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周華誠文化散文集《流水辭》:古老的事物,寧靜的力量

新民晚報 發佈 2023-02-17T20:08:55.279366+00:00

作家周華誠筆耕不輟,不經意間又一部精品力作橫空出世,我常覺得讀的速度還沒他寫的快。一杯茶水,雖淺香如常,卻唇齒留香,回味悠長,這也是周華誠作品給人的感覺。周華誠的《流水辭》(浙江文藝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是一部有關廊橋題材的文化散文,寫的是浙江省泰順的一座座廊橋。

作家周華誠筆耕不輟,不經意間又一部精品力作橫空出世,我常覺得讀的速度還沒他寫的快。一杯茶水,雖淺香如常,卻唇齒留香,回味悠長,這也是周華誠作品給人的感覺。


周華誠的《流水辭》(浙江文藝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是一部有關廊橋題材的文化散文,寫的是浙江省泰順的一座座廊橋。「泰順的古廊橋,是大地上的冊頁,每一頁都寫滿故園風雨。」風雨廊橋,其美有顯性,也有隱性。綠水青山,雜花生樹,雲捲雲舒,溪流潺潺,此與廊橋輝映成趣的,是它存在的顯性之美,已被大眾聚焦、渲染得光彩奪目。

周華誠以作家的視野傾注廊橋,通過大量的走訪,挖掘這一古老事物的精神內涵,用散文的筆調讓一座又一座廊橋「復活」在讀者心中。薛宅橋、北澗橋、溪東橋、仙居橋、泰福橋、同樂橋、文興橋、普賓橋、仙洞虹橋、三條橋……水靈靈的文字,時時透露著廊橋之美。

廊橋的修建、修復、守護、傳承,其背後自然有故事,翻讀這部作品,繩墨董直機、「斧頭王」曾家快、講解員毛素秋、文學青年尤靜靜、文物專家季海波、自費籌建廊橋文化展廳的周老師、甘于堅守的守橋人、「80」後吳學養木匠、廊橋首事周善靈、曉波與海沙的廊橋愛情,精彩紛呈,感人肺腑。

這部作品,不單單只有這些好風景,作家用俯視、仰視、平視、透視的聚焦方式,捕捉了廊橋的凝聚力、平衡力,領略到了廊橋的美意、詩意、禪意的精神內涵。作家由廊橋鋪展而開,寫了與廊橋有著藕斷絲連的風土人情,橋頭的茶館春秋、三條橋保衛戰、碇步的溪水鳴琴、廊橋保護中心的莊通向、「情愛廊橋」茶館的阿芬,讓我們走近廊橋,感受廊橋的精神力量,品味廊橋之於當地人的想法,從而懂得廊橋之於村莊、族群的重要意義。周華誠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廊橋與人、與自然、與社會周遭之間的關係。正如作家在《後記》中所言:「我希望能以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廊橋與人、與自然、與社會周遭之間的關係。」

仙居橋

古老的事物帶給人寧靜的力量,在今天這個繁華的時代,我們不妨坐下,靜下心來,讀讀《流水辭》,穿越時空,在廊橋上邂逅一段美好的時光,汲取「上善若水」的精神力量。

「廊橋建造的精妙之處就在於不用一顆釘子,全部是用木柱,以貫穿、搭置、別、撐、頂、壓的力學原理構架穩固的橋體。」這正如周華誠的文字,以極輕的筆觸自然呈現,不用「釘子」去刻意、拼接文章骨架。《流水辭》讓我們尋覓到了不一樣的廊橋之美,是寧靜的,卻又是震撼的。

周華誠從九個不同的角度鋪展而開,以此濃縮、豐滿廊橋所蘊藏的人情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其文字是自然的真情流露,筆調是悠緩的,特別地細水長流,仿佛就是廊橋之下的潺潺流水。這看似隨意、隨性,卻張馳有度,不失為大家風範。其文章多以紀實性的敘述,也融合了情感的流露,並時有精彩雋永的語段呈現,為讀者施以耐人尋味的「味精」。

一座廊橋架通了彼此的時空,一部書打開一個世界,也打開了塵封的時光。《流水辭》寫的是廊橋,敘述了廊橋的風雨,同時涉及到了有關廊橋的人間煙火。這是一部用文字構架的文化廊橋,將此岸與彼岸連接起來,讓讀者從中抵達美好的境地,在寧靜的時光里,享受靜謐的悠遠。(洪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