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剪紙:連接歷史與未來

閩南網 發佈 2023-02-18T13:33:05.144610+00:00

「姐姐,你的手真巧!

「姐姐,你的手真巧!」一沓紅紙,幾把剪子,上下翻飛間,可愛的兔子、秀麗的梅花、大氣的「福」字等圖案次第呈現……元宵節前後,在南平市浦城縣城區中心的丹桂廣場民俗體驗區,浦城剪紙市級非遺傳承人王旭耐心地向孩子們傳授剪紙的技巧重點,五花八門的文創產品則讓一旁的家長們愛不釋手,每天都能賣出近百份。

2008年,浦城縣被原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剪紙)之鄉」。剪紙對浦城人而言,不僅寄託著節日的美好祝願,也連接著當地的歷史與未來。

一座城的「傳家寶」

早在西晉末年,由中原遷徙而來的先民便將剪紙藝術傳到浦城,經過漫長的歲月,形成了以「字中有畫,畫中有字,以字組畫」為主要特徵的浦城剪紙。

為了保護研究、傳承發展好浦城剪紙,近年來,浦城縣組織下鄉走訪剪紙藝人,收集整理了傳統剪紙紋樣2000餘張,並成立「剪花嫂」剪紙坊,依託該品牌將一批手藝人攥指成拳,推動這一文化瑰寶守正創新。

「目前,『剪花嫂』剪紙坊擁有省級非遺傳承人3人、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1人。」浦城剪紙省級非遺傳承人、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周冬梅告訴記者,如今,剪紙坊已逐步發展為融營銷、公益培訓等為一體的文創綜合體。日常的伏案創作之外,組織剪紙走進校園、社區、鄉村是「剪花嫂」們的重要工作。

結合志願者活動和學校課後延時服務,浦城全縣19個鄉鎮(街道)均已開設課外興趣剪紙課,在扮靚環境、陶冶性情的同時增強了大眾的非遺保護意識,《浦城剪紙——中小學剪紙教學教材》《浦城剪紙大觀》等特色書籍和剪紙藝術的「小粉絲」層出不窮。

小剪子剪出大效益

良好的社會接受度,「老中青」俱全的人才梯隊,為浦城剪紙的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沃土。

「浦城剪紙屬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兼具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跟隨著浦城剪紙省級非遺傳承人張薇的介紹,尺寸各異、裝裱風格不一的剪紙作品牆和手機殼、絲巾、書包等剪紙文創產品映入眼帘。

記者了解到,手掌大小的浦城剪紙擺件,在工藝展演中就能即時剪制,售價可突破百元;而用於懸掛的大型主題剪紙,耗時一周左右,售價則能達到數千元。這類傳統的剪紙工藝品是目前剪紙坊主要的盈利產品,每年的銷售量在萬份以上。

「正月前後的剪紙產品需求非常旺盛,除了用於個人家居裝飾和饋贈之外,我們還能接到各類單位大批量訂製的訂單。」張薇告訴記者,作為一門手藝活,浦城剪紙投資小、回報快,還符合當代定製化的消費趨勢。在浦城縣委縣政府支持引導下,當地正計劃培養剪紙能手100名、剪紙新人1000名,持續挖掘傳統技藝間的市場潛力。

不高的學習門檻,也令浦城剪紙產業延伸出良好的社會價值。在每年舉辦的公益教學中,除了業餘愛好者和青少年,還有家庭主婦、殘障人士、失獨老人等就業不便、亟需經濟幫扶的群體。一技之長為他們提供了增收渠道,豐富了日常生活。

有心意,更有新意

遍覽剪紙坊內的作品,記者注意到,蘊含傳統之美的剪紙,通過精巧構思,同樣彰顯著恢宏新潮的時代氣象。

「過去浦城剪紙篇幅偏小,主要用作喜慶的『禮品花』,花樣傳統,應用場景也較為有限。」張薇說,隨著時代的發展,浦城剪紙也經歷了多次創新轉型,融入了套色剪紙、貼、染等多樣化的技法,使其更好地與時代主題、大眾審美相融合。

在展示牆上,回顧建黨百年曆程的《百年榮光》系列剪紙、融合福建區域文化標識並以「福」為表達方式的《萬福來朝》系列剪紙、為北京冬奧會加油的《五福臨門》剪紙……「剪花嫂」們近年創作的大型作品,不少都融入了主旋律與正能量。落剪的巧思與內涵不斷變化,不變的是非遺技藝與守護初心。

除了在內容上推陳出新,浦城剪紙豐富的傳播形式也十分亮眼。「我們將剪紙打造為年輕人喜愛的數字藝術品,滿足了社交分享的需求。」「90後」傳承人王旭介紹道,借力信息技術,她和夥伴們的作品還被製作成融合皮影動畫的短視頻,在網上頗受歡迎。

搭載生活文創、農特產品包裝、主題餐廳營造,浦城剪紙持續「跨界」「出圈」。僅在浦城當地,就帶動了包裝、製衣、家居等十餘家生產剪紙衍生品的企業,這項從歷史與民間走來的古老非遺,正愈加展現出跨越時空的魅力。(記者賴昊拓見習記者姚雨欣通訊員邱春靜)

來源:福建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