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散風寒藥:紫蘇葉

嶺南謝氏中醫藥 發佈 2023-03-11T01:26:36.946150+00:00

提起紫蘇,大家是不是會想到紫蘇鴨、紫蘇魚片、紫蘇炒田螺......確實,紫蘇屬於藥食兩用的本草植物,用途非常廣泛。其以本植物之葉(有時包括嫩枝)入藥,稱紫蘇葉(或蘇葉);以其莖入藥,稱紫蘇梗(或蘇梗);以其宿萼入藥,稱為紫蘇苞;以整個地上部分一起入藥,則稱紫蘇。

提起紫蘇,大家是不是會想到紫蘇鴨、紫蘇魚片、紫蘇炒田螺......確實,紫蘇屬於藥食兩用的本草植物,用途非常廣泛。其以本植物之葉(有時包括嫩枝)入藥,稱紫蘇葉(或蘇葉);以其莖入藥,稱紫蘇梗(或蘇梗);以其宿萼入藥,稱為紫蘇苞;以整個地上部分一起入藥,則稱紫蘇。

紫蘇在形態上有葉色兩面均為綠色者,習慣上稱「白蘇」,有面青背紫、兩面均為紫色者,稱「紫蘇」。據考證,紫蘇和白蘇從《名醫別錄》開始就分條記載,有穩定的藥名;在實際應用中,二者也多分別對待,各有所用。習慣上認為白蘇香氣較差,如陶弘景說:「其無紫色不香」者,「不堪用」,故多用紫蘇。目前,在四川、貴州、江蘇等地仍有將紫蘇和白蘇等同使用的情況。白蘇與紫蘇是否能等同使用,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中醫

中藥紫蘇葉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乾燥葉(或帶嫩枝)。主產於江蘇、浙江、河北。夏季枝葉茂盛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切碎。本品氣清香,味微辛。以色紫、香氣濃者為佳。生用。

紫蘇葉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效。

注意:1)本品辛溫,故溫病初起,風熱表證,胃熱嘔逆均應慎用。2)本品用於行氣和中,止嘔安胎,發散表邪,用量不可過大;若用以治魚蟹中毒,宜用量稍重,可單用至30~60g。

紫蘇葉原名「蘇」。然而,「紫蘇葉」之名最早見於《滇南本草》。《本草綱目》認為:「蘇從穌,音酥,舒暢也。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曰紫蘇者,以別白蘇也。蘇乃荏(即白蘇)類,而味更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別名有白蘇、赤蘇、紅蘇、香蘇、桂荏等。

中藥紫蘇葉功用記載始見於《名醫別錄》,謂:「下氣,除寒中」。唐代《食療本草》稱:「除寒熱,治冷氣」。宋代《日華子本草》言其:「補中益氣,治心腹脹滿,止霍亂轉筋,開胃下食,並(治)一切冷氣,止腳氣,通大小腸。」可見宋以前認識到本品的功效主要是解表散寒,行氣和中。明代,對紫蘇葉「解表」的認識逐步完備,《藥品化義》載:「辛溫能散,氣薄能通,味薄發泄,專解肌發表,療傷風傷寒」。此時其功效主治範圍也有所擴大。如《滇南本草》言其:「發汗,解傷風頭痛,消痰,定吼喘。」《本草綱目》言其:「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解肌發表,散風寒」。此外,甄權《藥性論》根據張仲景「煮汁飲之,治食蟹中毒」及後世經驗,提出該藥「殺一切魚肉毒」;李時珍進而稱其「解魚蟹毒」,並治「蛇犬傷」。至此,對紫蘇功效的認識已較為全面,目前認知也與之相似。

現代藥理

紫蘇葉主要含揮髮油,成分主要有紫蘇醛、檸檬烯、β-丁香烯、α-香柑油烯及苦樟醇等。紫蘇對大腸埃希菌、痢疾桿菌、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的作用。能減少支氣管分泌,緩解支氣管痙攣。能促進血小板血栓的形成,縮短凝血時間。能降低大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有較強的抗炎、抗過敏作用。紫蘇葉提取物中紫蘇醛與豆甾醇協同具有鎮靜、鎮痛活性。

紫蘇子含脂肪油及維生素B1。紫蘇油可使血糖上升,具有較好的抗衰老作用,可明顯降低腦及肝中的MDA含量,可顯著提高紅細胞中的SOD活力;對變形桿菌、黑麴黴菌、青黴菌及自然界中的真菌均有抑制作用。紫蘇子可降低血脂,主要作用為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另外,還具有促進小鼠學習記憶能力的作用,促進小鼠腦內核酸及蛋白質的合成,調節小鼠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水平。

蘇梗

中藥蘇梗(紫蘇梗)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乾燥莖。適用於胸膈痞悶,胃脘疼痛,噯氣嘔吐,胎動不安。紫蘇梗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寬中,止痛的功效。

蘇子

中藥蘇子(紫蘇子)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乾燥成熟果實。本品壓碎有香氣,味微辛。以粒飽滿、色灰棕、油性足者為佳。生用或炒用。紫蘇子性味辛,溫。歸肺、大腸經。具有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的功效。本品陰虛喘咳及脾虛便溏者慎用。

紫蘇子與紫蘇葉為同株植物所取的不同部分,蘇葉屬解表藥,蘇子屬化痰藥。然功效有其相同,也有差別。


版本:v1.0

時間:202303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