位置及地貌學堂梁子遺址位於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青曲鎮彌陀寺村,坐落於漢江北岸,曲遠河口西邊(圖1)。東北距青曲鎮約10公里,東距鄖陽城區約40公里。

01發掘單位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武漢大學

鄖陽博物館

十堰市博物館

02項目負責人

陸成秋



學堂梁子遺址位於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青曲鎮彌陀寺村,坐落於漢江北岸,曲遠河口西邊(圖1)。東北距青曲鎮約10公里,東距鄖陽城區約40公里。遺址的海拔高程160-287米。遺址因於1989、1990年發現兩具直立人頭骨化石(俗稱「鄖縣人」)而聞名,是一處集古人類化石、古動物化石和石製品三位一體的重要舊石器時代遺址,埋藏人類化石的地層的時代被測定為距今110-80萬年。遺址保存面積約190萬平方米,埋藏於漢水北岸的第四級階地內(圖2)。



兩具「鄖縣人」頭骨化石出土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學堂梁子遺址開展過5次考古發掘,發掘出豐富的動物化石和石製品。為解決早期發掘與研究所遺留的有關「鄖縣人」確切的體質形態、生存時代和遺址性質等學術問題,並為建設考古遺址公園、活化歷史場景創造條件,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21、2022連續兩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武漢大學、鄖陽博物館、十堰市博物館等單位,組成多學科交叉的考古團隊,對該遺址開展新一輪考古發掘與研究。


為保障考古發掘的質量和文物安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十堰市和鄖陽區政府共同努力,在遺址修建了溫濕可控、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的考古方艙和考古工作站等(圖3、4)。


同時,為了使考古發掘更加科學、系統、有序和可持續,考古隊引進了考古發掘數字管理平台、ArcGIS系統和國際通用的最新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與記錄方法,對遺址進行地點和發掘區的劃分,納入新的布方與測控系統。以遺址範圍內的山樑為基本地貌單元分為若干地點,各地點又分為若干發掘區。學堂梁子為第一地點(Loc.1),第一地點又分為ABCDE五個發掘區,總基點為N400E400,布1×1米探方,正北方向(圖5)。

圖5 學堂梁子遺址Loc.1發掘位置


2021-2022年的發掘主要在B、C、E區進行。所有發掘都在自然層,內按2-5厘米厚的操作層精細發掘。


各區發掘情況如下:


C區:位於第一地點四級階地最高處的總基點附近,布設105個探方,發掘面積105平方米。目前共揭露6個自然層,深約4米,未到底。


地層情況如下:


第①層,表土層。粉砂質粘土。混雜結構,較疏鬆,多孔隙。包含有植物根系,近代瓦片,少量石製品(擾動)。


第②層,粉砂質粘土。棕色(7.5YR6/4 strong brown)。小棱塊狀結構,較疏鬆,少孔隙。上部發育山脊狀和姜狀鈣質結核,見黑色片狀鐵錳質包膜和灰綠色潛育化條帶。出土少量石製品和一些作為儲料的礫石。


第③層,粉砂質粘土。紅棕色(2.5YR4/4 reddish brown)。棱塊狀結構,較緻密,包含有姜塊狀鈣質結核,灰綠色潛育化薄膜和黑色鐵錳包膜。出土較多石製品。


第④層,粉砂質粘土。紅棕色(2.5YR2/4 reddish brown)。小棱塊狀結構,較緊密,包含有塊狀鈣質結核,灰綠色潛育化薄膜和黑色鐵錳包膜較上一層有所減少。出土一定數量的石製品。


第⑤層,粉砂質粘土。黃棕色(10YR5/3 brown )。稜柱狀結構,較緊密,包含有少量灰綠色潛育化薄膜,黑色片狀鐵錳包膜和鐵錳結核顆粒(粒徑0.2-0.5cm),發育少量姜狀鈣質結核。也出土石製品。


第⑥層,粉炒質粘土。紅棕色(7.5YR4/3 brown)。棱塊狀結構,較緊密,雜少量黑色片狀鐵錳包膜,發育少量姜狀鈣質結核。剛露頭。


C區第二至五自然層為該遺址首次揭露的層位,每個層位都分布一定數量的石製品,共出土83件,包括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片和搬入礫石(圖6)。

(c18 石片;2.c3 石片;3.c14 石核-砍砸器;4.c13 石核;5.e157 石片;6.e31 石片;7.e28 石核;8.e43 石核;9.e117 刮削器;10.e65 手斧;11.e100 手斧)


出土石核大部分保留自然台面,以錘擊法為主要剝片方式;小石片與大石片並存;工具的修理加工方法以錘擊法為主。C區作為四級階地最高點,保存了最完整的地層堆積,新發現的層位延長了該遺址的地層和文化序列,對於探討遺址完整的地層、年代和文化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E區:位於第一地點三級階地的油坊梁子東端,布設126個探方,發掘面積126平方米。目前共揭露3個自然層,深約1.6米,未到底。


地層情況如下:


第①層,耕土層。粉砂質粘土。深棕色(7.5YR6/4 strong brown)。混雜結構,較疏鬆,多孔隙。包含有植物根系,近代瓦片。


第②層,粉砂質粘土。棕褐色(7.5YR5/3 brown)。團塊結構,較緻密,含黑色片狀鐵錳包膜及較多灰綠色潛育化薄膜。出土較多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片、搬入礫石等石製品。


