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草之狂,在於不狂

書法藝網 發佈 2023-05-02T12:53:16.227952+00:00

狂草,是「揮毫落筆如雲煙」的癲狂狀態,是「急雨旋風之態」的氣勢。而其實,狂草之狂,在於不「狂」,也就是說,狂草需更加守規矩,才能狂出風範!

狂草,是「揮毫落筆如雲煙」的癲狂狀態,是「急雨旋風之態」的氣勢。而其實,狂草之狂,在於不「狂」,也就是說,狂草需更加守規矩,才能狂出風範!


狂草要講究中鋒用筆


用軟的毛筆寫出有意蘊的點線,這是中國書法在世界藝術大家庭中的貢獻,這已是共識。於狂草來講,在大開大闔、高速運轉的情況下,什麼樣的筆法才能讓整體筆觸統一協調,形成旋律呢?當然是中鋒用筆。王羲之的《十七帖》,張旭、懷素、王鐸、毛澤東,無不是在草書中充分發揮了中鋒的優長,特別是張旭、懷素、毛澤東。



王羲之《十七帖》 局部


近人沈尹默在他的《書法論》中對中鋒用筆有一個簡明的論述,他說:毛筆的製作形式,我們是熟悉的,筆頭中心一簇長而且尖的部分方叫做「鋒」,周圍包裹著短一些的毛名為副毫。毛筆這樣的製作,是為使毛筆中間便於含墨,筆鋒在點畫中行動時,墨水會隨著在它所行動的地方順著尖頭流注下去,不會偏上偏下、偏左偏右,而是均勻滲開,四面俱到。這樣形成的點畫,自然不會上重下輕、上輕下重、左重右輕等等偏向的毛病,就做到了書家所一致主張的「筆筆中鋒」。筆筆中鋒,點畫自然無不圓滿可觀。所以歷代書家的法書,結構短長疏密,筆畫肥瘦方圓,往往因人而異,而不能不相同的,就是筆筆中鋒。


狂草,創造性發揮漢字結構的特點


力,既存在於物理領域,也存在於人的心理領域,美學家稱心理領域的力叫做「知覺力」。在書法作品中力感、力向和力態匯聚變化的力度美,正是由欣賞者的知覺平衡得到滿足才得以實現的。這種平衡,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兩大類,一類是趨向靜態的平衡,一類是趨向動態的平衡。篆、隸、楷書屬於前一類,行草書屬於後一類。



張旭草書《心經》 局部


書法的運動感是由按時間序列排列的那些富於節奏韻律的筆跡傳達給人的視覺的。觀賞者可以感知到運動著的線與線、構架與構架之間錯綜變化的力的相互作用。一幅成功的書法作品或一個點畫構建優美的字,它所呈現出來的力度美,通過觀賞者豐富的遐想與移情,賦予點畫和結構以生命力。這些千姿百態的富有生命力的知覺力式樣,都是在運動中完成其藝術表現過程的。漢隸和楷書將篆書的圓筆改為方折,部分線濃縮為點,增快了書寫速度。


而草書特別是狂草是把篆書的圓筆留用,稱為「使轉」。由於漢字結構中「橫平豎直」的基本構架對垂直和橫向重力平衡的審美要求,產生了由知覺力的平衡差異而派生的險絕與平正的變化。書寫愈快,縱橫奇宕的運動感也愈強烈。行草書,特別是狂草,把書法的審美層面和內涵推向了更豐富更深邃的境界。


狂草極致的自由,

是建立在楷書至嚴的法度之上


唐朝楷書,法度森嚴,點線之間聯繫異常緊密,在這一點上唐楷達到了書法史上的極致。這種極致的緊密關係,正是狂草書法所需要的。這就是張旭、懷素出現在了唐朝,而沒能出現在其他朝代的原因之一。張旭和懷素都知道,狂草可以草,可以狂,但絕對不能失去嚴謹、法度。



懷素《自敘帖》 局部


唐朝楷書形體方正謹嚴,各類筆法齊備,線條變化豐富,顏、歐、柳、褚、虞等各家,風格發展純正充分,對寫狂草的人的眼、心、手三位一體的訓練是最為適宜的。只有楷書的嚴謹才能支撐起狂草技法嚴謹的大廈,特別是唐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