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口,「頭號商人」名不朽

黃鵠磯 發佈 2023-05-02T12:39:58.135953+00:00

宗關水廠舊影既濟水電公司的成立,是武漢近代經濟發展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重大事件,其主要創立者之一宋煒臣也由此達到了一生事業的巔峰。從1907年起,宋煒臣連任四屆漢口總商會會長,被譽為「漢口頭號商人」。

既濟水電公司的成立,是武漢近代經濟發展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重大事件,其主要創立者之一宋煒臣也由此達到了一生事業的巔峰。從1907年起,宋煒臣連任四屆漢口總商會會長,被譽為「漢口頭號商人」。

宋煒臣生於1866年,字渭潤,浙江寧波鎮海莊市(今寧波市)勤勇村人,先前在上海追隨大買辦葉澄衷,由於經營有方,深的葉公的信任。19世紀末,葉澄衷在上海投資開辦了燮昌火柴廠,之後於1897年派宋煒臣赴漢口興建分廠並委任分廠經理。他來漢後立即著手籌辦,選址為當時位於漢口日租界內的上火路(現名郝夢齡路),占地17000餘平方米,宋煒臣與葉澄衷各投資14萬,招股14萬,合計資本42萬元。

該廠的範圍北起大正街(今蘆溝橋路),西鄰大和街(今勝利街),南抵燮昌小路(今郝夢齡路),雄踞一方,甚為可觀。燮昌火柴廠工人最多時達2500餘人,其中工頭、工長、監工等職員即有450餘人。工人中以女工居多,童工次之,合占60%。男工多為掌握技術的工人,這些早期的產業工人大部分均由宜昌附近逃荒而來。

該廠規定技術工種或熟練工人發給固定工資,男工每月薪水4——6元,女工減半,概由工廠供應膳宿。簡單工種實行計件工資,比如完成1000個紙盒付給銅錢110文。職員各司其職,構成嚴密而規範化的工作流程,已初具近代化的生產管理模式。

起先,生產的火柴不安全不衛生,後加以改進,投入市場後,深受商販和百姓喜愛,日產火柴43萬餘盒,月產150萬大箱,產量居於全國首位。產品齊全,質優價廉,投產當年即獲利銀18萬兩。當時報紙評價漢口燮昌:「該廠制貨頗精,獲利甚厚。」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外國日用品競爭減弱,燮昌火柴需求大增,不僅滿足武漢及湖北的需要,還行銷到河南、陝西、甘肅等省。漢口燮昌火柴廠出產的雙獅、單獅、三貓、三雞、象等火柴品牌,系武漢工業產品中最早使用的近代商標,宋煒臣宣傳和保護民族產品的意識可見一斑。

之後,宋煒臣陸續添置機器,擴大規模,使漢口燮昌一度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火柴廠,巨額利潤滾滾而來。漢口燮昌是武漢第一家由外省巨商經營的民族製造企業,引領時代風氣之先。其規模大於上海燮昌,超過重慶森昌泰。時人譽之:「所製造甚屬可觀,其工程亦有條不紊,殊可嘉許。」

燮昌火柴廠生產發展迅速,給宋煒臣提供了陸續創辦其他企業的條件。1905年至1913年,宋煒臣創辦和參加投資的企業有6個:廈門信用銀行、漢口既濟水電公司、常德德興房地產合資公司、漢口揚子機器公司、湖北富池銅煤礦、竹山五豐銅礦公司。其中漢口既濟水電公司是聲名遠播。

1906年7月,宋煒臣聯絡浙江、湖北、江西三地11名巨商聯名上書湖廣總督張之洞,以漢口「火災頻繁,施救乏術」為由,呈請創辦「商辦漢鎮既濟有限公司」,總股本300萬元。,很快於1906年7月24日得到張之洞的批准,並批示湖北省官錢局作為官股撥出30萬元,以示扶持,且親書「既濟」二字。公司名為「既濟」,是出於宋煒臣的神思妙想,由八卦演化出來,意即「水火相濟,相輔相成」,同時二字還含有前途光明、萬事如意的意思。

