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錦暉逝世56周年丨詩書傳家造就民國風華,音樂浸潤終成藝術才子

團結出版社 發佈 2023-02-17T19:12:13.622616+00:00

20世紀中葉,他所創立的歌舞團培養了周旋、王人美、徐來、黎莉莉等一大批家喻戶曉的明星,更是發掘和培養了聶耳、冼星海等優秀的音樂創作者,為中國近現代音樂的發展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黎錦暉(1891年—1967年)是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十分重要的音樂人,他開創了中國白話文流行音樂和中國兒童歌舞劇音樂的先河;20世紀中葉,他所創立的歌舞團培養了周旋、王人美、徐來、黎莉莉等一大批家喻戶曉的明星,更是發掘和培養了聶耳、冼星海等優秀的音樂創作者,為中國近現代音樂的發展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黎錦暉生長在湘潭世家,自幼飽讀詩書,且受到了湘潭地區多彩的音樂浸潤,使得黎錦暉從小就為音樂事業打下了深厚基礎,最終成為民國時期重要的藝術才子。團結出版社《民國風華:我的父親黎錦暉》一書,由黎錦暉的兒子黎遂編著而成,不僅記錄了黎錦暉追尋藝術的一生,也填補了中國近現代音樂史料的空白。

今天是黎錦暉先生逝世56周年,讓我們跟隨《民國風華:我的父親黎錦暉》,一起回到黎錦暉先生的童年,探尋他走上音樂道路,成長為一代藝術大師的起源。

詩書傳家

1895年,黎錦暉的父親與齊白石、王仲言等創辦了「羅山詩社」。羅山詩社的成立,最高興的卻是黎錦暉兩兄弟。那時大哥黎錦熙六歲、黎錦暉五歲,在自家的私塾里讀書已有三四年,在父親和塾師王仲言的教導下,打下了紮實的中國傳統文化基礎。

詩社的開辦,使家裡比平日更為熱鬧,詩社的成員隔三岔五就來聚會,詩酒流連、臧否國事,「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黎家的家規是非常寬容、自由的,從不禁錮孩子們的思想,順從孩子們的天性自由發展,所以黎錦暉從小就養成了既活潑又穩重、既含蓄內斂又熱烈奔放的個性。

詩社成員聚會,黎錦暉就坐在父親的膝上聽著社友們的談詩論賦,品碑讀帖,一點一點潤浸著心靈。詩友們繪畫、練書法的時候,黎錦暉跟著抻紙磨墨,品味其筆底意蘊,這種環境的從小薰陶,對他今後的厚積薄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天氣晴好的日子,社友們就去附近的羅山踏青。春夏的羅山美不勝收,山上竹林茂密,古樹參天,群鷗翔集,百鳥齊鳴,風光甚是旖旎,一行人攜手入林,在古木之下、清溪之旁談古論今。談得累了,大家也不拘禮,擺酒排饌,在林間席地而飲,恍若有魏晉之風。這時候,正是大哥和黎錦暉最為歡快的的候,兄弟倆一邊玩耍,一邊聽著父輩學人們的高談闊論,有時候父親興致好,也會考考兄弟倆的學問,讓他們當眾賦詩。兄弟倆有急智,作的詩詞雖顯稚嫩,但卻有靈氣,常讓人刮目相看。父親和眾社友們不吝相教,所以兄弟倆的水平提高很快。

羅山詩社帶給黎錦暉的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眼界的開闊,更重要的是,讓他學到了對事業的堅毅沉靜、永不放棄的精神。

黎家對子女的教育不僅僅沉迷於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勇於接受新生事物。祖父順應形勢發展,讓孩子們儘量多地接觸新學。1905年,黎錦暉的父親將他辦了多年的私塾關掉,重新開辦了一所新式學校「長塘杉溪家庭學校」。學校的課程除了《四書》《五經》古文詩詞,後來又陸續增加了格致、算術、物理、音樂、歷史、地理、自然和漢語拼音等課程,音樂課包括民間音樂、鑼鼓、笛子、二胡等內容。學校老師除了父親教古文,他的詩友教詩詞外,又到長沙、湘潭等地聘請懂新學的年輕老師教授新學。這種中西學兼收、雅俗共鑒的教學內容和方式,在當時的鄉下是聞所未聞的,即使在湘潭城裡亦不多見,這種兼容並包的教學方式,引起了學生們的極大興趣,不僅給他們打下了堅實的中西文化的基礎,開闊了學生的眼界與思想,也為他們以後專學、博學創造了條件。

學校所教的學生,都是黎家的子女,也有一些本族或本家的兄弟姐妹、侄兒侄女,還有本村貧困人家的孩子。有趣的是,當教授新課時,齊白石也學過一陣子。看到長髯飄飄的齊白石端端正正和自己坐在一起認真聽講、認真做筆記,學生們一方面感到怪異,另一方面,也無不為其認真好學而折服。

