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新造,新生於舊

卷宗wallpaper 發佈 2023-05-01T05:11:12.970306+00:00

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處雲南西部,北、西、南三面被緬甸包圍,德宏二字意為「怒江下游的地方」。從州首府芒市出發到松克寨大約需要3小時車程。寨子地處一片平緩的坡地上方,掩映在青林翠竹之間,宛若一片桃花源。

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處雲南西部,北、西、南三面被緬甸包圍,德宏二字意為「怒江下游的地方」。從州首府芒市出發到松克寨大約需要3小時車程。寨子地處一片平緩的坡地上方,掩映在青林翠竹之間,宛若一片桃花源。據考證在過往的千百年間,景頗族不斷遷徙,從寶雞經過天水,越過黃河到達西寧,又從青藏高原沿金沙江、怒江和恩梅開江一路向南,進入緬甸、印度、尼泊爾,當然還有德宏州,這是他們遷徙的終點之一。

雲南省德宏州,采竹而歸的村民們

未被外來文化衝擊的松克寨還保留著許多景頗族的古老文化,相對完整的聚落風貌在無數傳統村落日漸消失的當下更顯珍貴。當地民居屋脊長,檐口短,屋檐低矮,坡度很大。過去茅草曬乾用竹篾綑紮後直接鋪在屋頂上,現在由於林業政策,村民不得不購買瓦片蓋房子。整座房屋被木柱架起,離地有段距離,當地村民說這樣的房子能隔潮,人住在裡面不得風濕病。一戶人家的兩座房子大多呈「L」形布置,再用竹籬圍合出完整院落,從山上砍下來的竹子就在小院內一步步變成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松克寨典型的房屋形式,用茅草綑紮而成的屋頂、竹編牆壁與房屋底部到架空可以有效防潮

這裡的房屋四壁都是竹編,正面、背面和兩側山牆分別使用不同的紋樣,室內隔牆與鋪地使用的竹編樣式很像常見的竹蓆。建築猶如絲織藝術品一般,陽光經過細密的紋理,絲絲縷縷地透入室內。竹子不同部位的顏色略有差異,當地手藝人利用材料的色差編織出精細的圖案,也會在局部使用塗料,豐富外觀。

上圖:室內牆壁與地面同樣為竹編,樣式類似竹蓆

下圖:透過竹編縫隙照進屋內的陽光

景頗族竹編文化研究專員趙甸澤其實並非景頗族,而是白族。1986年,他來到德宏州做美術老師,開啟持續至今的景頗族文化研究與保護。「景頗族的竹編和當地人生活有很大關係。竹編會用在建築上,生活上。凳子、背簍等各種用具都用竹子來做,祭祀的時候也用這個手藝編一些雞籠和豬籠。景頗族崇拜大象,他們會用竹子和草編出大象的形狀,掛在建好的房子上面。(景頗族)造房子是件大事。主人家要造房子,就組織整個村子的人上山砍竹子來編。」村寨的男女老少就這樣被建造活動緊密聯繫在一起。

當地村民日常使用的器物同樣由竹編製成

松克寨的景頗竹編工藝繼承人楊自鳴出生於1963年,今年60歲。村子裡還有十幾位會竹編的手藝人,年紀都在50歲到70歲之間。在他的口中用竹編造房子似乎不是一件難事兒。「先把房子(結構)量好,再按照尺寸砍竹子,(整根竹子)剖好以後再編。剖的時候用刀,編的時候用小錘子(把竹塊)一塊一塊敲進去,這樣竹編才沒有洞,風吹不進去。」

竹木這樣的天然材料之所以更加環保就是因為它會隨著時間腐朽,歸於塵土,其耐久性無法與鋼筋、混凝土和玻璃這樣的工業建造材料相提並論。傳統的景頗民居每過一段時間就要翻修,所以在過去竹編是族人基本生存技能。「現在都是木頭和瓦,年限也長,年輕人一輩子蓋個混凝土房子就行了,很多人不喜歡這種木頭房。我們這種房子是(如果)你愛護不好,時間久了會糟,我都已經蓋了兩次房子了。」楊先生說。

滑動查看:正在編織竹製器具的村民

如今,教育系統吸納了村寨幾乎所有兒童,這些兒童成年之後很自然地選擇到外地打工,遠離故土與傳統,過上城鎮化的生活。村子裡的四十多位年輕人全部在沿海一帶,大家會在過年前後回來,二月底又都四散離開。「他們現在不喜歡住這種房子了,他們喜歡住洋房,高樓大廈。他們還說我們太土了,要把竹樓拆掉,蓋鋼筋,混凝土。」喜歡洋房的年輕人當然不再需要,也不再想要學習傳統的手工藝。楊老先生說現在的年輕人連雞籠都不會編了,還有很多傳統紋樣連他這位繼承人也不會。脫離日常使用,手工藝的消亡幾乎就是兩三代人的光景。

