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終評項目 | 火與文明:萬年文化的形塑——山東臨淄趙家徐姚遺址

中國文物報 發佈 2023-03-15T11:58:31.241689+00:00

該遺址是在配合臨淄區基本建設項目發掘戰國-漢代墓地的過程中發現的,發掘者根據埋藏於現地表下4~6米的紅燒土薄層展開了大面積揭露、發掘與研究,並最終確認了舊新石器過渡階段人類遺址。

發掘單位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項目負責人

趙益超


趙家徐姚遺址地處海岱腹地,位於山東臨淄東部,南距淄河1.2公里,東距後李遺址4.2公里。屬魯中泰沂山地向魯北沖積平原過渡地帶。

該遺址是在配合臨淄區基本建設項目發掘戰國-漢代墓地的過程中發現的,發掘者根據埋藏於現地表下4~6米的紅燒土薄層展開了大面積揭露、發掘與研究,並最終確認了舊新石器過渡階段人類遺址。

遺址距今1.1~1.5萬年,於沖積扇加積過程中發現大面積、多頻次紅燒土堆積,目前確認的分布面積已達數平方千米。在發掘紅燒土堆積過程中,於趙家徐姚村西發現一處距今1.31~1.33萬年的臨時性活動營地,總面積約400平方米,至少有火塘3處,呈品字形分布,圍繞火塘發現遺物1000餘件。以動物骨骼為主,陶片、陶塑次之,少量石製品、蚌殼製品。

其中陶片200餘件,包括可復原陶器2件、花邊口沿6件,穿孔陶片5件。均為夾炭紅陶,質地均勻、器型規整、表面磨光。

陶塑100餘件,質地細膩,形態多樣。

蚌製品20餘件,其中穿孔蚌器1件。石製品50餘件,多權宜性工具。


骨骼標本500餘件,以鳥類和鹿類為主。

發掘團隊在發掘過程中圍繞區域地貌演變與氣候變化、遺址周邊景觀重建、堆積形成過程、遺物埋藏環境等問題進行了多學科考古研究,從年代、沉積、植被、氣候等多個角度探討以趙家徐姚遺址為中心的舊-新石器過渡時期的人地互動機制。

趙家徐姚遺址保存完整,遺物豐富,性質明確,年代關鍵。是華北地區乃至國內舊新過渡階段的重大考古發現,對於認識當時的社會組織形態和人類生業模式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一)遺址揭露了魯北山前沖積扇最為完整的地層序列,為山前沖積扇的形成過程及為古環境復原提供重要依據。並為下一步魯北地區乃至更大範圍內開展相關考古工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該遺址既是中國北方地區出土陶器年代最早的,也是國內出土早期陶片數量最多的,充分反映了制陶工藝的技術成就,加深了對該時期陶器的認識,為國際上更深刻理解陶器起源提供了重要材料。

(三)遺址填補了山東地區史前考古的關鍵缺環,為認識中國北方尤其是山東地區舊新石器過渡這一重大的歷史變革提供了關鍵證據,是我國萬年文化發展史的重要實證。


(四)紅燒土堆積的發掘與研究擴充了考古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作為國內進行大面積揭露並從考古學角度進行研究的首個案例,也為世界範圍內同時期考古工作提供了嶄新材料。至少說明人與火在長時段內發生了互動關係,並改造了彼此,可能與人們獲取特定資源、進行景觀管理、彰顯領地意識密切相關。將這一發現置於農業起源過程的早期階段進行審視就更為重要了。

對同一區域的反覆利用是人類邁向定居的關鍵;人對資源和景觀的管理表明了人地關係模式的轉變——從被動適應轉向開始改造自然,是走向農業的重要起步階段;以陶器為代表的新技術應用不僅滿足了資源強化利用的需求,客觀上也降低了人群的流動性;不具備實用功能陶塑的出現則代表了人群精神層面的需求。綜合這些因素來看,趙家徐姚遺址為代表的人群處於農業起源的早期階段,對於從過程角度理解和研究中國北方農業起源具有獨特意義,也能進一步明確山東地區在中國農業起源中的地位和獨特貢獻。


總之,趙家徐姚遺址的發掘與研究為理解農業起源過程中的人類行為、技術選擇、生態位構建、景觀變遷及社會組織模式之間的複雜關係提供了全新視角,從認識上改變了東亞地區農業起源模式的觀察視角,從而更深刻地揭示了東西方農業起源路徑的差異。


版權說明:本平台有關「十大考古新發現」專題的視頻和內容,版權歸版權人所有。轉載需經版權人同意或授權。


編輯 | 張小築 實習編輯 | 黃雪芮

覆審 | 馮朝暉

監製 | 李 讓

本號刊載的作品(含標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