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課外文言文閱讀必考點及答題技巧

老謝語文堂 發佈 2023-03-06T10:42:05.052931+00:00

先來兩道題感受下: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目。申不害者,鄭之賤臣也,學黃、老、刑名,以干昭侯。


常考課外文言文主題有寫人記事諷諫勸說

先來兩道題感受下(文末附翻譯):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目。(寫人記事類)

申不害者,鄭之賤臣也,學黃、老、刑名,以干昭侯。昭侯用為相,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

申子嘗請仕其從兄,昭侯不許,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為學於子者,欲以治國也。今將聽子之謁而廢子之術乎,已其行子之術而廢子之請乎?子嘗教寡人修功勞,視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將奚聽乎?」申子乃辟舍請罪曰:「君真其人也!」

(節選自《資治通鑑·周紀二》)

1.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

今將聽子之謁而廢子之術乎

答:今/將/聽子之謁/而廢子之術乎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

(1)內政教(整治、整頓)

(2)申子之身(去世)

(3)申子請仕其從兄(曾經)

(4)申子有怨(臉色或表情)


3.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D

A.申不害 馬之千里

B.干昭侯 皆美於徐公

C.我將奚聽 覽物之情,得無異

D.申子辟舍請罪曰入見


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所為學於子者,欲以治國也。

答:我之所以向你學習,是打算用來治理國家的。


5.請簡要說說文中的韓昭侯身上具有哪些優秀品質。

答:①知人善用;②明法度;③善於說理;④堅持原則。(答出兩點即可)


6.簡要談談你對文中「修功勞,視次第」的理解,並說說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答:按照功勞的大小來封賞等級。這樣做有助於維持君王的統治,有利於國家的安定。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目。(諷諫勸說類)

後唐莊宗獵於中牟,踐蹂民田,中牟令當馬而諫。莊宗大怒,命叱去斬之。伶人敬新磨率諸伶走追其令,擒至馬前。數之曰:「汝為縣令,獨不聞天子好田獵乎?奈何縱民稼穡,以供歲賦,何不飢餓汝民,空此田地,以待天子馳逐?汝罪當死,亟請行刑!」諸伶復唱和,於是莊宗大笑,赦之。

(節選自馮夢龍《智囊·語智部·中牟令》)

【注釋】伶人:樂工,即現在以演戲為業的人。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

(1)中牟令當馬而 (勸諫)

(2)之曰 (數落)

(3)獨不天子好田獵乎(聽說,知道)

(4)以供歲 (賦稅)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D

A.後唐莊宗獵中牟

舜發畎畝之中

B.伶人敬新磨率諸伶走追

真無馬邪

C.汝縣令

山巒晴雪所洗

D.待天子馳逐

告先帝之靈


3.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何不飢餓汝民,空此田地。

答:你為什麼不讓百姓忍飢挨餓,讓田地荒蕪。


4.從莊宗最終赦免了縣令可以看出,莊宗是一個什麼樣的君王?

答:莊宗是一個從諫如流、知錯就改、寬宏大量、有氣度的明君。


5.伶人敬新磨通過什麼樣的說話方式使莊宗最終改變了主意?

答:正話反說,旁敲側擊。


以下六大考點基本涵蓋課外文言文閱讀重要考點:實詞解釋、虛詞辨析、句子翻譯、內容理解(含句子理解)、內容概括、人物形象分析。


一、劃分句子節奏


文言語句的停頓應遵循兩個原則:

①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間不能停頓;

②表示一個完整概念的短語中間不能停頓。


技巧一:弄通文意斷句

給文言文斷句,需先要閱讀全文,了解文意,這是斷句的先決條件,通讀全文,概括文段的主要內容以及大致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單音節詞占多數的特點,抓住幾個關鍵的字詞進行翻譯以理解文段大意。


技巧二:利用對話標誌斷句

常以「曰」「雲」「言」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時寫出人名,以後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根據上下文判斷出問者、答者,明辨句讀。


技巧三:藉助文言虛詞斷句

古人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為了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誌。尤其是一些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後,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


技巧四:找出動詞,明確句意

古漢語中,找出了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也就區分出獨立的句子,明確了語句的意思,從而正確斷句。


技巧五:藉助名詞(代詞)斷句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謂賓,而主語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名詞一般為文章陳述、描寫、說明或議論的對象,在它們的前後往往要進行斷句。找出文中反覆出現的名詞或代詞,就基本上可以斷出句讀了。常見代詞有:「我」(吾、予、余、我),「你」(爾、汝、女、公、卿、若、君、而、乃、子),「他」(之、彼、其、此)


技巧六:利用對稱句式斷句

解題時,注意古文講究整齊對稱、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數和相同的結構等特點。


二、實詞解釋


技巧一:直接遷移法

又稱「聯想推斷法」,即聯繫課內學過的有關語句中該詞的用法推斷詞義。如上面一題中「申子嘗請仕其從兄」的「嘗」,如果能聯想到《岳陽樓記》中「予嘗求古仁人之心」的「嘗」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該句「嘗」的意思為「曾經」。


技巧二:語境推斷法

解釋詞義時,要緊緊抓住上下文,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上面二題中「獨不聞天子好田獵乎」的「聞」,結合語境可知「聞」應為「聽說,知道」的意思。


技巧三:組詞推斷法

將文言文中的詞語進行擴充,組成現代漢語中的詞語,然後再根據具體語境確定文言實詞的詞義。如上面二題中「以供歲賦」的「賦」的意義推斷,大家可以把「賦」組成幾個詞語,從中做選擇:賦稅、詩詞歌賦、天賦……通過篩選,不難找到「賦稅」這個意思。


