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人性、 權力、習慣

道法自然道德經 發佈 2024-04-26T06:26:10.323447+00:00

筆者最近一兩周都在閱讀人性方面的書籍,發現自己以前對人性的認識是有偏差的。這三點是逐級需要的,最初級是求生存,貪生怕死,追求吃穿用及飲食男女,接著求生存,精力有限,資源有限,只顧自己,也就是自私,最後才是享樂。


2023年3月5日

一、人性是什麼

筆者最近一兩周都在閱讀人性方面的書籍,發現自己以前對人性的認識是有偏差的。人性不是簡簡單單的善或惡。人性本無善惡,全世界人類的人性都差不多。有人說人性貪婪,有人說人性自私,這些都是片面的。曾仕強老老先生講的還是比較有道理的,人性最主要就是三點:求生存,顧自己、圖享樂。這三點是逐級需要的,最初級是求生存,貪生怕死,追求吃穿用及飲食男女,接著求生存,精力有限,資源有限,只顧自己,也就是自私,最後才是享樂。可以說幾乎所有的普通人都是如此,這點與馬斯洛的人本需求有相通之處。人的本性就是趨利避害,追求享樂。幾千年未曾改變。

二、權力與人性

既然人性未曾改變,那麼控制人性的權力與人性有什麼關係呢?筆者通過觀察身邊的例子可以發現,權力真是人性的試金石,絕大多數人一旦獲得一定的權力,他內心的自私自利,趨利避害的人性立刻就會顯現。一個非常普通的人,非常低調的人,一旦或有某種權力,他說話、走路都不一樣了。所以社會有一個奇怪而真實的現象:擁有權力的人張揚人性、沒有權力的人隱藏人性;高調的人張揚人性、低調的人隱藏人性;儒家是從外表隱藏人性,如粉牆一樣,法家才是真正的人性,就是磚頭,而道家是一個人的內心如何把控指導人性,道家就好比承重牆或鋼筋,而佛家是消滅人的自私與享樂,只留一個生存,所以儒家活得累,法家活得兇險、佛家活的苦,道家活得自然,因為順其自然,道法自然。



三、習慣與人性

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習慣達人要數曾國藩了,曾國藩的習慣是為了儒家的建功立業與保身,結果他功業雖成,但是五十多歲就去世了,我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累的,他被自己定下的規矩累死了,還有一個比較規矩的人就是蔣介石,他除了留下大量日記外,事業也是失敗了,我們將一個人長壽,也就是求生存,首先是精神的安靜,也就是內在,也就是修身養性,其次是截至有規律,這點道德經最厲害,早起也好,熬夜也吧,即使再規律也是對身體有害的。其實最好的養生就是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隨心所欲,順其自然。

所有的習慣背後都是人性的體現,但習慣不是人性,人性是本質,習慣是方法,人性是道,人道,而習慣是術,好的習慣順應人性或者合理把控人性,而壞的習慣看是很勤奮,其實是違背人性的,是在消耗人的本身。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追求享樂,儒家與法家要求人實現的是物質或精神的利益,但是他忽略了或者淡化了人最重要的人性就是求生存,只有道家教會人類自保求生存。所以說《道德經》是全身避禍之書,沒有之一。所有偉大的人物都是利用別人的人性,控制或者主宰自己的人性。



最後想說一下道、法、術、器、勢。道就是天道,宇宙起源與運行規律、法是制度,規律,明面的公開的官人制度、也就是法治;術,就是技術,狹義的就是指管人的技巧和手段,是陰謀,是不公開的,比如帝王術。器就是工具,勢就是有利的氛圍,是潛在的力量與方向。西方重視法、東方人重視術,西方多公開制度,東方多策略與方法,西方擅長法制,東方擅長術☞,或人治。所以中國式管理必須法術結合,但是術或德起更基礎更重要德作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