至此,漢鎮既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宋煒臣任總經理、王子坊任協理。宋煒臣請了英國人穆爾來設計並監督施工。電廠建在漢水邊,共5部電機,發電總量達到10500千瓦。當年8月,水電兩廠便同時破土動工。1908年秋天,公司的電廠開始供電,當年即裝電燈一萬八千盞。

水廠建在礄口宗關漢水邊,1909年夏天,水廠正式向漢口市民供水。然而開始供水時,市民們仍疑心疑惑,又聞到自來水加氯後有一股異味,更擔心機器水不乾淨,有毒,不敢飲用,生怕喝了得病。

宋煒臣聞訊,便在供水的當天從既濟公司坐轎子出發,故意招搖過市,親臨漢正街供水站。他當眾打開水龍頭,喝下漢口第一杯自來水。這一來,自然打消了市民的顧慮。至1923年夏季已達到每日700萬加侖的供水量。由於有了水和電,是武漢進入了近代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其發展水平僅次於上海,居全國第二。

與此同時,他還繼續投資,在1909年建成漢口水塔。水塔既堅固又別致,塔高7層,外觀漂亮時尚,牆面是當時少有的紅色,樓體特意設計成八角形,那是藉助了八升的形狀,與「既濟」二字形成呼應。它的塔基深達15米,層層用花崗岩和水泥壘砌,在基礎的每面牆體之間,還用樁墩加固,每座樁墩又用鑄鐵件相連接,鋼製樁墩直達頂層。

1931年,大水浸泡了水塔達一個月之久,整個水塔卻依然絲毫無損。此外,水塔還擔任消防功能,塔頂有望丁四人,日夜輪流巡視,以監視全漢口地區的火警。水塔一經建成,便成為武漢的城市標誌,無論是在武漢市政建設上,還是在武漢人的觀念里,水塔與宋煒臣都是一座豐碑。

1907年宋煒臣還與顧潤章、李維格等人於在漢口諶家磯創辦了揚子機器廠,當時也是武漢最大的民營工廠,在宋煒臣的帶動下,到20世紀初武漢興起民間投資近代企業的熱潮。

宋煒臣是個銳意進取的人,他沒有停滯不前,他還要創辦報紙!湖北從來沒有以「漢口」命名的報紙,宋煒臣的精明,在於與人合資。辦報是股份制。在股東中,有商人、有官員,重要的是還有隻圖分紅不管報紙的英國人!有英國人入股,報紙便是「中英合資經營」。既有官場背景,又有洋人庇護。1902年10月15日,《漢口日報》在漢口問世,報館地址在「漢鎮花樓后街」。

《漢口日報》日出報八個版面,鉛字豎行印刷;寬約28厘米,長約39厘米;上下排印,報頭橫排,注有英文名稱「HONK0W NEWS」;每份售價10文,除在湖北發行外,在天津、重慶、上海、香港等十多個大城市也設有銷售點,還可以郵寄銷售。《漢口日報》設上諭、論記、公文照錄,外省和本省新聞;本省新聞中,又分漢口、武昌、漢陽的細目;報紙上,還設有記者專訪等欄目。而晚清時期推行的新政,報導著重於此。

在廣告方面,《漢口日報》登得仔細。分為茶、棉花、雜貨、食用油、工業油、米麵等等。漢口九省通衢,輪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報紙每期都附有輪船進出的航期。可見廣告既面向商會的商人、市民,又適合知識分子。

《漢口日報》一反頭版發表重大新聞的常規,第一版和第八版居然全是廣告內容,新聞登在其他版面上。從報紙的編排上,可以看到宋煒臣的經營頭腦,凸顯了商人辦報的「個性」;殊不知他綿里藏針,有時將重要新聞夾在廣告之中,言人之不敢言!

《漢口日報》的新聞,以敢於抨擊時政而名世。能夠反映下層人民的疾苦,揭露官場的醜惡。特別是言論文章,能夠針砭時弊;文學作品,多能影射不合理的社會。因此,《漢口日報》不僅能夠得到知識界的讚許,也能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