先後在長塘杉溪學校就讀的有黎氏八兄弟中的老五、老六、老七、老八,黎氏三姐妹中的老二、老三。洋溢在家庭里那種勤學思辨、寬容自由的良好氛圍,無疑對黎錦暉的一生影響極大。

音樂浸潤

黎錦暉很小的時候,就迷上了音樂,並表現出非凡的音樂天賦。

湘潭地處湘中,土地肥沃、水網密布,不但是湖南商業重鎮,同樣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湘文化的發源地。湘潭歷來文教發達,人文基礎豐厚,民間音樂資源也非常迷人、非常豐富。

黎錦暉接觸的最早的「音樂」,應該是盛行於湘潭民間的蓮花落了。逢年過節,總會有一些走街串村的鄉村蓮花落藝人不請自來,倚門表演進行乞討。蓮花落的表演分單人和雙人兩種,他們一邊打著竹板(七塊竹板串起,竹板中間夾著銅錢;也有用小鐵片串起的鐵板),一邊說唱著詼諧有趣、吉祥如意的韻詞。蓮花落音響簡單,而且節奏明快,通俗易懂,語言精練,即興編詞,饒有風趣。

黎氏是鄉間望族,那些民間藝人來長塘,是必到黎家的。黎錦暉被這些新奇有趣的玩意兒吸引住了,跟著他們走遍全村,興味盎然地聽他們說唱。藝人們也喜歡這個聰明伶俐、粉雕玉琢般的黎家二少爺。黎錦暉但有問詢,藝人無不耐心相告,這也使他很小就弄清了,蓮花落的唱腔牌子有「太平年」「喇叭腔」「五更調」「路長斷」「哭腔」「耍孩兒」「疊斷橋」「靠山調」······

鄉間的夜晚,靜謐而迷人。尤其是夏天,勞累了一天的農人們,聚在禾場扯野狐禪,間或也有人講書、吹笛子、拉二胡。黎錦暉對樂聲很敏感,聽到音樂就不能自已。月光如水,蛙鳴如鼓,當樂聲響起來的時候,整個禾場上靜悄悄的,農人們都沉醉在飄蕩的音樂里,仿佛忘了一天的疲勞。黎錦暉小時候比較活潑調皮,但每當樂聲響起,他就安靜了下來,用心體味著那美妙聲音里的意境,捕捉那不可意會的訴說。黎錦暉向農人學習拉二胡、吹笛子,也學習擂鼓、敲鈸、打鑔等鄉間響器,不多久,就玩得像模像樣。在這點上,父親並沒有因其「粗鄙」「淫穢」「下里巴人」而禁止黎錦暉的玩樂,而是給予了他相當大的自由,黎錦暉一生都為此感激不盡。

湘潭花鼓戲源於民歌,黎錦暉一見花鼓戲,便不可救藥地喜歡上了。黎錦暉看不夠,萌生了學花鼓戲的衝動。好在村里很多人都會唱幾句,他們都成了黎錦暉的老師。夜間的禾場上,常常會聚上一幫人,在二胡的伴奏下,咿咿呀呀地唱著花鼓,黎錦暉鐵定是其中一員。黎錦暉會樂器,二胡、笛子什麼的都通,年紀又小,很受鄉民們的喜歡。日子久了,會唱很多出戲。

湘潭的民間歌謠,也極具特色,尤其是情歌令人難忘。這些看來土裡土氣的民歌,其實大有來歷,它原名「竹枝」或是「竹枝歌」,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流傳開來,屈原作《九歌》,就是記錄了「竹枝」中祭神歌后加工整理而成的。到了唐代,劉禹錫把它整理成一種新的、流傳至今的詩體「竹枝詞」。黎錦暉喜愛民歌,曾和父輩們學填過「竹枝詞」,又長年浸潤在這種如歌的氛圍里,對他以後的創作有極大的影響。他在《我和明月社》一文里說 :「中國音樂應以民族音樂為主,民族音樂應以民間音樂為重點」,也是源於他在童年、少年時對民間音樂的了解和喜愛。

拓展閱讀

內容簡介

黎錦暉是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音樂人,在音樂創作上,他開創了中國白話文流行音樂和中國兒童歌舞劇音樂的先河;20世紀中葉,他所創立的歌舞團培養了周旋、王人美、徐來、黎莉莉等一大批家喻戶曉的明星,更是發掘和培養了聶耳、冼星海等優秀的音樂創作者,為中國近現代音樂的發展書寫下濃墨重彩。

本書是關於黎錦暉音樂人生的一部傳記,由黎錦暉的兒子黎遂憑記憶、訪親友、查資料、尋蹤跡編著而成。全書材料豐富,論述詳實,其中不少珍貴的手資料,填補了中國近現代音樂史料的空白。

作者簡介

黎遂,黎錦暉之子。上海二醫大進修生,20世紀80年代初去洛杉磯南加大醫院實習留美。1985年在洛城舉辦中國歌舞之夜演出。三十多年來,在中國大陸、台灣地區和美國進行有關黎錦暉藝術創作史料的整理研究工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