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義最經典的一首詞,初讀驚艷歲月,再讀滿眼滄桑

雲平文史 發佈 2024-04-26T07:02:19.601687+00:00

話說這三月的江南,如果要用一句最貼切的話語來描繪、形容它,那莫過於虞集的那句「杏花春雨江南」。自打這句「杏花春雨江南」面世以來,「杏花春雨」就成了煙雨江南、不可或缺的代名詞,也讓人一想起江南,就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那庭前屋後,水邊坡旁的杏花。

陽春三月,正是江南東風吹拂、百花齊放的美麗時刻。

話說這三月的江南,如果要用一句最貼切的話語來描繪、形容它,那莫過於虞集的那句「杏花春雨江南」

自打這句「杏花春雨江南」面世以來,「杏花春雨」就成了煙雨江南、不可或缺的代名詞,也讓人一想起江南,就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那庭前屋後,水邊坡旁的杏花。

從古至今,文人墨客描寫杏花的詩詞數不勝數,千古名句更是層出不窮。

有「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閒適;有「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驚喜;還有「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勃勃生機……還有每每讀到都黯然傷神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這一句。

有人說,「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這句唯美、浪漫,充滿了詩意,又怎麼會黯然神傷呢?

我們單拎出來這一句,意境是絕美,但我們讀一首詩詞,應該要走近作者生平、更要了解寫作背景,這樣才能真正地讀懂一首詩詞。

這句詞出自宋朝文人陳與義筆下的一首名篇《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全詞如下: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陳與義,一個生長在北宋的南宋官員,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就是歷史上的「靖康之恥」。

陳與義出生在詩書世家,在那個「唯有讀書高」時代,二十四歲的他榮登太學上舍甲第。

當時天下太平,歲月無憂,文人雅士時常相聚游賞玩樂,吟詩作對,日子過清貴且安閒。

「靖康恥」改變了趙宋王朝的命運,也改變了那個時代每一個人的命運走向。

金軍南下,文貴武輕的宋朝無法阻擋金人的鐵蹄,大片國土淪喪,連東京都成了金人的囊中之物,徽宗、欽宗北狩,北宋滅亡。

陳與義為了避難,只能從洛陽一路南下,在路上不僅時時要擔心金兵的追殺,還要為一家老小的饑寒殫精竭慮,幾年折騰下來,風餐露宿的他來到了臨安。

這時的臨安已經是南宋的都城了,宋高宗知道他的忠心,任命他為禮部侍郎,而後一路高升至參知政事。

陳與義逃難的路上見多了金軍南下所帶來的慘劇,所以一心想要收復失地,如今在朝中任高位,本以為可以一展拳腳,實現抱負,然而現實是被金軍打怕了的宋高宗趙構,只想偏安一隅,並不想北伐。

當時朝中有很多主戰人士,如宰相趙鼎向高宗陳情慾舉兵收復中原失地。

高宗掩淚:今梓宮與太后、淵聖皆未還,若不與金議和,則無可還之理

高宗求問於陳與義,陳與義聽了之後,贊成丞相的用兵,反對高宗的議和:若和議成,豈不賢於用兵;萬一無成,則用兵必不免。

遺憾的是,陳與義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並沒有改變趙構安江南苟延殘喘的想法。

陳與義經歷過國破家亡的慘烈,讓他心間無時無刻不為國家的命運而憂嘆,他對高宗無意收復中原感到失望,便以病託詞退職。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詞人想到了淪陷的故鄉,想到了過往的歲月和現實種種的無奈,內心百感交集,只能通過文字來宣洩,寫下了這首《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詞的上闋是追憶20年前在洛中舊遊的故事。

二十餘年前,時在徽宗宣和年間,天下太平,歲月無憂,陳與義與眾多文豪才俊雅集於洛中午橋。在杏花疏影里,談古論今,持酒唱酬,吹笛游賞,直至天明......

杏花代表洛陽,代表回不去的故鄉,以及往日太平盛世的種種美好,

詞的下闋是明顯的傷感,因為詞人從過往閒適的歲月中回到糟糕的現實生活。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這二十多年的往事好似夢一場,我身雖在,回首卻仍驚心不已。

為什麼驚心不已,就是因為想起了靖康之變那段艱難困苦、險象環生、九死一生的經歷。

簡單幾個字就表現出二十多年來無限國事滄桑、知交零落之感。

「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閒來無事,登上小閣看新風晴夜。古今多少事都化作了煙塵,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只有漁夫的歌還在暗夜裡淺吟低唱。

上半闋的杏花回憶,下半闋的驚心動魄,二十年滄海桑田,一世的悲歡離合,國家的興盛衰亡,在一登一看間,輕輕一收,歸入了漁舟唱晚。

這低聲歌唱聲,是對人生的感嘆,是家國軟弱的呻吟,也是對世事無能為力的自我表白。

這短短的一闕小詞,幾乎寫了陳與義一生的故事,只是這個故事,讀來令人神傷。

-END-

圖片來源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