技巧四:古今對照法

即以古今構詞特點比照推斷詞義。漢語詞彙中有一部分詞古為今用,但意義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別注意其不同之處。現代漢語中的一個詞,在古漢語中可能是兩個詞。如「地方」在古漢語中是兩個詞,「地」是「土地」之意,「方」是「方圓」之意;在現代漢語中「地方」是一個詞,表「處所」等。


技巧五:成語印證法

成語中保留著大量的文言詞義,可以用熟知的成語來推斷文言文中的實詞詞義。如上面一題中「申子有怨色」的「色」,可聯繫成語「面不改色」的「色」來理解,理解為「臉色」。


三、虛詞辨析


技巧一:句意分析法

根據句子的大意推斷虛詞在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技巧二:代入檢驗法

各地中考虛詞意義或用法辨析多採用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課內的例句多是一些較典型、同學們熟知的,所以我們只要知道課內例句中虛詞的用法,將它代入選項中去檢驗,就可以推斷出其在課外句中的用法是否相同。


技巧三:交換理解法

如果給出兩個句子,讓同學們判斷句中某個虛詞的用法是否相同,此時就可以將其中能確定的某句中的虛詞意義和用法代入另一句來理解,看句子是否講得通,如果講得通,那意義和用法就是一樣的,如果講不通,意義和用法就不一樣。


四、句子翻譯


技巧一:從宏觀上整體理解、把握句式特點

翻譯時切忌斷章取義,應當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來翻譯文言句。並要對文言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固定短語、修辭和語法,都準確把握。


技巧二:從微觀上把握句中每個實詞、虛詞的用法和意義

以理解實詞和虛詞為基礎,對常用文言實詞虛詞,尤其是詞類活用、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等特殊實詞,都要準確把握。


技巧三:「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做到「信」 「達」 「雅」

文言句子翻譯要準確表達原文意思,不增譯,不漏譯,不錯譯;要求譯文明白通暢,無語病;進而要求譯文用詞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五、內容理解與概況


第一步:梳理結構,全面把握

對文章內容有了全局性認識,才能對局部有明確的指導。梳理結構,準確篩選信息要點,進而全面把握文章的框架與主旨。對結構的梳理可以注意文題、句段首句、句段尾句等。


第二步:鎖定區域,準確篩選

在全面掌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結合題干要求在原文找到對應的區域,然後在具體區域中準確篩選,從而找准有效信息。


第三步:抓重點,準確翻譯

在分辨信息點時,要注意準確翻譯,當然並不是完全都翻譯過來,此時需抓住重點,即對文意理解容易發生分歧的地方準確翻譯。


第四步:綜合分析,理清因果

對文意的分析必須綜合全文,要結合主旨,注意是否倒置或混淆了因果關係。


六、人物形象分析


第一步:分析標題

有些文章,標題就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點。


第二步:通讀原文

對於閱讀材料,要從頭到尾,慢慢讀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詞句,也不能把握內容;速度也不能太慢,詞句意思大致理解就可以了。通讀要完整,如果文章有出處和注釋,也要一併讀完。


第三步:分析原文

①主人公做了哪些事,從這些事中提煉人物的性格特點;

②抓住肖像、神態、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認真分析其性格特點;

③注意側面描寫,常包含著作者的感情傾向,為定位主人公性格起著重要作用;

④結合人物年齡、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找出人物性格特點。


速記口訣:

標題開頭須關注,具體事件顯性格,

語言動作析特點,側面描寫起烘托。


補充:概括分析人物言行類題,其解題方法與分析人物形象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概括分析人物言行,是以人物的某一品行品質為切入點,圍繞著這一切入點在原文中找出體現人物此品行的具體事例,最後對事例進行概括即可。答題時,要看清楚題干是要求用原文中的話回答還是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


【譯文一】

申不害,是鄭國的卑賤小臣,學習黃帝、老子和法家刑名的學說,用來向韓昭侯求取官職。韓昭侯任用申不害為國相,(申不害)對內整治教化國家,對外應對諸侯,十五年的時間,直到申不害去世,國家治理得很好,軍事力量很強盛。


申不害曾經請求讓他的堂兄做個官,韓昭侯不同意,申不害一臉不高興。韓昭侯說:「我之所以向你學習,是打算用來治理國家的。現在我是同意你的請求來破壞你制定的法度呢,還是施行你定的法度而拒絕你的請求呢?你曾經教導我要按照功勞的大小來封賞等級;現在你卻有私人的請求,我該聽取哪種意見呢?」申不害於是退避一段距離,請求(昭侯)治罪說:「您真是我企望效力的賢明君主!」


【譯文二】

後唐莊宗在中牟狩獵的時候,將百姓的田地踐踏得面目全非,中牟縣縣令擋在莊宗馬前勸諫。莊宗聽後十分生氣,讓身邊的隨從將縣令帶出去斬首。有個叫敬新磨的樂工立即帶著其他樂工去追趕被押走的縣令,然後將他帶到莊宗的馬前。數落縣令說:「你身為本地的縣令,難道不知道天子喜歡狩獵嗎?為什麼要縱容百姓辛勤耕種和收穫,以便繳納每年的賦稅,你為什麼不讓百姓忍飢挨餓,讓田地荒蕪,好讓天子能夠盡情地驅馬奔跑、追逐野獸呢?你真是罪該萬死,皇上請您立即下令將他處死吧!」其他樂工也在一旁唱和,於是莊宗大笑起來,下令赦免了縣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