複雜的竹編製作過程

協助團隊尋找傳統竹編的雲南大象書店創始人、建築師楊雄坦言即便自己在雲南生活超過二十年,對於景頗族的竹編傳統仍然知之甚少。遙遠和閉塞既在一定程度保護了傳統手工藝的原真性,也阻礙了它被外界認知、記錄和研究。在尋訪的過程中,商業生產、官方傳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網絡成為三條主要的渠道,然而前面兩條與真正的傳統已然存在一段距離。大規模生產讓傳統手工藝脫離其文化環境,一不小心就淪為景區隨處可見的廉價紀念品;為了展示「少數民族文化」,機構又往往將傳統工藝和工具當作博物館裡的化石,無法為其注入生命力。

現代化的蔓延與傳統手工藝的延續究竟如何共存?答案未知,好在景頗族的竹編文化一息尚存,讓更多的人認識這樣的傳統工藝總好過任其沉默消失。雲南舊物回收機構往返兩千公里將傳統村落中建築的竹編構件運抵達大理,然後發往上海,最終交到青年藝術家朱晟晟手中。

竹編城堡是創立於西班牙的百年皮具品牌LOEWE羅意威專為上海草莓音樂節打造的藝術裝置,為了體現本季Paula's Ibiza夏日限時系列對手工藝、天然材質和可持續性的關注,品牌深入雲南省德宏州,尋訪傳統手工藝,回收少數民族的竹編製品,並邀請當代青年藝術家朱晟晟結合天然竹材,創造了這座藝術裝置。

LOEWE羅意威為上海草莓音樂節打造的竹編城堡

裝置主體採用全新的天然竹材,為了使材料呈現出相對自然的原生態的樣貌,藝術家首先對竹片進行染色處理。裝置的外立面做法採用最簡單的壓一挑一,這種編法操作簡潔,十分耐看,廣泛運用於許多傳統工藝品當。來自景頗族的傳統竹編製品則出現在城堡的內飾天花上面。這些材料經過歲月沉澱呈現出全然不同的質感,為一座全新的藝術裝置賦予超越其本身的時間性。

主體logo使用的拉菲草也是品牌Paula's Ibiza夏日限時系列手袋的主要材質之一。天然材料的使用傳遞出品牌的環保理念。

正在編織品牌logo的藝術家朱晟晟

LOEWE羅意威在這場年輕人的音樂盛會上為中國傳統竹編手工藝建造了一座城堡。在上海草莓音樂節,除了樂團的縱情恣肆,觀眾的忘情狂歡、音樂震動鼓膜之外,竹編城堡靜靜佇立,為燥熱的氛圍注入一絲自然的氣息。傳統的東方材質賦予經典的西方建築形式全新的外觀,纖細的竹片和簡潔的編織工藝讓印象中厚重的城堡變得輕盈浪漫。步入其中,天花的材料質感和紋飾仿佛帶有時光印記,為一座快速搭建的裝置平添幾分經久厚重,它們取自雲南景頗族的民居,從中緬邊境遠道而來。

正在搭建的竹編城堡

這是中國雲南省松克寨與西班牙伊維薩島,傳統竹編與當代裝置,年逾60歲的手工藝傳承人與青年藝術家共同完成的一場跨越地域和文化的手工藝對話。正如品牌創意總監 Jonathan Anderson 一直以來希望傳遞的理念:「手工藝是 Loewe 的精髓。作為高級時裝屋,我們始終將最純粹的手工藝視作品牌的核心。傳統手工藝是我們現代身份的基石,我們致力於讓工藝與這個時代緊密相關。」

竹編城堡的紋樣細節與內部陳設

走進城堡,棕櫚葉和拉菲草等天然纖維通過羅意威的手工藝變為Paula's Ibiza夏日限時系列一件件帶有輕鬆氛圍的單品。每售出一隻以伊拉卡棕櫚製成的編籃或者LOEWE字母托特包,製作地的編織手工藝團體就會收到15美元贈款,這筆贈款將支持哥倫比亞一個大學的獎學金項目和馬達加斯加的一所手工藝培訓學校,讓更多年輕學生與藝術家有機會將工藝代代傳承。

撰文:李里

編輯:全倬冉

項目創意策劃編輯:白思銳

編排:穆越彪

平面設計:Enkit

大灣視頻出品

監製:蔡曉莉

導演/剪輯:沈林子

製片:李文杰

攝影師:李錢鑫、熊信鋒

攝影助理:霍元同、湛家堯

調色師:余心言

聲音設計:肖玉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