第③層,粉砂質粘土。棕紅色(7.5YR4/3 brown)。團塊結構,夾雜黑色鐵錳包膜。出土有手斧、手鎬、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片和搬入礫石等石製品。


E區共出土舊石器時代較晚階段的石製品148件(圖6)。


所出土的石核大多數保留自然台面,以錘擊法為主要剝片方式;小石片與大石片並存;工具的修理加工方法以錘擊法為主,發現有以大石片為毛坯單向加工而成的刮削器以及以礫石為毛坯雙向加工的類手斧工具。E區的發現進一步延長了本區域古人類活動史,對於探討本區域舊石器文化技術演進和構建本區域更加完整的舊石器文化序列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B區:位於遺址核心區,緊靠出土「鄖縣人」1號和2號頭骨的A區,該區域曾在20世紀70年代土地平整時被削掉3-5米厚的粘土層。新一輪發掘在此共布設203個探方,發掘面積203平方米。目前共揭露3個自然層,深35-65厘米,未到底(圖7)。


地層情況如下:


第①層,耕土層,粉砂質粘土。上部為潛育化灰綠色層,下部為深棕色過渡層。粘性較大、細密,包含有較小的細石粒和不規則的鈣質結核以及大量的植物根系。


第②層,粘土質粉砂層。深棕色(7.5YR6/4 strong brown)。棱塊狀結構,較疏鬆,少孔隙,有一定粘性。發育大量絮狀或姜狀結核層。含大量黑色片狀鐵錳包膜。出土少量石製品和作為儲料的礫石,共26件。還出土少量動物化石,種類有貘、鹿、豬等,化石分布較零散。


第③層,粘土質粉砂層。黃棕色(10YR5/8 yellow with brown)。團塊狀結構,較疏鬆,含沙多,無粘性。發育大量姜狀鈣質結核層,局部可分上下兩個亞層。有少量黑色鐵錳包膜。可見棕紅色片狀粘土淋漓痕跡,從上到下逐漸減少。出土少量石製品和作為石器原料而搬入的礫石;出土鄖縣人3號頭骨和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化石大多包裹在堅硬的鈣質結核中。


B區出土的石製品主要是石核、石片和少量有二次加工痕跡的石器,另有部分古人類搬運至遺址的石料(圖8)。



石核絕大部分為自然台面,單面單向剝片,以錘擊法為主要剝片方式;石片普遍尺寸較小,未見大石片;工具的修理加工方法以錘擊法簡單加工為主。出土的動物化石呈雜亂塊狀或條帶狀聚集分布;部分骨骼化石保留了原始連接狀態,表明這些化石被原地埋藏或未經過長距離搬動。經初步觀察,動物種類有猴、虎、鬣狗、劍齒象、犀牛、野豬、小豬、貘、鹿、牛等,總體屬於早更新世晚期森林型動物群(圖9、10)。




2022年5月18日,在距「鄖縣人」1號頭骨發現33年後的同一天,在相距33米遠的考古發掘地層壁面上,「鄖縣人」3號頭骨面世。新發現的「鄖縣人」3號頭骨埋藏在B區第③層粘土質粉砂層中,保存完好,形態清晰,具有直立人的體質特徵。難能可貴的是,3號頭骨形態基本正常,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形,所能提供的性狀信息比以前發現的兩具頭骨更豐富而真實,會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前兩具頭骨變形的缺憾(圖11、12)。




在學堂梁子遺址新一輪考古發掘與研究中,專家組制定了科學周密的工作方案,考古隊採用最新的田野考古規程和前沿科技手段,對埋藏頭骨化石的部位及時進行了擴方發掘,基本釐清了化石的分布、埋藏和產狀及與其他動物化石、石製品等遺存的層位與空間關係,完成了地層與埋藏狀態的高精度的雷射掃描記錄和發掘過程的高清晰的三維建模,並系統採集了沉積、環境、年代和微體植物化石與遺傳信息分析樣品,發掘過程系統、規範、精細(圖13、14、15)。





發掘所揭示的人類化石的空間位置、埋藏情況和沉積物信息,以及所展開的地層對比分析皆表明,「鄖縣人」3號頭骨與以前出土的1號、2號頭骨位於同一套地層中。地貌位置、地層序列和伴生的哺乳動物化石顯示人類化石埋藏於早-中更新世地層中。以前採用電子自旋共振、鈾系法、古地磁方法測年結果指向距今約100萬年,新的取樣和多方法測年將會得出更精確的年代數據。


「鄖縣人」3號頭骨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好的古人類頭骨化石,保留該階段人類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學特徵;該化石處在古人類近200萬年演化歷程的中間和關鍵環節上,為探討東亞古人類演化模式、東亞直立人來源、東亞直立人與智人演化關係等重大課題提供了翔實而關鍵的化石及文化證據。本次發掘的收穫為實證中華大地百萬年的人類演化史,講好東方人類故鄉先民演化和文化發展的故事,提供了關鍵節點的重要依據與信息。


編輯 |張小築 實習編輯 | 黃雪芮

覆審 | 馮朝暉

監製 | 李 讓

本號刊載的作品(含標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