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夏涼的【夏布】衣服

滿地都是根666 發佈 2023-05-04T14:04:54.668616+00:00

江西省是織造夏布的大省,其【夏布織造技藝】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夏布完全由手工織造、其生產過程主要有苧麻處理、績紗、織布三個部分,共有多道工序,是典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江西省是織造夏布的大省,其【夏布織造技藝】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夏布完全由手工織造、其生產過程主要有苧麻處理、績紗、織布三個部分,共有多道工序,是典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全手工織造的夏布特點因其纖維長,結實,織物冬暖夏涼、輕如蟬翼、薄如宣紙、平如水鏡、細如羅絹,曾被歷代列為貢布,成為皇室和達官貴族喜愛的珍品,20世紀30年代曾獲巴黎國際博覽會金獎,遠銷日本及東南亞等國。


記得以前,我的父親和大哥都織過夏布,家裡還有一台織布車,其織作工藝好繁瑣,首先要把采來的【苧麻】刮掉皮曬乾(自家種有苧麻),再用手撕成細線一根一根搓接好(大部分都是老奶奶們做這個),再用短竹棒卷好,一一串進織布車上的【竹篦子】里調好,放到外面拉直刷米糊漿,漿干後,用梭子開始織布,天氣晴好十多天就能出一件夏布,天氣不好時要超過一個多月。

做好後,不用出門,有專門收購夏布的,當時價格在60-200元左右一件,織的夏布苧麻好、又密細,價格就貴些、又好賣,但除去成本也賺不到多少錢,對於當時沒有別的收益的農民,賺的這些錢也是不錯的(那時有工作的勞動力一年能賺500多塊錢)

到了八十年代,到農村收購夏布的商人越來越少,他們都到有規模織造夏布的廠里去收購了,有時家裡空閒織造出來的夏布,要到很遠的地方去賣,也賣不到好價錢,後來家裡就沒有織夏布了。

因參與了#家時光博物館#話題,到老家發現了當年父親織布時用的工具桶(裝麻紗、梭子、小刷子、剪刀的),而織布車也被雜物蓋住了。


關鍵字: